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411章 休養生息
  三月初八,晴。

  連綿多日的陰雨天氣結束之后,京畿之地終是迎來了一個久違的大晴天。

  京師內外春意盎然,舉家出游踏青的百姓著實不在少數,擁堵在城門附近的行商走卒相比往日都多了不少,正在賣力的吆喝著,希望今日能夠多些進項。

  位于京師長安街西側的"方府"官廳之中,年過花甲的內閣首輔方從哲正在下人的幫助下,手忙腳亂的穿戴整齊,準備著待會的"陛見"。

  雖然今日不是每逢初一十五要召開的"大朝會",但昨日早些時候,紫禁城中便是傳出消息,令內閣首輔方從哲協同一眾朝臣,進宮覲見。

  雖然尚不清楚天子的真正用意,但老成持重的方從哲卻是多少有些猜測,只怕與前兩日至京的"靖江秘辛"脫不開干系。

  話說回來,前任靖江王朱履祐當真膽大包天,搶了自己侄子的王位也就罷了,就還敢私自委任朝廷命官,并與其沆瀣一氣,橫征暴斂,強行收取賦稅,繼而導致了廣西當地的瑤民起義。

  幸虧廣西承平數十年,生活在潯州當地的瑤民百姓已然不似國朝初年那般"叛逆",心中多了些"忠義之心",這才使得"潯州叛亂"有驚無險的結束,否則廣西一旦亂起來,才剛剛休整數月有余的國家機器又將開動。

  不過好在一切得以順利解決,再過個一兩年,自己也可以從首輔的位置上急流勇退,頤養天年了,方從哲頗為滿意的暢想著。

  又過了半炷香的功夫,沖著面前的銅鏡整理了一番身上有些凌亂的衣衫之后,方從哲便是闊步朝著外間走去。

  這幾年,隨著大明國力日漸鼎盛,內憂外患逐漸被解決之后,倒是逐漸有了國朝初年"萬國來朝"的跡象。

  就在今年正旦的時候,幾名自稱為"倭國商人"的海商通過福建巡撫南居益的關系,向朝廷進貢了幾面鏡子,他曾有緣得見。

  相比較自己家中的銅鏡,的確異常清晰,被天子稱之為"玻璃鏡",小心收藏在乾清宮暖閣之中。

  區區彈丸小國,竟是擁有如此"神器"?

  內閣首輔一邊朝著府外踱步,一邊有些不滿的想著,臉上也涌現了些許若有若思的神色。

  近段時間,他每次與天子奏對完畢之后的閑談中,天子總是會有意無意的提及偏居一隅的"日本國",話語中還夾雜著一抹讓自己有些摸不到頭腦的憎惡。

  這種不加掩飾的憎惡,方從哲只在昔日的"建州女真"身上體會到,除此之外,縱然是與大明分庭抗禮多年的蒙古韃子亦或者至今仍逗留在澳門,蠢蠢欲動的紅夷人和佛郎機人,天子都不曾如此厭惡。

  雖然不解天子的這種厭惡來源于哪里,但方從哲卻并沒有加以"勸阻",反倒是數次予以默認。

  早在天啟五年,福建"海商"李旦投誠朝廷的時候,大明這些自詡為"天朝上國"的朝臣便從那些"海盜"的口中得知,原來偏居一隅的"日本"國內竟是藏有諸多銀礦和金礦。

  其物產之豐富,比同樣被太祖朱元璋立為"不征之國"的朝鮮強上無數倍。

  更重要的是,自明朝建國以來,大明東南沿岸便常有"倭寇"犯邊,尤其是嘉靖年間最為猖狂。

  雖然近些年隨著"福建水師"的興起,小規模的"倭寇"逐漸消失不見,但據福建巡撫南居益上奏,麾下船隊仍是偶爾能在周邊海域發現"日本倭寇"的船只。

  也許是大明"武德充沛",也許是眾人被大明天子朱由校多年以來的潛移默化所影響,包括內閣首輔方從哲在內的朝臣們,已是愈發不將昔年終日提及的"祖制"放在眼中,原本終日抱著"祖制"所事的腐朽老臣已在不知不覺間被天子排除出中樞。

  "要不要尋個合適的機會,勸諫天子,令大明水師去南洋走一圈?"

  在諸多下人的攙扶下,內閣首輔方從哲彎腰進了馬車之中,隨后便是默默閉上了眼睛,于腦海中尋思著。

  雖然近些年大明"武德充沛",但作為內閣首輔的方從哲卻是壓力倍增,常常在深夜里輾轉反側。

  大明軍隊無往而不利的前提是建立在甲胄齊整,軍餉足額發放的前提之下,但大明近乎于枯竭的財政雖然在戶部尚書畢自嚴的一系列籌措之下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但仍是捉襟見肘。

  尤其是這兩年,為了消滅女真韃子的殘余,天子可謂是在陜西埋下重兵,將大明最為精銳的幾支軍隊盡數派往了河套平原,每日消耗的錢糧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若不是恰逢東南沿岸的"海上貿易"被朝廷注入了新的血液,只怕大明這艘舊船早就不堪重負。

  饒是如此,內閣首輔方從哲也是殫精竭慮,每日都在想著"吃草擠奶",開源節流。

  天子自上臺之后便是推行了一系列農政,著手于北直隸及各地王莊種植番薯,土豆等物。

  這等農作物雖是產量豐富,但經濟價值卻是頗為低廉,導致朝廷的吏治雖是煥然一新,但"農稅"卻是沒有太大的起色。

  至于天子有心整飭的"商稅"也僅僅局限于北直隸地區,對于掌握大明經濟命脈的南直隸,遲遲沒有下手。

  "暫且休養生息兩年吧。"

  強忍住搖搖欲墜的身軀,內閣首輔方從哲默默低喃,如今的大明從表面上看終于算是"內憂外患"盡除,估摸著短時間內再無戰事了。

  至于東南沿岸的"鄭芝龍"及賊心不死,始終逗留在澳門地區的紅夷人及佛郎機人倒是不用太過于放在心上,其終究不是在大明內陸。

  只需要暫且蟄伏兩年,兵強馬壯的大明便可以無可睥睨的姿態令這些野心勃勃的"亂臣賊子"為之臣服,恢復國朝初年"萬國來朝"的盛況。

  一念至此,方從哲的臉上便是涌現了一抹滿意的笑容,只覺得腦海中的眩暈感也沒有那般不可接受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