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412章 增補閣臣
  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載著內閣首輔方從哲的馬車終是緩緩停在巍峨的皇城門口。

  在一眾敬畏的眼神中,身著紅袍的內閣首輔躬身于馬車中鉆了出來,草草整理了一番凌亂的衣衫過后,便在宮門處幾名內侍的簇擁下邁入了皇城之中。

  "其余幾位大人可是都到了.."

  越過雄偉的皇極門,望著眼前略顯空蕩的廣場,內閣首輔本是波瀾不驚的內心也不由得泛起了些許漣漪。

  大明紛紛擾擾持續了多年的朝局終是像面前的廣場一般,安穩了下來。

  "回元輔,幾位大人已是到了。"

  聞聲,為首的小太監忙是躬身應道,眉眼之間也是不由得涌現了一抹尊崇之色。

  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來,大明朝"潮起潮落"的內閣首輔不在少數,但似面前方從哲這般歷經三位天子,仍能高居高位,深得天子信任的朝臣可就不多見了。

  "唔,那咱們可要快些,莫讓天子久等了。"

  聽聞兵部尚書孫承宗等人早已入宮,心神不寧的內閣首輔不由得緩緩點了點頭,隨后便是隱去了心中的萬千思緒,腳下的步伐也不由得急促了些許,朝著不遠處若隱若現的乾清門而去。

  "元輔,您小心著腳下。"

  見方從哲猛然加快腳步,幾名小太監也是亦步亦趨的跟在身后,討好的聲音中夾帶著一抹憂心。

  雖然凜冬已過,紫禁城中的冰雪已是完全消融,但難保有些地磚仍有些濕滑,身旁這位內閣首輔可是上了年紀,這要是摔了一跤...

  毫不夸張的講,整個大明朝堂都將為之動蕩三分。

  "不礙事,快些。"

  不置可否的擺了擺手,方從哲沒有絲毫放緩速度的意思,飽經滄桑的面容上涌現了一抹激動。

  他隱隱有些期待,今日天子召見眾臣陛見,會商議些什么事呢...

  ...

  ...

  此時的乾清宮暖閣內,門窗均被打開,幾名身著紅袍的朝臣正在與上首的天子輕聲談笑著,氣氛頗為融洽。

  一襲紅袍的司禮監秉筆王安也是面帶喜色的注視著身旁的天子,他已是有數月不曾看見天子如此高興了。

  瞧得出來,廣西潯州叛亂得以有驚無險的解決,天子是發自內心的高興,至于淪為宗室笑柄的"靖江秘辛",不提也罷。

  "還請陛下見諒,老臣來遲了。"

  不多時,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姍姍來遲的內閣首輔方從哲的身影出現于暖閣之中。

  見狀,正在輕聲談笑的幾位朝臣均是自座位上起身,沖著氣喘吁吁的內閣首輔點頭示意。

  "愛卿哪里話。"

  見得方從哲露面,案牘后的朱由校也是露出了一抹由衷的笑容,隨后便是下意識的起身,于空中坐了個虛扶的手勢。

  去年冬天,一向身體康健的方從哲突然抱病在家,甚至不能入朝聽政,著實令朱由校為之憂心忡忡。

  自他繼位以來,除卻英國公張維賢這等本就與皇權榮辱與共的勛貴之外,便數內閣首輔方從哲及昔日之閣臣何宗彥對其幫助最大,幫助他度過了最為難熬的那段時間。

  前些年的時候,為國操勞一生的何宗彥已是撒手人寰,朱由校自是希望方從哲這位老臣,能夠多陪伴他一段時日。

  望著案牘后一臉真摯的大明天子,縱然沉穩如方從哲,也不由得心神激蕩,不顧前來攙扶的司禮監秉筆,一絲不茍的躬身行禮。

  隨后,不待朱由校做聲,方從哲便是深吸了一口氣,在身旁眾人錯的眼神中再度躬身,其微微顫抖的話語也如同一道驚雷,在乾清宮暖閣中炸響。

  "陛下鴻恩,老臣愧不敢當。"

  "然內閣空虛日久,還望陛下開恩,增補閣臣。"

  嘩!

  宛如一陣狂風掠過,剛剛還"言笑晏晏"的乾清宮暖閣瞬間為之一肅,不但案牘后的朱由校有些失神,就連兵部尚書孫承宗等人都是瞠目結舌。

  雖說成祖朱棣以來,批紅輔政的閣臣當為三人便成了潛規則,但凡是總有例外,畢竟每一位當權者都不愿意放棄手中的權利。

  諸如面前的方從哲,早在萬歷年間,便曾獨子執掌"內閣"七年之久,時人稱之為獨相。

  雖然其中有萬歷皇帝默許,故意苛待朝政以及"東林黨"權傾朝野,眾正盈朝的原因所在,但內閣首輔方從哲的態度也是至關重要。

  時光境遷,如今的天啟朝可謂是吏治清明,國朝一副中興之像,朝中不知多少人盯著"閣臣"的位置,但礙于當今天子對于方從哲的倚重,誰也不敢率先提及。

  但誰也沒有料到,獨掌"批紅"大權的方從哲竟是主動提出了增補閣臣的想法,這不由得讓人瞠目結舌。

  "愛卿此言何意?"

  少許的錯愕過后,朱由校終是反應了過來,先是深深的望了一眼面前的方從哲,方才不緊不慢的問道。

  對于朝中的聲音,他并不是一無所知,只是全然沒有將其放在心上,畢竟他雖然不似太祖朱元璋及成祖朱棣那般"勤政",但前些年因為種種內憂外患的緣故,時常召集群臣于乾清宮暖閣議征,故而這"閣臣"的存在感并不算太強。

  另一方面,自他繼位以來,方從哲便是"皇權"堅定不移的擁護者,從未質疑過他做主的任何決定。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朱由校才遲遲沒有增補閣臣,他并不想讓遞補進來的閣臣成為自己的絆腳石,繼而影響"皇權"的權威。

  "回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近年來愈發精力不濟,雖是兢兢業業,但難免有些疏漏。"

  "為保我大明國泰民安,還望陛下增補閣臣,共同輔政。"

  像是早就猜到了朱由校或許會有此一問,只見得內閣首輔方從哲沒有露出半點慌亂之色,先是微微躬身,便是一臉鄭重的說道。

  前兩年,大明內憂外患不斷,朝野中的官員們還能勉強上下一心,但隨著建州女真覆滅,陜西民亂也被順利解決,朝中關于自己"擅權"的聲音便是越來越大。

  作為被三代天子倚重的老臣,方從哲心中對于"權利"的渴望并不算深,否則也不會被萬歷皇帝倚為心腹,并且獨掌"內閣"七年。

  尤其是去年冬天的一場大病令方從哲知曉,或許自己"急流勇退"的時候已是到了。

  再不濟,也要讓天子增補閣臣,免得讓好不容易才"波瀾不驚"的朝野再度出現漣漪。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