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473 車營
  車營,顧名思義,是在古代戰爭中,由戰車組成的陸戰部隊。

  最早出現在明代,由抗倭名將俞大猷最先提出并創建的。

  他曾被調任山西大同,擔任總兵官,以抵抗時常侵襲的蒙古人。

  當時明廷的軍隊雖然保持著一定的戰斗力,但是依然無法與那些生來便生長在馬背上的蒙古人的戰爭中取得勝利。

  故而俞大遒翻遍古代兵法,發現戰車是對付騎兵的有效武器,于是建立了車營。

  待到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之后,他認真研究了俞大遒的建立的車營,并且加以發揚光大。

  結合當時明廷的財政以及局勢,戚繼光一共建立了七個車營,每營裝備有重車、輕車。車兩頭設有長轅,兩頭皆可駕馬,可進可退。

  重車每輛裝火炮兩門,配備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兩名管馬,六名管炮,一名車長,一名舵手。另十名為騎兵,其中鳥銑手兼長刀手四名,兩名為藤牌手,兩名為鎲把手,隊長、火兵各一名。

  輕車配備十名士兵。每營兵車一百二十八輛,官兵三千一百零九名。

  由于車營對于朝廷財政的要求極大,故而當時的朝廷對此也是爭議極大,后來在時任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堅持下,批準了戚繼光的計劃,專門向其撥款,以供戚繼光練兵。

  而戚繼光也沒有令張居正失望,在他擔任薊鎮總兵十六年的時間里,蒙古人不曾跨越薊鎮半步,甚至戚繼光還在關外生擒了蒙古部落,朵顏部首領的親叔叔。

  逼得朵顏部首領率領著親族三百余人到喜峰口跪關請降,請求釋放自己的叔叔,并主動釋放了將劫掠的百姓放,并發誓永不再犯。

  戚繼光鎮守的薊鎮固若金湯,蒙古人無法攻入,故而掉轉槍口,轉而進犯遼東,戚繼光多次率兵增援,協助遼東守將李成梁將進犯的蒙古人擊退。

  但是這樣的輝煌,僅僅持續了十余年的時間。

  隨著張居正去世,萬歷皇帝親政,開始清算張居正的"黨羽",戚繼光也被連累,被調往廣東,而后罷免回鄉。

  與戚繼光一起黯然收場的,還有他傾盡心血打造的車營,以及薊鎮軍備...

  而后繼任的幾名薊鎮總兵,都無力再更改大局,只能不斷修建長城,寄希望于憑借天塹,將蒙古人擋在關外。

  ...

  黃得功聞聽盧象升問起車營的事情,也是收起了臉上的笑容,目光凜冽,變得嚴肅起來。

  "回總兵大人,卑職已按照您的吩咐,挑選京營士卒組建車營,但是畢竟時日尚淺,陣列行進起來也沒有那般流暢.."

  "戰車也沒有那般充足.."

  有些苦澀的聲音,在此處官廳內響起,令本就眉頭微皺的盧象升臉色更加難看。

  黃得功所言不假,他畢竟前幾日才剛剛率軍來此,哪怕將士們盡皆是精銳的京營出身,恐怕短時間內也無法熟悉戰陣..

  但是事情緊急,薊鎮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等待這些將士們熟悉啊...

  關外的女真人以及蒙古人隨時有可能翻越燕山山脈,出現在長城之下。

  天子令京營士卒派遣至此,就已經說明了一些東西。

  "先令神機營眾將士把守各處關隘,于各座敵臺上,搭建紅夷大炮。"

  盧象升終究是沒有出聲苛責面前的這名宿將,只是輕嘆了一口氣,吩咐起其余的事情。畢竟他也知道,黃得功這幾天也是一門心思撲在車營的份上,沒有一點松懈。

  只恨薊鎮荒廢多年,在過去的半年當中,他即便是靠著天子的鼎力支持,也只勉強組建起了一隊車營,距離昔年戚繼光七隊車營的輝煌,還相差甚遠。

  聞聽此話,黃得功倒是臉色一松,眼中有著些許喜色。

  "大人放心,卑職早已安排下去。"

  "神機營總兵馬祥麟已率領四千神機營將士分散在各處關隘。"

  "紅夷大炮也正在源源不斷的運來我薊鎮,并陸續裝在敵臺之上。"

  與組建車營相比,在各處敵臺之上搭建紅夷大炮倒是顯得有些輕而易舉了。

  朝廷這些年,可是沒少往兵仗局上花錢,那銀子可不是白花的。

  "如此,倒是一個好消息。"

  盧象升一直緊皺的眉頭終于算是舒展了一些,臉上也出現了一些笑容。

  雖說薊鎮防線狹長,關外是一馬平川,這紅夷大炮定然無法像在遼東那般,發揮出那么大的作用,但終究聊勝于無。

  至少也能對蒙古人亦或者女真人造成一些殺傷。

  起碼從火炮的角度來來說,這紅夷大炮比戚少保昔年所用的佛朗機炮和虎蹲炮強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是,那伙軍備齊整的神機營士卒中身上所持的火銃,盧象升覺得也有些特別。

  后來經他了解,那造型獨特,與以往大不相同的火銃乃是是由京中兵仗局最先研制出來的"燧發槍",能夠在雷雨天氣使用,作用比之前動輒炸膛的"殘次品"強上不知道多少。

  "既如此,那車營一事便勞煩黃總兵多費些心思了。"

  “時間緊急吶..”

  定了定心神,盧象升沖著面前的這員虎將微微點頭示意。

  "請總兵大人放心,卑職必效死命。"

  黃得功也是察覺到了盧象升話中的凝重,不由得徑直起身,向著盧象升認真的行了一個軍禮之后,方才闊步離開此處官廳。

  正如盧象升所說,時間緊急,他必須抓緊一切時間組建車營,方才能報天子的知遇之恩..

  見到黃得功轉身離去的背影,盧象升也是不由自主的望向北京城的方向,一陣失神。

  片刻之后,方才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件。

  這是前幾天,黃得功率軍來此的時候,親手交給他的信件,乃是朱由校親筆所書。

  信件內容也非常簡短,無非是一些勉勵的話語。

  但是在信件的末尾,盧象升卻是見到了令他心神為之一蕩的一行短句。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盧象升緊緊握著那張信紙,似乎還能感受到昔日天子書寫此句時候殘留的溫熱。

  皇恩浩蕩!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