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458章 治世之能臣
  陽光正熾。

  原本氣氛有些低沉的延安府衙因為三邊總督孫傳庭突如其來的話語再度充斥著活力。

  包括洪承疇,袁應泰等一眾能臣皆是神色殷切的盯著官廳當中,眼神游離不定的馬懋才,心頭的疑惑更甚。

  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馬懋才究竟是如何憑借延安城府那些"顆粒無收"的土地收攏了這般多的流民百姓,甚至令他們心懷希望。

  良久,馬懋才幽幽一嘆,像是做出了重大抉擇一般,朝著上首的孫傳庭拱了拱手:"回稟總督大人.."

  "延安府飽受戰火摧殘,原住民十不存一。"

  "為了防止流民百姓四處流竄,禍亂地方,下官斗膽將總督大人的農政稍稍改良了些許.."

  此話一出,上首的孫傳庭便是眉頭一挑,眼角也是涌現了些許訝色,他沒想到,這事最后竟還繞到了他的身上。

  自總督陜西以來,他在陜西推行的改革不少,但大多數都集中在軍制上,唯一能夠被稱為"農政"的便是得到天子允許的"清屯充餉"。

  所謂"清屯充餉"也很簡單,無外乎是憑借著自身的威勢,強行勒令陜西三鎮將校及遍布各地的富紳豪商將這些年私自"吞并"的隸屬于軍隊的土地盡數吐出來,并用這些土地作為基礎,收攏流民百姓,達到維系地方安穩的目的。

  而這些土地的產出,便可以作為邊軍士卒的軍餉,如此"農政"可謂是一舉兩得,效果極為顯著,如今大明各地都在爭相效仿。

  但"清屯充餉"的前提也是建立在土地有所收成,流民百姓能夠憑借這些土地安身立命,但是延安府幾乎年年大旱,土地可謂是"顆粒無收",這些土地要來何用?

  "仔細說說。"沉吟少許,孫傳庭緩緩說道,其原本松散的腰脊也是不知不覺的直了起來。

  不知怎的,他心中隱隱有種直覺,總覺得馬懋才的辦法說不定真的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陜西的問題。

  "敢叫總督大人知曉,延安雖然連年遭災,但治下土地也不至于顆粒不少,至多減產罷了。"

  "造成土地顆粒無收,甚至全部變為荒地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收成減少,百姓自覺無力負擔丁稅及田稅,故而攜家出逃,最終導致土地無人照料,成為荒地。"

  "為了盡快恢復民生,吸納流民百姓。"

  "下官斗膽取消了丁稅,將其均添到土地之中,只收取田稅.."

  嘩!

  未等馬懋才將話說完,官廳中便是響起了一陣嘩然之聲,在場的皆是"治世能臣",如何理解不了馬懋才的奇思妙想。

  早在萬歷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便意識到了大明土地逐漸被富紳豪商"侵占"的事實,故而強行提出了"一條鞭法",試圖對大明這艘日漸腐朽的巨輪進行修補。

  一條鞭法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與民間百姓最為息息相關的,便是間接取消了"丁稅"。

  自古以來,朝廷都有"勞役"一說,例如大軍開拔,為朝廷輸運糧草亦或者修建皇陵,修筑長城等。

  一般來說,為了不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勞役"都會刻意避開"春耕秋收"這等關鍵月份,但事實往往不盡人意。

  這也導致了,民間百姓對于"勞役"達到了談之色變的程度,唯恐耽擱了自家土地的耕種,影響來年的稅收。

  為此,內閣首輔張居正破天荒的提出了"以銀代役"的想法,若是繳納部分銀兩,便可不用去服從勞役,但仍需要繳納"丁銀",這樣便不用影響百姓的耕種,官服還能用這些"丁銀"來招募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

  最開始的時候,張居正的這道政令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百姓們安居樂業,朝廷應有的"勞役"也沒有耽擱。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向啃食大明國本的富紳豪商便是意識到了其中的漏洞所在,紛紛使出手段,將本應施加在自家身上的"丁銀"轉移到了那些沒有勢力的百姓身上,導致田地少的農民,身上的丁稅反倒是更重。

  因為當地官府以及富紳豪商的上下其手,尋常百姓們上繳的"丁銀"并沒有如實上繳到國庫,而是被他們中飽私囊。

  久而久之,便引發了一些列的混亂,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流民百姓"。

  但如今馬懋才的言論卻讓在場的官員渾身一顫,只覺得眼前漆黑的世界被打開了一道窗戶。

  相比較更為容易被隱匿的人口,實打實擺在那里的土地無疑更容易被朝廷管理。

  與其征收丁稅,倒不如將其均添倒土地之中,按照定額收取。

  名下持有的土地越多,需要繳納的"田稅"自然越多,但馬懋才卻是取消了"丁銀",這便意味著百姓擁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只要能夠保障基本的生存,百姓們便可以肆無忌憚的繁衍,增加人口,而不用擔心沉重的"丁稅"。

  馬懋才的這個辦法,聽上去好似直接將朝廷最為重要的一個進項"砍掉",但細細想來,卻是大有不同。

  他只是將原有的"丁稅"均添到了"田稅"之中,卻是瞬間給予了百姓們生存下去的希望。

  畢竟只要家中人口足夠多,百姓們除卻日常的耕種之外,還能去城中討些別的進項。

  這一來一回,與昔日捉襟見肘,勉強度日的生活可謂是天壤之變。

  一念至此,官廳中包括孫傳庭在內的眾人都是沉默不語,只是眼神殷切的盯著局促不安的馬懋才。

  倘若此舉能夠在整個大明推行,料想不出十年,大明的人口便會呈現爆炸式增長。

  若是再將畝產豐富的土豆,番薯等物考慮進去,說不定大明的百姓將再也沒有挨餓的困擾。

  這馬懋才,有滔天之功。

  "馬大人,有治世之才,本官佩服。"

  正當馬懋才局促不安,等待著上首總督大人對他的"發落"的時候,卻是聽到了讓其如遭雷擊的話語,身上的血液迅速熾熱起來,身軀更是顫抖的厲害。

  本以為等待自己的將是一場牢獄之災,畢竟自己代行"知府"之職,又私自更改朝廷政策,可謂是罪大惡極。

  但不曾想,作為封疆大吏的三邊總督孫傳庭竟是給予了自己如此之高的評價。

  心神震蕩之下,馬懋才只覺得數月以來的嘔心瀝血全都值了。

  大明,還是值得他為之奮斗的!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