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026章 武勛出京
  "老國公的身上還兼著后軍都督府大都督的差事了吧。"

  "應當清楚鷹揚衛、興武衛兩個衛所如今已是何等模樣了吧。"

  沉默了少許,案牘之后的朱由校緩緩起身,行至窗柩附近,凝望著外間的藍天白云,意有所指的說道。

  聽得此話,英國公張維賢便是心中一沉,他早在萬歷三十八年的時候,便是領了后軍都督府大都督的差事,至今也是過去了十多年,多少也清楚那兩個衛所的狀況。

  京營積弊多年,連帶著這些在京的衛所也是腐敗不堪,戰斗力形同虛設,逐漸淪為了樣子貨。

  后來天子繼位之后,大力整頓京營,使其重新煥發了"生機",重拾了國朝初年的榮光,但是京中的這些衛所官兵們卻是依舊我行我素,沒有半點改變。

  就連張維賢對此也是束手無策,只能聽之任之。

  畢竟與京營中的將校不同,這些衛所的官兵世代相傳,父死子繼,即便是他有心改革,那些指揮使也是陽奉陰違,聽命不聽宣。

  "臣有罪。"

  沒有做多余的猶豫與爭辯,張維賢干脆利索的于座位上起身,跪在地上輕輕叩首,沖著站在窗柩前的朱由校請罪。

  他知曉,天子不喜別人與其爭辯。

  "起來吧,朕也沒有怪罪老國公。"

  "日后抽空收拾了便是。"

  瞧見張維賢如此態度,朱由校心中僅存的一點火氣也是隨之消失不見,輕輕的擺了擺手,用眼神示意一旁的王安將張維賢攙起來。

  "朕已經下令,此次要徹底整頓軍戶,先從山西和山東開始。"

  "但西北大地廣袤千里,不少衛所更是名存實亡,問題同樣不容小覷。"

  "恰逢三邊總督崔景榮去職,陜西巡撫孫傳庭一人在西北又是獨木難支。"

  "朕有意派遣文臣和武勛一同前往西北,文官自是治理地方,武勛則是要徹底整頓西北衛所,將多年宿疾盡數除掉。"

  又是沉默了少許,朱由校突然自臉上涌現了些許狠辣,沖著面前的兩位武勛說道。

  這天下沒有不流血的改革,無論是他推行農政,亦或者改革鹽政,都曾遇到過不少阻攔,但最后無一例外的取得了成功。

  只不過這一次的改革更加致命一些,直接選擇了對軍中宿疾動手,更容易引來反彈與騷亂。

  但是延綏鎮的亂象著實給朱由校敲響了警鐘,也不打算"緩緩圖之",所幸趁著這個來之不易的當口,對西北的軍鎮徹底肅清一番。

  除去延綏鎮之外,同樣身處西北的甘肅鎮和寧夏鎮也在肅清的范圍之中。

  只要將這幾鎮軍中的毒瘤肅清,朱由校非但可以徹底掌握西北的軍權,更是能為朝廷節省下一筆不菲的開支。

  對于放勛貴出京是否會引來文官的非議甚至于彈劾,則完全不在朱由校的考慮之中,他自信一句恢復祖制便是可堵住這些人的嘴。

  有些祖制,例如太祖規定的海禁,規定不征之國等政策勢必要被一一打破,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性。

  相對而言,一些祖制也需要被恢復,不然即便是朱由校憑借著個人無與倫比的手腕收回了軍權,加強了皇權,但等到下一代,這來之不易的軍權可能又會被文官重新奪回去。

  若是想要一勞永逸,將軍權牢牢的握在手中,重振五軍都督府,扶持武勛勢力便是勢在必行。

  也正是為了這個目標,朱由校方才先后冊立遼東經略熊廷弼為平遼伯,薊鎮總兵盧象升為靖北伯。

  "陛下,老臣愿為君分憂。"

  正當朱由校低頭沉思的時候,便聽到一道有些堅決的聲音于乾清宮暖閣內悠悠響起,經久不息。

  抬眼望去,發現恭順侯這位殘存著些許蒙古人特征的武勛正一臉迫切的盯著自己。

  "愛卿有此心,朕自是欣慰的緊。"

  "可愛卿要知曉,西北大地遠離中樞,軍中將校傳承百年,關系錯綜復雜,可不會管你是不是恭順侯爺。"

  雖然心中頗為欣賞面前的武勛,但是朱由校還是提前將整頓西北軍陣所面臨的風險告知給了面前二人。

  動人錢財,等同于傷人父母,那些將校們在西北沉淪百年,自是不愿意輕易將手中的利益拱手讓出。

  但相反,只要將西北三鎮擺平,朱由校便能順勢將西北大地的軍權重新握在手中,五軍都督府也會再度顯于人前。

  那些終日于京中渾渾噩噩的勛貴子弟也算有了一個新的去路,不用終日躺在功勞簿上混日子。

  "還請天子下令。"

  恭順侯吳汝胤早已是下定決心,自是不會被朱由校區區幾語而嚇退,他深知若是錯過這個機會,怕是整個后半生都只能在蹉跎中度過。

  相反倘若是他抓住了這個機會,十有八九日漸頹敗的恭順侯府便會在他的手中重新發光發熱。

  "好,朕沒有看錯人。"

  此時此刻,暖閣中的朱由校終于是露出了一抹滿意的笑容,暖閣中有些冷凝的氣氛也是瞬間消融。

  "恭順侯便是先將中軍都督府的差事領起來。"

  "待到這兩日朝廷商議好信任的西北官員人選,愛卿便可出京前往西北。"

  "朕會傳令陜西巡撫孫傳庭,令其配合愛卿行事。"

  "朕只有一個要求,將軍中宿疾,盡皆肅清。"

  舔了一下有些發干的嘴唇,朱由校有些興奮的說道,雖然心中清楚重拾往日光輝對這些勛貴的誘惑,但當恭順侯真的出現在面前向其請命的時候,朱由校心中的一塊巨石才算落了地。

  只要將西北大地穩住,他便可集中全部精力,用以對付遼東的女真人,將這個茍延殘喘至今的游牧民族,盡數抹殺。

  "臣,遵旨。"

  聽到朱由校的吩咐后,恭順侯一個頭磕在地上,臉色堅毅,聲音堅定的說道,身旁的英國公張維賢也是一臉喜色。

  同為武勛勢力,他也是與榮有焉。

  ...

  ...

  數日之后,恭順侯吳汝胤與朝廷最新推舉出來的延綏巡撫陳奇瑜在千余名京營士卒的護衛下,啟程前往西北。

  史稱,武勛出京。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