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明風八萬里 > 第九十章 自取滅亡
    對于這個問題劉永錫還真不好回答,在另一個時空中,張獻忠一直困守川中坐以待斃,從某種角度來說,張獻忠在川中采取的政策與應對甚至比坐以待斃還要糟。

    但是有越明軍橫空出世這個巨大的變數存在,張獻忠會不會一直坐守川中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畢竟這位八大王張獻忠當年可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流賊,但是劉永錫還是保持著相對樂觀的態度:“現在曾英、楊展等人都在川中起事,雖然打著福王旗號,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人爭取過來!”

    嚴格來說,曾英、楊展在內的四川明將過去打著福王旗號,現在有不少人改打唐王旗號,但是在越明立國東南的前提之下,完全爭取這些四川明將,而張皇后覺得劉永錫所言極是:“有這些義師在川中牽制,張獻忠即使出川也不足為患!”

    而阿濟格的想法卻與張皇后、劉永錫完全相反,他們正在想盡一切辦法爭取讓張獻忠出川:“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重慶府等地都在明軍之手,我們把這位八大王請出川來肯定要多想想辦法!”

    張獻忠在川中的勢力差不多是今年春天達到極限,但是最近這兩個月卻是一直在走下坡路,據說張獻忠這位流寇已經在考慮是留川還是回陜的問題。

    對于流賊來說這是非常正常的思路,但是張獻忠既然已經在四川開國稱帝而且一度據有全蜀的情況下,這種流賊思路自然就會成為他失敗的重要原因,而吳三桂當即就給阿濟格出主意道:“把武昌讓給他,張獻忠可一直惦記著武昌城!”

    攻占武昌這座省城可以說是張獻忠人生中的一大轉折,張獻忠對于武昌城也是一直念念不忘,而英王阿濟格對于這件事也非常感興趣:“我可以寫親筆信給張獻忠,但是怎么讓張獻忠相信我有把武昌城讓給他的誠意?”

    吳三桂笑了起來:“張獻忠如果拿下武昌城,首先就要擊破荊州府的三十萬流賊!”

    阿濟格已經明白過來,張獻忠如果想要出川不管怎么走都要與荊州府的所謂三十萬流賊發生沖突,而英王阿濟格甚至想到更狠毒的主意:“我可以把荊州府讓給他,而且還可以告訴張獻忠荊州的那位貞義夫人正準備入川整合各路明軍!”

    雖然大順軍與大西軍在歷史上曾經是盟友關系,但是在聽說李自成在山海關失敗的消息之后,張獻忠就與大順軍徹底翻臉并大舉攻擊大順軍,雖然現在荊州的大順軍已經改稱忠貞營,而高太后也改稱“一品貞義夫人”,但雙方去年的這段恩怨并沒有化解。

    而現在高太后以越明朝的代言人而自居,而忠貞營在荊州的活動肯定會影響到張獻忠在川中的經營,阿濟格覺得只要自己在其中添把頭,張獻忠肯定會不惜代價大舉出川。

    正當阿濟格想要補充方案的時候,卻聽到外面傳來的馬蹄聲,接著一個帶血的八旗兵沖進來大聲說道:“英王,大事不好,金聲桓在江西起兵叛亂,并宣布擁戴明國隆武皇帝了!”

    金聲桓?

    阿濟格先是吃了一驚,接著又是一喜:“你說什么?金聲桓宣布擁戴的是明國哪一位皇帝?”

    來報信的八旗兵完全沒明白阿濟格為什么會笑出聲來:“英王,金聲桓宣布擁戴明國隆武皇帝!”

    阿濟格那興奮地連拍桌子:“好好好,金提督干得漂亮,這事情干得漂亮!”

    如果金聲桓宣布擁戴越明朝,那對于湖廣清軍來說自然是致命一擊,可是他宣布擁戴隆武皇帝,那形勢不但沒有惡化,反而在朝著對阿濟格十分有利的方向發展。

    阿濟格大笑起來:“不就是反了一個金聲桓嗎?江西省內又沒有八旗兵,都是綠營兵與新附軍,就讓金華賊自己頭疼去吧!”

    而對于劉永錫與剛剛進入南京的越明軍來說,金聲桓在江西反正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而且更重要的是金聲桓宣布自己擁戴的是隆武皇帝也就是唐王,而不是剛剛取得正統地位的越明朝。

    不但張娘娘、張國維、朱大典這樣的重臣無法理解金聲桓的選擇,就連劉永錫都覺得金聲桓簡直就在胡鬧,在現在這種形勢下金聲桓擁戴隆武皇帝那自然是人生最錯誤的選擇,就象金聲桓突然腦子進水去進攻贛州那樣。

    只是劉永錫很快就發現在南昌發生了什么事情,金聲桓反正甚至比越明軍 比越明軍收復南京還要早上兩天,而且更重要的是以當時的形勢來說,江南清軍還有十萬之眾,劉永錫與越明軍至少要花上十天半月甚至更久時間才能收復南京城與整個江南,所以金聲桓才會在越明朝與唐王之間作出了錯誤的選擇。

    聽到劉永錫這么分析,張皇后覺得還有金聲桓爭取的余地:“這位金將軍既然只是走錯了一步,那自然可以把他爭取!”

    劉永錫搖了搖頭說道:“他哪里是走錯了一步,他是一步錯,步步皆錯,現在是騎虎難下了,而且現在大半主力已經渡江了,金聲桓有了緩息機會以后就會有更多想法!”

    雖然已經決定由周之升、王普祥、張煌言諸將負責江北防務,但是前提是徹底肅清江北清軍,因此張皇后與劉永錫在祭拜孝陵的同時命令越明軍主力開始渡江爭取肅清江北殘敵。

    只是誰也沒想到越明軍的大半主力剛剛抵達長江北岸,江西方面就傳來如此震驚的消息。

    過去浙閩兩國雖然互不承認,但始終沒撕臉,可是金聲桓這么一起事,越明小朝廷自然是把金聲桓視為頭號大敵,張皇后當即問道:“要不要把渡江諸軍先調回來?現在金聲桓才是本朝的頭號大敵!”

    劉永錫倒是氣定神閑地說道:“歷朝歷代南北對峙至少也是以淮河為界,拿下徐州才能占據主動,現在大軍既然剛剛渡江,就不能讓他們功敗垂成!”

    張皇后不由鎖緊了眉頭問道:“小錫的意思是準備親自西征?但是剛進南京城,還有許多事情沒辦!”

    如果純粹說正統角度來看問題,越明朝可以說是輸得一塌糊涂,但正因為如此,拿下南京之后越明朝就需要用一系列的儀式來進行補足,劉永錫作為這一系列儀式的主角自然沒辦法離開南京,畢竟這一系列的儀式只是完成了祭拜孝陵而已。

    而劉永錫也知道暫時沒辦法離開南京:“那就讓金聲桓先過個年吧,南都既復,將士征戰了大半年,也確實需要稍稍休整一下!”

    雖然今年有一個閨六月,但是越明朝的崛起仍然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從越明軍五月金華起義開始,到現在不過七八個月而已,但是越明軍屢戰屢勝,八月就收復省城杭州,而在弘治元年十二月初也就是順治二年的十二月收復了南京城,將清軍徹底驅逐出江南。

    只是越明軍在這七八月時間內幾乎是沒什么休整地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戰斗,現在也確實需要稍稍休整一下,而且攻占南京之后有太多的事務要處理。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越明朝與歷史上的魯監國一樣一直在使用著弘光元年的年號,但是弘光皇帝已經沙場殉國,明年不可能繼續使用弘光年號,君臣之間自然要在這個問題上取得共識,而且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了,剩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且越明朝廷之前一直是草臺班子,而且還形成了前方與后方并存的兩套中央機構,雖然效率很高但是存在太多問題,在攻克南京之后肯定要進行大規模的重組與調整。

    類近的問題實在太多了,李自成、張獻忠的失敗很大程度就是這樣的轉型幾乎完全失敗,而劉永錫與張皇后自然不愿意成為第二個李自成,因此張皇后只能十分遺憾地說道:“這等有眼無珠之輩居然還能過個好年,真是天道不公!”

    張皇后是覺得這是一件憾事。

    如果說最初起事的時候張皇后總有點惶恐不安的情緒,伴隨著越明軍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她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而到越明軍已經收復南京光復江南的現在,她覺得自己確實就是天命之女。

    可是金聲桓雖然是自取滅亡,但是他居然跑去投效時日無多的唐王,卻沒把張皇后這位天命之女放在眼里,讓張皇后真正動怒了,而劉永錫當即非常明確地說道:“雖然還不能立即派大兵討伐江西,但是不會讓他過個好年,在江西咱們有王孫藩,安徽還有金聲金尚書!”

    劉永錫這么一說張皇后立即就明白過來:“沒錯,江西省內還有好幾萬清軍,現在金聲桓反正了,其余清軍可還沒反正,通知王撫臺與金尚書,只要不曾歸附我軍,那都是打著反正旗號企圖蒙混過關的清軍,絕不能養虎為患!”

    現在江西省內肯定還處于混亂之中,反正只要不肯歸附越明軍那都是企圖蒙混過關的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