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二百七十五章:三監并重
  傍晚。

  長壽宮。

  后花園的涼亭之下,朱棣與朱高煦父子倆一邊飲著涼茶,一邊望著西邊的晚霞聊著天。

  皇后李瑤與太后徐氏,還是向往常一樣,有意避開大明的兩位皇帝,特地在廂房里嘮些家常。

  歷史上的徐皇后僅僅活了四十六歲,好在經過朱高煦不懈的努力,終于給其續命成功。

  此時,已經六十三歲的徐妙云,正抱著她的第四個重孫子,與李瑤聊著孩子們的學業。

  外面,涼亭下,朱棣將一張地圖遞給了朱高煦。

  “你能如此重視蜀國的事,并派親信去扶持友堉繼位,我感到十分欣慰。”

  朱棣邊說邊指著地圖道:“這是一張《坤輿萬國全圖》的簡化版,上面用紅色朱筆圈出來的地方,便是我將來要巡視的。”

  他用右手食指指著呂宋島說道:“我出海之后的第一站,會到呂宋島上看一看,然后南下舊港與滿剌加,第三站則是錫蘭山。”

  朱高煦發現朱棣在打算巡視的地名后,用朱筆寫上了序號,而這個序號竟然是簡易數字(后世所謂的阿拉伯數字)。

  朱棣將朱高煦的表情看在眼中,笑著說道:“你是想問我怎么也開始用簡易數字了?”

  他見朱高煦點頭,隨即解釋道:“還不是受你和瞻域的影響。”

  前幾日太子朱瞻域奉朱高煦之命,為漢字演變簡化為簡易數字符號添加具體的演變過程,可他絞盡腦汁也只想出了一、二、三、五、七、九、零,至于四、六、八的演變步驟是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出來。

  因此他前往長壽宮請教朱棣,可朱棣善長行軍打仗,對數字、術數啥的壓根不精通。

  而朱瞻域卻說越是不懂術數、數字之道的人,越容易想出漢字到簡易數字的演變過程。

  朱棣經過與朱瞻域的多番交流之后,竟然意外的發現這簡易數字非常好用,便試著在他日常筆記之中用了起來。

  他用了之后,感覺簡易數字十分便捷簡單,又好記又好寫又好認,于是在出海計劃上也用上了簡易數字。

  “爹是打算在孔雀半島住上一段時間?”

  朱高煦發現朱棣離開錫蘭山之后,第四站是孔雀半島西部的六個大明藩國。

  朱棣疑惑道:“不行么?”

  “孔雀半島南部氣候之炎熱,比我大明的兩廣地區更甚,爹到了那里之后,很可能會像當年我明軍將士初入安南境內那樣,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朱高煦勸說道:“兒子還是希望爹能不上岸就不上岸,如若非要登陸,最好不要停留太久。爹,兒子并不擔心你的身體,主要是娘的身體有些弱。”

  朱高煦知道他勸不動朱棣,而且太后徐妙云也早已決定陪朱棣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若是你娘聽了你這番話,怕是又要感動的落淚了。”

  朱棣無不感慨道。

  頓了頓,他抬頭看著朱高煦,鄭重的說道:“等再過幾日,大將軍號試航成功后,我就會跟你娘一起出海,我倆也要完成一次繞大地航行一圈的壯舉。我倆離開后,老朱家的萬里江山可就靠你打理了。”

  “說說吧,未來十年,你打算如何治理大明?”

  朱高煦沒有必要對朱棣有所隱瞞,而且朱棣是老練的政治家,可以在聽完他的思路后,為他查漏補缺。

  因此,他想了想,直言道:“爹,兒子決定推行兩個五年計劃,而每一個五年計劃都包含了治政、邊防、稅賦、教育、醫藥、器械等各個方面的內容。”

  “為何是五年計劃,而不是三年或四年亦或者六年計劃?”

  朱棣問道。

  朱高煦不緊不慢的解釋道:“無論是建設一個大型的軍工廠或官廠,還是推行一個新的國策,都需三至四年的建設期或試行期,然后又需要至少一年的調整期或改良期。”

  “若是工廠的話,最后第五年才能按圖紙生產各類火器、物資。若是推行國策的話,最后第五年才能得到適應于大部分地區的良策,如此則可以將推行新政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而這些,都將成為下一個五年計劃的基礎。”

  朱棣又問道:“為何叫‘計劃’,而不叫‘規劃’?”

  不要以為古代沒有“計劃”、“規劃”這兩個詞。

  《漢書·卷四·陳平傳》:“誠臣計劃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

  《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若計劃不從,真可引領而去矣。”

  上面這兩段話里“計劃”的意思,與后世人常用的“計劃”意義基本一致。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世宗乃自往視,授以規劃,旬日而成,用工甚省。”

  這里的“規劃”是籌謀策劃的意思,與后世“規劃”的意思有些出入。

  “計劃是事先擬訂的具體方案或辦法,如無意外,便會按計劃施行,不會更改。”

  朱高煦道:“至于規劃,則是一種籌謀,一個大的范圍,不夠具體。兒子用‘五年計劃’,就是希望可以按計劃行事,克服一切困難也要實現。”

  “不愧是俺的好兒子,有志氣!”

  朱棣先是撫須贊了一聲,然后接著問道:“說說吧,你第一個五年計劃,打算做哪些重要的事?”

  朱高煦略作思考,隨即道:“事有輕重緩急,兒子就先說說比較重要的幾件事。”

  “首要之事是整頓內廷,完善內廷宦官與宮人的選用、晉升、養老等流程,將之形成定制,以防后世出現專權的大宦官。”

  “具體方面是三監并重,即司禮監點校文書(秘書)、內官監出鎮四方、御馬監提督四衛。”

  他認為若要杜絕宦官干政,就要創造出一個宦官無法干政的環境。

  讓宦官忙著干別的事,把其牢牢的固定在一定的職權范圍內,為了辦好差事而努力。

  如此才能把宦官靠媚上得到提拔與重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怎么個并重法?”

  朱棣問道。

  朱高煦道:“兒子決定把這三個內廷衙門進行變革,每監各設掌印太監兩名。”

  “司禮監額外增加三至五名秉筆太監,內官監額外增加三至五名隨侍太監,御馬監額外增加三至五名提督太監,皆為正四品,之前一個監只有一名太監獨大的情況將不會存在。”

  “每個監的掌印太監,執掌本監監印,督理本監一應禮儀、刑名,鈐束長隨、當差、聽事各役。司禮監還要負責嚴關防門禁,催督光祿寺供應等事。”

  “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理內外章奏文書,以及御前勘合,復核內閣票擬。”

  “內官監隨侍太監,隨侍天子左右,凡遇軍國大事,皆主由隨侍太監傳天子口諭,以防有其他內官假傳天子口諭,禍亂宮廷。”

  “御馬監提督太監,提督騰驤、武驤等四衛以及五城兵馬司。”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