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院士重生:這大國夢,如你所愿 > 第415章 一個新的階段
  對于已經進入工業現代化的國家而言,石油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而工業水平的發展,也進一步拓寬了眼界。

  如果全球國家陸續進入工業社會,那么石油的消耗量將會是當下的十倍不止。

  而如果隨著工業化的深化,那這個消耗量的倍數,將遠超預估。

  根據中科院對合作區的調查研究,沙特地區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儲存著全球近一半的石油。

  更喜人的地方在于,沙特低地區的石油多為地上石油,開采難度也相對簡單。

  所以,在中科院的分析和調研下。

  不難作出預測:未來的世界,將快步走入全面工業化,而石油,將會是這個工業化世界的血液。

  誰掌握了石油,誰無疑就掌握了全球發展的命脈。

  丑國灰溜溜的離開之后。

  現在的沙特地區,將會是接下來一段時間重要的深耕目標。

  “我國的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這些天我已經陸續和阿盟國家進行了對話,他們對于合作區都表示了極高的友好度。”

  “合作區如果能往東拓展,那就厲害嘍。”

  “是啊,丑國智囊們的論證已經非常成熟,他們費盡心機想要將美元和黃金脫鉤、與石油掛鉤,足以見得石油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

  “這件事情不能著急,”祂又道:“協約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協同進步,要認定沙特地區主要石油國在協約區資源支撐點的重要定位,是合作區工業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這個共識和認同一定要傳達到位。”

  “有了這個共識,很多事情都能談的下來,也能保持長時間的合作共贏,如果沒有這個共識,即便我們靠著實力把他們聚攏在一起,也很難保持長久的良性發展。”

  言下之意很清楚,

  用最通俗的話來講。

  就是在以華夏為主導的全球化過程中,合作共贏將被放在首位。

  如果像丑國那樣,簡簡單單的把沙特地區國家定性為石油資源殖民地,雖然粗暴的完成了自己經濟循環的部署。

  但是難免會滋生許多問題。

  每個國家都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去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

  無論用怎么樣的語言去粉飾,說到底都是侵略。

  而數千年的儒道文化熏陶下的華夏,深知自身的發展與各方各面息息相關。

  所以,當華夏開始用合作共贏的思路去開展全球化進程的時候,無疑讓許多自身力量弱小的國家,感到了久違的溫暖。

  從大航海殖民運動到亞非拉獨立運動這數百年的時間,全球長時間處在弱肉強食的嚴苛生存環境之下。

  尤其在西方主導的掠奪和剝削下,讓所有人都默認了一個畸形的法則——

  我強大了,我就要多吃蛋糕,我多吃了,你就只能少吃。

  而華夏則身體力行的告訴那些被剝削的國家和人民,我們不爭你們的蛋糕,而是要帶著你們做更大的蛋糕。

  這樣柔道的政策,無疑是第三世界國家和合作協約能夠無比牢靠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華夏對外重要發言人,

  自然也深知其中道理。

  “不過,話說回來,”祂又道:“任何一個秩序的穩定,都需要一定的力量作為支撐。”

  “軍工科技的發展仍舊不能松懈,這個是共產區得以運轉的最核心引擎。”

  葉知寒道:“這一點請您放心,我向您保證,華夏會保持最前沿的科技水平,發揮好區域總核心的作用。”

  “接下來的五年時間,是重要轉折點,不能松懈啊。”

  兩位老人的眼睛里充滿了對華夏未來的信心。

  時光對他們而言是緊迫的,此時縱然斗志昂揚,也終究到了無法忽視他們年齡的時候了。

  時光催人老。

  而讓他們感到無比欣慰的是,加速發展的華夏,讓他們越發放心了。

  倘若華夏在這波資本涌入的浪潮中洗盡鉛華,

  倘若華夏的軍工科技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展和突破,

  那他們便是圓滿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徹底放心了。

  后面的一段時間,

  幾人依舊興致勃勃的聊天,

  只是與政策和規劃無關了

  兩位老人在這天晚上對葉知寒說了許多發自肺腑的話。

  讓人頗為感懷。

  “在我們離開之前,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讓戰爭徹底遠離人民,這就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

  “不求什么名垂青史,但求一個無愧于心。”

  “我們,以及千千萬萬為了祖國事業而犧牲的英雄人民,無外如是。”

  ……

  深夜十點,葉知寒在濃重的夜色下離開了書屋。

  回到五院時已經將近凌晨,將明天開會的資料進行整理,把發言逐字稿簡單調整修改之后,就安然睡去。

  ……

  次日清晨。

  城中一些平常很少有人出入的院落外,汽車一輛一輛的來來走走。

  這次會議,圍繞三五計劃為中心,從各個領域對下一個五年進行建設性計劃。

  臨近的無主四合院,近乎都被征用當做會場。

  而科工領域前三天的起草會議,便也是在城東南側的一所四合院召開。

  中科院、五院以及各大研究所、軍工所的代表,分別帶著自己準備的資料,魚貫而入。

  穿過院子,在寬敞的大堂中,代表著全國科研最核心力量的一群人,在此刻聚首。

  若干年后,一群垂垂暮已的老者看著華夏龐大的科技帝國,怎么也不會想到,在1960年的這個下午,華夏究竟是怎樣點出來的這條前瞻百年的科技樹。

  而這一切,還要從葉知寒手中那份厚達一公分的匯報冊說起。

  作為中科院和五院的領頭人,葉知寒無疑是這次科工發展草案會議的核心。

  每一個進入會議廳的人,無不例外的經歷著兩個心路歷程。

  先是對葉知寒那一公分的匯報資料感到震驚,

  隨后擔心三天的時間不吃不喝不睡覺,不知道是否夠用。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