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院士重生:這大國夢,如你所愿 > 第144章 請眾國士,歸位!
  1951年7月19日。

  一艘沙蘇遠洋客輪駛入津門港口。

  昔日停泊的漁船已經不見了蹤影。

  往常人來人往的碼頭上,此時變得極為肅穆和安靜。

  只有幾十輛汽車,和以及一整個加強連的軍用卡車和士兵,守衛在此。

  嘟……

  嘟……

  兩道中低頻的輪船汽笛長鳴之后,客輪在津門港口完成停靠。

  甲板上的上百名學子,站在高船上,眺望著華夏的土地。

  土墻瓦坯、滿路泥濘;

  青煙裊裊,屋舍交錯;

  往來的人民身上衣著樸素,

  一眼千里,除了曾經的租界,便再未有一棟高樓。

  這就是當下的華夏。

  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留學歸來的學子,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雜陳。

  丑國的燈紅酒綠和高樓大廈,險些讓他們忘記了還有一個亟待他們去建設的祖國。

  那些車水馬龍、高樓大廈、歌舞升平……很好,都很好。

  可那里終究不是祖國。

  錢月林和郭懷義看著祖國,看著看著眼眶便濕潤了起來。

  “華夏的戰事爆發之后,但凡是有些能力的,便多去了國外,或是移居,或是求學。”

  “但說到底只有一件事,”

  “這件事含蓄一點可以說是留存實力,”

  “如果直白一些,就是保命。”

  “如我們這般,”錢月林看向懷義,苦笑道:

  “在白宮的那些政客們看來,我們離開祖國一定是一件無比正確的事情,”

  “因為我們留在丑國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貢獻,要遠比死在倭國鬼子的槍下更有價值。”

  “可什么是價值?即便是小時候在我老家西湖邊上賣餅的那位跛腳大哥,如果活著去買餅,也一定比死了有價值。”

  “所以如果從價值來考量,那活著恒大于死亡,畢竟只有活著才能創造價值。”

  錢月林看著遠處租界早已無人居住的高樓窗戶上的彈痕和被炮火熏黑的墻壁,以及來來往往,步伐堅毅的人民。

  沉默了半晌。

  “可若都追求價值,那就沒人愿意犧牲了,如果沒人愿意流血犧牲,國土豈能不淪喪?”

  “可華夏沒有淪喪,新的華夏成立了,”

  “這個新的華夏的背后是無數先烈的鮮血,他們是不知道活著更有價值嗎?”

  錢月林自顧自的搖了搖頭:“他們不是不知道活著更有價值,只是他們更加知道,犧牲更有意義。”

  “一個人的犧牲,如一片雪花落入西湖,頃刻就消散不見,起不到半點作用。”

  “但他們的前赴后繼,卻硬生生的將這西湖冰封,給我們創造出了一個嶄新的國家。”

  “接下來,該我們了。”

  “前半生,我們選擇了價值和活著,后半生,讓我們去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郭懷義和甲板上的所有海外學子,都緊緊攥著拳頭。

  因為他們的離開,現在的華夏一如二十年前,一無所有。

  現在回來了,那就定要讓二十年后的華夏,煥然一新。

  ……

  “單靠我們還不夠,需要更多的人回來,需要倡導各行各業,所有人才全部歸國。”

  錢月林看著車窗外的破舊景象,他知道,這積貧積弱的狀況,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而且,也絕不僅僅是靠他們就能改變的。

  他、懷義和知寒共同繪制出的那幅藍圖,可以讓華夏站起來,挺直腰桿子。

  但要想讓華夏繁榮昌盛,需要每一個人出一份力、發光發熱。

  錢月林道:“懷義,紙筆給我。”

  郭懷義從袋子里取出了紙筆遞過去。

  于是,這位在留學人才中,堪稱啟明星一般、首屈一指的人物,

  在回京城的路上,看著祖國廣袤又落后的土地,寫下了一封倡導信。

  他將剛才的發言,以及歸國之后,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通通寫進了信中。

  汽車在泥濘的路上一搖一晃,但他的筆鋒,卻無比堅定。

  在信的結尾,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二十年前,我們離開時,倭寇犯境。

  二十年來,千萬先烈用血肉鑄造了我們新的中華家。

  二十年后,愿我們建設出一個強大、繁華的華夏。

  ……

  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

  ……

  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

  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

  ……

  錢月林寫好之后,將倡導信交給了葉知寒。

  葉知寒將這封信寄往美國后,華人聯合會便第一時間將這封信在留學生中進行擴散和傳閱。

  ……

  在倡導信公開的首日,便在廣大留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丑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博士,朱亞光,毅然決定歸國。

  在離開前,他與另外五十一名決議歸國的留學生,一同起草了一份《致全丑國華夏留學生的一封信》。

  將歸國的熱潮再次推波助瀾。

  “同學們:

  到了我們回國參加祖國建設工作的時候了。祖國的建設急迫地需要我們!

  ……

  同學們,祖國的父老們對我們寄存了無限的希望,我們還有什么猶豫的呢?還有什么可以遲疑的呢?我們還在這里彷徨做什么?

  同學們,我們都是在華夏長大的,我們受了20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種過一粒米,不曾挖過一塊煤。我們都是靠千千萬萬終日勞動的華夏工農大眾的血汗供養長大的。

  現在他們渴望我們,我們還不該趕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長,獻給祖國的人民嗎?是的,我們該趕快回去了。

  ……

  同學們,聽吧!祖國在向我們召喚,四萬萬五千萬的父老兄弟在向我們召喚,五千年的光輝在向我們召喚,我們的人民在向我們召喚!

  回去吧!讓我們回去把我們的血汗灑在祖國的土地上灌溉出燦爛的花朵。我們華夏要出頭的,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回去吧趕快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我們!”

  ……

  兩封倡導信,如同狂風一般,迅速在丑國留學生中傳播、裂變。

  次日,丑國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華洛庚,放棄了一流的科研條件和物質報酬,帶上妻兒,決議回國。

  丑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鄧禾先,放棄了優渥的工作機會,決議回國。

  加州理工學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員趙中堯,放棄了核物理與反物質研究成就,決議回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