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359章 舉朝震驚
  隨著朱由校的一錘定音,發生在皇極殿中的這場鬧劇終是以端王朱常浩等人全盤皆輸而告終。

  雖然這場鬧劇從始至終,滿打滿算不過持續了一炷香的功夫,但其跌宕起伏的局勢仍是令得殿中的朝臣大呼過癮,心道今日這大朝會沒有白來。

  不過很快,他們眼眸深處的些許竊喜便被天子接下來的一句話而抹殺,取而代之的則是濃濃的不解及錯愕。

  "畢卿家,你繼續。"

  這突如其來的話語無疑給皇極殿中的朝臣們打上了一針強心劑,令得所有人均是下意識的抬起了頭,就連渾渾噩噩,像是被抽去全身力氣一般的端王朱常浩等宗室也是滿臉不可思議。

  剛剛的"鬧劇"不是已經結束了嗎,為何天子仍要令戶部尚書進言,莫不是打算對他們趕盡殺絕?

  站在文臣首位的內閣首輔方從哲的瞳孔也是猛地收縮了些許,只覺不遠處御臺之上的那道消瘦身影愈發高深莫測起來。

  宗室出京一事不是已經結束了么,難不成還要徒增波瀾?

  "回陛下。"像是沒有聽到耳畔旁響起的私語聲一般,在身旁袍澤異樣眼神的注視中,戶部尚書畢自嚴緩緩出身,一臉鄭重的沖著上首的朱由校躬身行禮。

  "河南巡撫,山西巡撫同時上奏,省中去歲一年之祿米尚不足境內宗室俸祿所需一半,特奏報陛下,請陛下乾綱獨斷!"

  嘩!

  又是一片嘩然聲響起,這一次包括內閣首輔方從哲及一眾勛貴在內都是面露錯愕之色,眼神之中滿是不解。

  宗室俸祿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對大明財政造成強烈負擔早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早在嘉靖年間,便是先后數次修改宗藩條例,對宗室俸祿加以限制。

  萬歷皇帝也曾做出修改,允許低階宗室經商,科舉,務農,但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隨著大明朝廷財政愈發緊張,戶部及禮部便是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法子。

  依著皇明祖訓的規定,大明宗室子嗣的命名必須報請朝廷知曉,由宗人府賜名并刊登在玉冊之上,才算擁有"合法"的身份。

  只有名字在玉冊之上的宗室,才有資格從朝廷領到屬于自己那份被"稀薄"數次的俸祿。

  對于那些名字不在玉冊之上的宗室,大明朝廷自然不會為其發放俸祿,這便造成了大量低階宗室窮困潦倒,待遇宛如流民一般的尷尬景象。

  但似這等王朝"秘辛"一向是眾人心知肚明,但卻不能放到臺面上講,不然將皇室的臉面至于何地。

  但畢自嚴身為朱由校一手提拔的戶部尚書,毫無爭議的"帝黨"成員,卻是公然在百官面前揭開了被層層掩蓋的遮羞布,使得宗室尷尬處境直接暴露在空氣之中。

  畢自嚴想要做什么?

  "都是太祖高皇帝子孫,朕富有四海,宗室藩王也是衣食無憂,但這些低階宗室卻是窮困潦倒,朕心中實在是不忍。"

  "但國庫實在空虛,卻不知各位愛卿有何高見?"

  還不待殿中眾臣消化,朱由校風輕云淡的聲音便自眾人耳畔旁響起,全然沒有半點朝臣想象中的"氣急敗壞"與憤怒。

  "這.."

  "不好辦吶.."

  聞言,殿中朝臣便是下意識的低喃起來,面面相覷之下,臉上滿是不解之色。

  似這等老生常談的問題,嘉靖,隆慶,萬歷三代大明天子都曾想辦法解決,但始終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畢竟,造成如此境地的,并不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宗室親王,而是數字隨著時間呈爆炸性增長的低階宗室。

  這些數以十萬計的低階宗室,才是造成大明財政緊張的"罪魁禍首",但也數他們的境況最遭。

  畢竟無論是親王亦或者郡王,終歸是"身份顯赫",朝廷也不敢拖延他們的俸祿。

  但是對于那些"勢單力薄"的低階宗室,朝廷自然是能拖就拖,能不管就不管。

  尤其是近些年收成不好,宗室被活活餓死的例子屢見不鮮,光是陜北便有將近十次之多。

  當然,這些人說是宗室,其實與普通的流民百姓并沒有什么不同,甚至還有不如。

  "陛下,臣有話說!"

  正當群臣不知所措的時候,便見得同樣列朝聽政的福王朱常洵上前一步,一臉正色的拱手說道。

  "咦?"

  "這位怎么出來了?"

  見得朱常洵親自下場,殿中的私語聲愈發喧囂,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斥著不加掩飾的狐疑之色。

  畢竟隨著成都蜀王府,武昌楚王府的轟然倒塌,大明宗室首富的名頭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洛陽福王府的頭上。

  眼下如此境地,號稱"宗室最富"的福王朱常洵不主動避嫌也就罷了,竟然還敢"迎難而上",這不是擺明了找不自在嗎?

  但很快,朱由校接下來的話語便是驚掉了無數人的下巴,也想一些沉淪官場多年的老狐貍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皇叔請講。"

  迎著殿中群臣錯愕的眼神,穩穩坐于御臺之上的大明天子緩緩起身,于空中做了個虛扶的動作,聲音誠懇的說道。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令人不由自主的懷疑剛剛對端王朱常浩等人盛氣凌人的大明天子去了哪里?

  "臣蒙先帝寵愛,名下田地無數,但正如陛下所言,我大明無數宗室窮困潦倒,臣實在心里有愧。"

  "臣朱常洵,愿將名下所有土地盡數捐于朝廷。"

  像是狂風暴雨一般,福王朱常洵斬釘截鐵的聲音于殿中響起,令得殿中不少朝臣都是下意識的后退了兩步,尤其是一些昔年曾經見證過"國本之爭"的老臣更是大口的呼吸著,臉上的褶皺瞬間擠到了一起。

  一些朝臣甚至下意識的揉了揉自己有些渾濁的眼睛,他們有些不相信,面前這個身材明顯消瘦了不少的福王,究竟還是不是十多年前因為就藩,而將大明攪得天翻地覆的"刺頭"?

  要知曉,福王光是就藩的時候,其名下土地便足有兩萬傾之多,遑論十多年后的現在?

  宛若經歷了一場大地震,皇極殿中滿是雙腿發軟,而身軀劇烈搖晃的朝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