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357章 殿中風云(下)
  "臣在。"不多時,一位紅袍官員迎著殿中眾臣復雜的眼神,緩緩出列,聲音擲地有聲的拱手說道。

  沉默終是被打破了,但很快便殿中便響起愈發喧囂的疑惑聲和私語聲。

  自古以來,國庫空虛便是文武百官阻撓天子"肆意而為"屢見不鮮的說辭和借口。

  但眼下局勢如此緊張,天子卻依舊選擇令戶部尚書畢自嚴強行"入場"是否有些不妥。

  恍惚之間,便見得站在文官隊伍首位的內閣首輔方從哲便是輕咳一聲,作勢打算側身出列。

  他身為群臣之首,無論何事,都有資格干涉,此時由他尋個由頭出面反駁端王等人,倒比天子和戶部尚書親自下場,體面不少。

  "啟稟陛下,臣有話說。"

  趕在戶部尚書畢自嚴之前,方從哲忙是搶先一步說道,其鏗鏘有力的聲音令得不少人為之側目,懷疑這位顫顫巍巍的老首輔剛剛虛弱的模樣莫不是一種偽裝?

  "講。"

  片刻之后,大明天子的聲音緩緩響起,雖然仍是平淡如水,毫無波瀾,但殿中眾人卻是隱隱有種錯覺,好似殿中溫度都是為之下降了些許。

  "臣蒙天子鴻恩,自還京入朝之日起,至今已是半年有余。"

  "但老臣卻是愧對陛下信任,我大明雖是平定遼東,令得蒙古大汗乞降,但至今尚有海外夷人逗留在東南沿海等島嶼,對我大明虎視眈眈。"

  "眼下朝廷又將于遼東,陜北等戰場修建忠烈祠,此為利國利民的國策,老臣不敢加以阻撓,但國庫實在是難以為繼,這是臣的失職..."

  "求陛下開恩,允臣乞骸骨..."

  嘩!

  如若說剛剛端王朱常浩的話語還僅僅是在皇極殿中吹起了一陣狂風,那首輔方從哲的言語無異于掀起了滔天巨浪。

  凡是明眼人都能夠瞧出,如今大明內憂外患盡去,外有百勝雄獅忠心耿耿,內有忠臣良將兢兢業業,大明中興只是時間問題。

  毫不客氣的說,凡是能夠在眼下朝堂占據一席之地的,日后都能夠名垂青史,于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方從哲身為內閣首輔,百官之首,更是史官日后修建史書時繞不開的關鍵人物。

  但眼下他們聽到了什么,身為內閣首輔的方從哲竟是以國庫吃緊的緣故,主動乞骸骨。

  尤其是老首輔在言辭中著重強調了修建忠烈祠為國策,相當于為此舉"背書",即便是方從哲日后去職,也不耽誤朝廷繼續修建這忠烈祠。

  如此一來,便將主動請求外出就藩的端王朱常浩等人置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畢竟就連修建忠烈祠這等"國策",朝廷都是難以為繼,甚至逼得內閣首輔主動乞骸骨。

  此等形勢下,宗室親王不主動慷慨解囊幫助朝廷度過難關也就罷了,豈敢妄談出京就藩?

  正如皇極殿中眾多朝臣所預料的一般,剛剛還勝券在握的端王朱常浩等人的臉色瞬間難看了起來,胸口也是不住的起伏著,眼睛中閃爍著憤怒的怒火。

  方從哲這個老匹夫,早在萬歷末年當政的時候,便曾阻礙過他們出京,如今還要來插上一腳。

  "閣老言重了..."

  興許是沒有料到內閣首輔方從哲竟有如此魄力,上首的天子也是愣了好久,方才在身旁司禮監秉筆的提醒下緩過神來,眼神復雜的朝著殿中顫顫巍巍的老臣說道。

  幾年前他剛剛繼位的時候毫無根基,面對著眾正盈朝的東林黨,可謂是"勢單力薄"。

  就在局勢最為關鍵的時候,勛貴之首英國公張維賢及內閣首輔方從哲于關鍵時刻下場,這才幫助他坐穩了皇位。

  現如今,又是這位將一生都風險給大明的老人站了出來,不惜用日后的"前途"來擋在他身前。

  心神激蕩之下,朱由校也顧不得原本計劃中頗為溫和的手段,轉而朗聲朝著殿中喊道:"錦衣衛何在!"

  一語作罷,偌大的皇極殿便是鴉雀無聲,不少上了歲數的朝臣更是面露驚恐之色,下意識的朝著身后方向看去。

  錦衣衛,天子親軍。

  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卻是足以令得在場朝臣為之顫栗,尤其是端王朱常浩等人更是身軀劇烈的顫抖起來,像是被抽去全身力氣一般,臉上沒有半點血色。

  他們身為宗室親王,本就身份高貴,三法司皆是無權過問,除卻"謀逆"這等大罪之外,就是天子也奈何不了他們。

  但事無絕對,錦衣衛作為大明天子手中最為銳利的一把刀,卻是可以無視這條禁令。

  以錦衣衛的手段,難保手中會握有他們的些許"罪證",并不斷將其擴大。

  一念至此,朱常浩等三王更加不堪,噗通一聲便是跪在地上,一臉驚恐的盯著身后越來越近的身影。

  "臣錦衣衛指揮使趙吏,見過陛下。"

  不多時,身穿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指揮使趙吏邁著堅定的步伐,在殿中眾臣異樣的眼神中,行至殿中。

  "端王想要出京就藩,國庫卻是空虛,不知你可有辦法?"

  沒有絲毫的遲疑,高坐于御臺之上的大明天子便是出聲問道,聲音第一次出現了些許漣漪,摻雜著掩飾不住的憤怒。

  "有!"

  重重的點了點頭,趙吏的嘴角涌現了一抹嘲弄的笑容,令得跪在地上的三位"皇叔"愈發驚恐,只覺大難臨頭。

  "依著錦衣衛的情報來看,端王朱常浩大婚之后,雖未出京就藩,但仍時常去戶部衙門討要錢財,并且頗為擅長商賈之事。"

  "這么多年下來,只怕光端王殿下一人便是積攢了數十萬兩白銀。"

  "如此大的一筆錢糧,為端王尋一偏僻地修建一座王府,綽綽有余.."

  一語作罷,錦衣衛指揮使趙吏便是默默躬身行禮,退至一旁的角落,但其鏗鏘有力的聲音仍在殿中悠悠回蕩,經久不息。

  殿中的氣氛已是壓抑的有些嚇人,溫度仿佛更低了一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