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334章 京中反應(上)
  十二月初六。

  自從進了十二月,京師的氣氛便是為之一變,縱然西北尚有戰事未定,但忙碌了一年的市井百姓已然開始準備采買年節所需之物。

  尤其是經歷了前幾天的陰霾天氣,今日的京師終于迎來了一個大晴天,雖是寒風依舊凜冽,但陽光正好,故而朝陽門內的市集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雖然近些年"收成不好",但因為朝廷于北直隸大力推行農政,種植番薯,土豆等物的緣故,故而京中米糧的價格倒是頗為穩定,未曾出現過太大的浮動。

  尤其是隨著天子整飭南直隸,派遣心腹重臣坐鎮淮安府并改革漕運之后,"南糧北調"的效率大大增加,曾經令北直隸百姓視為心頭大患的"糧食危機"終是得到了初步的解決。

  "我大明當興吶!"

  伴隨著一聲欣喜異常的吶喊聲,隨后便聽得霹靂吧啦的鞭炮聲自街道深處的坊市中傳來,引得跟在大人身旁的孩童一陣尖叫。

  對此,"見多識廣"的百姓只是稍作討論之后,便是將目光移開,沒有將其放在心中。

  畢竟自從前日清晨"八百里加急"入京之后,久居在皇城腳下的市井百姓便知曉持續數月之久的西北戰事怕是終于告一段落了。

  果不其然,不過是一個晌午的功夫,京中通政司便有消息傳出,"女真大汗皇太極伏誅,建州女真盡數覆滅"。

  此等"豐功偉績",根本無需添油加醋,前后不過幾個時辰的功夫,京師及附近府縣便是人盡皆知。

  自萬歷中期,老酋努爾哈赤于遼東開始崛起,并于萬歷末年正式起兵反明以來,肆虐遼東十數年的建州女真終是徹底化作了過往云煙。

  更令京中百姓欣喜異常的是,就連丟失控制權百年之久的"河套平原"也被三邊總督孫傳庭重新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韃子,在三邊總督孫傳庭及東平伯黃得功凌厲的攻勢下,沒有半點抵抗之力。

  官兵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強行鎮壓了曾經幫助建州女真"瞞天過海"的蒙古部落,并且勒令幸存的蒙古部落趕在年關之前,前往京師面圣。

  如此酣暢淋漓的捷報,著實讓京中百姓長舒了一口氣。

  至于為什么西北戰事的捷報一到,運往京師的漕糧都"充盈"了不少的原因,京師百姓卻是未曾深想。

  唯有少數士子面露深思之色,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南直隸,隨著建州女真的覆滅,困擾大明的全部"內憂外患"被盡數解決。

  只怕南直隸那些自視甚高的豪紳富商再也不敢從中作梗,暗地使些小手段了。

  ...

  ...

  "王公公.."

  "給王公公請安。"

  漫步在巍峨的皇城下,爭先恐后的問候聲不時在司禮監秉筆的耳畔旁響起,令得日漸威嚴的大太監都是不由自主的于嘴角涌現了一抹笑意。

  雖然已是過去了兩日,但每每回想起天子知曉西北戰事平定,女真大汗皇太極伏誅的消息之后,那手舞足蹈的樣子,司禮監秉筆仍是有些啼笑皆非。

  自當今天子繼位之后,他便是陪伴在其身邊,自是清楚天子對于那女真大汗皇太極究竟有多么看重。

  縱然其兵敗逃竄至河套平原,甚至先后數次于榆林城外折戟沉沙,但天子仍是不敢掉以輕心,迎著朝臣的壓力,強行將"關寧鐵騎"及"天雄軍"盡數調往了陜北。

  不過這一切的付出終是有了回報,隨著陜北民亂告終,女真大汗皇太極伏誅,河套平原重新納入大明的版圖,曾經令得大明苦不堪言的"內憂外患"盡數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只是回想起天子今日清晨交代給自己的"任務",司禮監秉筆心頭仍是有些莫名,難不成天子真的有些"窮兵黷武"?

  這西北戰事剛定,天子便是迫不及待的令自己取來福建巡撫南居益的一切奏報。

  無須多問,天子定然是將矛頭對準了在當地"勢力深厚"的福建副總兵鄭芝龍。

  其人雖是在京中"聲名不顯",但終日陪伴在朱由校身旁的王安卻是知曉,鄭芝龍于福建當地究竟擁有何等恐怖的勢力。

  雖然其"義父"李旦已是"投降"大明數年有余,甚至李旦本人已在前段時間無疾而終,但其麾下勢力及船隊卻是被鄭芝龍全盤接收。

  為了保證東南沿岸地區的穩定,福建巡撫南居益并未急于對鄭芝龍下手,只是要求其船隊貿易所得,盡皆按照稅課司要求的數目進行納稅。

  只是從南居益的奏本及東廠和錦衣衛的消息來看,那位少年得志的"副總兵"并不甘心將龐大的利益拱手讓出,其對抗朝廷的動作愈發明顯。

  早在西北戰事焦灼的時候,福建巡撫南居益便是曾給天子上過一封奏本,聲稱隨著福建總兵俞咨皋亡故,鄭芝龍愈發桀驁不馴,甚至借著"公務繁忙"的借口,終日宿在戰船之上,輕易不敢上岸,其用意不言而喻。

  只不過當時的朱由校礙于西北未定,無心理會東南沿岸的這檔子變故,僅僅示意南居益"妥善行事",并非做出進一步指示。

  如今看來,天子這是要打算對新任"海賊王"鄭芝龍動手了。

  恍惚之間,一行人便是越過了偌大的皇極殿廣場,越過巍峨的乾清門,便是行至乾清宮前。

  萬歷年間,被視為大明權力中樞的"三大殿"曾遭遇大火,至今仍能從角落殘存的焦黑以及短缺的瓦片窺伺出昔年的慘狀。

  "唔.."

  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司禮監秉筆便是握緊了手中的幾封奏本,堅定不移的踩在白玉階上,朝著緊閉的宮門而去,心中微微有些猶豫,琢磨著待會要不要勸說天子一番。

  眼下大明"內憂外患"盡除,倒是可以騰出手來微微修繕一番"三大殿",畢竟眼下是百姓和朝臣口中的"大明盛世",倒是不好過于寒酸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