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283章 烏斯藏來人
  十月末的京師,寒意愈發逼人,縱然是兢兢業業,勤勉當值的宮人也是罕見的偷起了懶,偌大的紫禁城顯得有空曠。

  巳時剛過,結束了今日早朝的大明天子朱由校在一眾內侍的簇擁下自皇極殿而出,步履匆匆的朝著自己的乾清宮而去,臉上的表情很是耐人尋味。

  與瞧上去有些悶悶不樂的天子不同,稍微落后半個身位的司禮監秉筆則是一臉喜色,本就不大的眼睛,甚至已然瞇了起來。

  自從進了十月之后,這好消息便是接連而至,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請降,引得朝野坊間議論紛紛,就連平日里對天子"窮兵黷武"頗有意見的御史言官們也是稱頌不止。

  許是為了迎合"四夷賓服"的盛世,更有不少御史言官提議重修在萬歷年間毀壞的三大殿,氣氛很是祥和。

  不過此建議才剛剛提出,便被戶部的一眾官員們義正言辭的拒絕了,眼下朝廷正值革故鼎新之際,財政并不富裕,哪里有多余的錢財去修那華而不實的三大殿?

  除此之外,約莫七天之前,有一群衣衫襤褸,瞧上去好似乞丐一般的僧人突然行至京師。

  細問之下,這群人竟是來自帝國最西邊的"烏斯藏",乃是奉四世班禪額爾德尼·羅桑卻吉堅贊之命,前來朝貢大明天子。

  作為大明天子,朱由校清楚的知曉,或許烏斯藏及青海地區曾在明初的時候接受中樞管轄,但經過兩百余年的傳承,大明對于這兩個地區所謂的統治,已然是有名無實,甚至就連所謂的"朝貢"也已然中斷了十余年之久。

  總而言之,這群來自烏斯藏的"番僧"的到來令得本就歡騰的京師愈發熱鬧,就連一向"高冷"的宗室藩王也是紛紛上書賀禮,甚至一些與朱由校關系頗為密切的親王,諸如山東的魯王,河南的福王,周王,山西的代王等人更是主動上書,請求入京面圣,共同見證"四夷賓服"的盛世。

  "陛下圣躬金安。"

  紫禁城中本就沒有不透風的墻,遑論是烏斯藏朝拜大明天子這等普天同慶的要事,故而宮中的宮娥內侍早已提前等候在朱由校的必經之路,喜氣洋洋的沖著步履匆匆的躬身見禮。

  依稀記得,中宮皇后張嫣被太醫確認懷有身孕之后,一向高冷的天子便是賜下了不少賞賜,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

  "安。"

  正如這些宮娥內侍心中所猜測的一樣,縱然天子面上表情不顯,但聽得周遭次第響起的問安聲,步履匆匆的朱由校仍是身形一滯,給予了回應。

  也因為此等緣故,本來不算遠的路程,朱由校卻是比平常多用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宮暖閣。

  ...

  ...

  才剛剛回到乾清宮暖閣,朱由校便在司禮監秉筆的伺候下,迫不及待的脫去了身上有些厚重的朝服,轉而換上了更為舒適的常服。

  如若不是"烏斯藏"時隔多年再度入京朝拜大明天子,他真的愿意穿上這厚重的朝服,猶如一個提線木偶一般待在皇極殿中,聽些毫無意義的恭維聲。

  "大伴,禮部可是確定過了,的確是四世班禪派來的人?"

  雖然那些自烏斯藏而來的番僧已然在京中居住了幾日,并且的確攜帶有象征著身份的信物,但朱由校仍是有些不敢相信。

  畢竟除了永樂朝之外,大明曾短暫的"控制"過烏斯藏之外,余下的時間里烏斯藏始終保持著高度自治,甚至就連表面上的"控制"也在嘉靖年間名存實亡。

  國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在元朝的基礎上,建立了烏斯藏都指揮使司、朵甘都指揮使司,憑借"互市"及設立指揮司,宣慰司,招討司,萬戶府等手段維持對烏斯藏地區的統治。

  到了永樂年間,成祖朱棣在洪武朝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多名法王,及灌頂國師。

  為了將千里之外的烏斯藏徹底納入中華版圖,成祖朱棣甚至不顧滿朝文武反對,力排眾議的修建了一條由京師通往烏斯藏的道路。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大明對于烏斯藏的"控制"也在永樂朝達到了巔峰,彼時的烏斯藏幾乎年年都有使者前來朝拜大明天子。

  但是隨著大明國力的衰弱,大明對于烏斯藏地區的統治也逐漸變得有心無力,番僧朝拜的頻率也越來越低。

  到了嘉靖年間,因為嘉靖皇帝信奉道教,沉湎修仙,便下令驅逐了在京的番僧,也切斷了與烏斯藏的聯系,甚至撤銷了朵甘都司和烏斯藏都司,大明與烏斯藏的聯系幾乎為零。

  到了萬歷年間,因為首輔張居正實行的"一條鞭法",使得日暮西山的大明重新煥發了些許生氣,脫離中原數十年的"烏斯藏"也再度恢復了與大明的聯系。

  隨著萬歷三大征的勝利,烏斯藏正式請求"歸附",朝廷再一次對烏斯藏當地的各方勢力,分封諸王。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大明又從名義上恢復了對烏斯藏的"統治",但仍舊是有名無實,自欺欺人。

  "皇爺,奴婢親自過問過了,禮部已然確定過那些番僧的身份,做不得假。"

  "聽說這些番僧走了半年多,才從烏斯藏地區來到京師。"

  此時司禮監秉筆的臉上滿是喜色,或許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的"歸附"乃是暗藏禍心,但遠在數千里之外的烏斯藏能有什么圖謀?

  定然是那些番僧攝于天朝王師,這才主動派使來見,這是"萬國來朝"的前奏,足以載入史冊。

  "唔.."

  "將閣臣及六部九卿給朕叫進宮里來。"

  沉默了少許,朱由校在司禮監秉筆有些錯愕的眼神中吩咐了一句,雖然剛剛才在皇極殿中見過上述的心腹們,但絕大多數時間,朱由校都是如同木偶一般,百無聊賴的聽著那些禮部官員及御史言官們重復著毫無新意的陳詞濫調,并沒有與這些心腹有過太多的交談。

  雖然烏斯藏遠離中樞,威脅不到朱由校的"統治",但他總覺得這些番僧來的有些太巧了,應當另有所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