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240章 陜西亂局
  九月十四,固原鎮。

  自弘治十五年開始,地處延綏,寧夏,甘肅三大軍鎮中間的固原城便成為了西北最高規格的軍事重鎮,也是三邊總督的駐地。

  位于固原城中的三邊總督府上的照壁上,則是刻畫了一頭麒麟,三頭鳳凰,以及九頭白虎,寓意三邊總督節制三鎮巡撫以及九位總兵。

  因為固原城乃是軍事重鎮,兼之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的緣故,城中的平民百姓遠不如其余三鎮府城來的多,為數不多的商戶也大多是邊軍的家眷親屬。

  正是晌午時分,烈日當空,不僅城外的軍營人煙寥寥,就連城中的街道上也是人煙寥寥,唯有位于城中的"三邊總制府"人頭攢動,往來巡視的兵丁更是刀劍出鞘,頗有些劍拔弩張的意味。

  "這群貪官污吏,死不足惜。"

  "堂堂宗室藩王,竟是與民爭利!"

  "亂臣賊子居然敢揭竿起義,當真好大的膽子。"

  行至官廳中,一群身著盔甲的武將神色各異,正激烈的討論著什么,身旁隨侍的親兵臉上也是夾雜著毫不掩飾的緊張之色。

  "夠了。"

  "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拿個主意出來。"

  耳畔旁的吵鬧聲令得上首的三邊總督孫傳庭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頭,有些不滿的說道。

  固原城本就位于三鎮中間,消息傳遞頗為遲緩,算算時間,距離那群亂民起事怕是已過去將近半個月的功夫了。

  如此多的時間,也不知那些亂軍的隊伍會壯大到何等規模。

  想到這里,三邊總督的心中便滿是怨氣,他已是知曉安塞縣那群百姓起義的真正原因所在。

  竟是那安塞縣知縣張斗耀為了應付朝廷的巡按御史,保住頭上的烏紗帽,故而強行收繳百姓手上的糧食,試圖蒙混過關。

  卻沒想到,還未等到朝廷的巡按御史行至安塞縣,那些饑腸轆轆的百姓便是不堪重負,選擇了揭竿起義。

  嚴格說來,這群百姓是硬生生的被"朝廷"逼反的。

  見得孫傳庭發火,官廳中正在熱切討論的將校不由得悻悻的縮了縮脖子,止住了討論。

  "總督息怒,榆林城中尚有萬余名兒郎坐鎮,那些百姓雖然人多勢眾,但手并沒有攻城器械.."

  耳畔旁響起的聲音非但沒有令得孫傳庭煩躁的心情緩解少許,反而令其眉頭皺的更緊。

  依著眼下的形勢來看,這些所謂的"亂軍"的確是一些走投無路,方才不得不揭竿起義的普通百姓,但人性是復雜的,一旦被這群百姓嘗到了劫掠的甜頭,怕是這些人會頃刻間化作最為"虔誠"的士卒。

  屆時,整個陜西大地都將再無寧日,尤其是有延綏邊軍嘩變的前車之鑒在,只怕其余邊鎮也會不穩,這才是最大的隱患。

  "王總督他們到哪里了?"

  沉吟少許,孫傳庭猛地自座位上起身,行至懸掛在墻上的輿圖面前,死死盯著被紅筆標注的榆林城以及延安府等地。

  "回大人,三天前王總督曾派人來信,言說已然從蘭州城中動身,算算時間,眼下應當到了鳳翔府了。"

  聞言,一名吏員打扮模樣的中年人不敢有半點遲疑,忙是自地圖上尋找到鳳翔府的位置,將其指給身旁的孫傳庭觀瞧。

  聽得此話,孫傳庭臉上的焦慮才緩和了少許,鳳翔府距離延安府不到千里,以關寧鐵騎和天雄軍騎兵的速度,旬日便到。

  "那群禍亂蘭州城中的亂匪可是有眉目了,確定他們跑回來了延安府?"

  也不怪陜西百姓犯上作亂,如若不是涉事其中,誰敢相信堂堂宗室藩王竟會沆瀣一氣,私自挪用朝廷賑濟百姓的錢糧,而且長達數年之久,都沒有發現。

  孫傳庭的話音剛落,便有一名吏員捧起幾封文書,一臉急切的朝著眼前的總督匯報到:"回大人,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怕是八九不離十了。"

  "靖北伯和靖南侯麾下的探子在甘肅境內沒有發現半點蛛絲馬跡,以那些亂匪的腳力,又斷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潛逃至寧夏鎮。"

  "如此分析,他們只可能是原路返回,回到了延安府。"

  如此言論也是令得官廳中的一眾武將連連頷首,他們私底下討論得出的結果也是,那群亂匪唯一的去處便是延安府。

  一方面是因為延安府近些年飽受災害襲擾,百姓的日子過的最苦,乃是最適合那群亂匪"招兵買馬"的地點所在;另一方面便是延綏鎮與河套平原接壤,那群虎視眈眈的女真韃子也能為他們分擔部分壓力。

  "既如此,延安府便是此次亂局的核心所在。"

  沉默半晌,孫傳庭有些低沉的聲音自官廳中悠悠響起,腦海中回想起曾經被他親自鎮壓的府谷縣富商王嘉胤掀起的叛亂。

  前兩年,王嘉胤利用延安府天災不斷,百姓不堪其擾的緣故,蠱惑了一部分走投無路的百姓與他一同起事,后被他親自帶兵鎮壓。

  這延安府,還真是出"反賊。"

  輕輕的掩去了心中的一抹思緒,三邊總督孫傳庭的目光重新恢復了往日的剛毅。

  難怪朝廷近些年向陜西傾注了無數資源,可百姓們的日子依然沒有改善,這陜西的根子已然亂了。

  就連蘭州城中的那些與國同休的宗室藩王都毫不掩飾的貪墨朝廷的賑濟糧,動搖國家根基,更不用說那些趁機發國難財的貪官污吏,士紳豪商。

  "吩咐下去,大軍駐扎固原城,以防蒙古韃子興兵來犯,其余秦軍兒郎隨我趕赴延安府,平定叛亂。"

  不管官廳中眾多心腹目瞪口呆的神情,孫傳庭將目光自輿圖上移開,望著延安府的方向,神情凝重。

  或許是自己的錯覺,他總覺得這一次的"叛亂"怕是沒有想象中簡單,如若不采取雷霆手段,當即鎮壓,只怕聲勢會越來越好大,更別提河套平原上還有不甘寂寞的女真韃子從旁虎視眈眈。

  延安府乃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