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029章 眺望遼東
  三月初六,驚蟄。

  相比較喧囂不已的正月,二月的京師顯得異常平靜,唯有六部衙門車水馬龍,忙碌異常,不少官員都是面色沉重,一副焦頭爛額的樣子。

  前幾日,萬余名神機營將士開拔前往遼東也僅僅在市井之中鬧出了一絲漣漪,隨后便是消失不見。

  自當今天子繼位以來,神機營眾將士便是南征北戰,輾轉各地,無論是遼東邊鎮抗擊建奴亦或者平定西南土司,都有著他們的身影。

  此次神機營將士動身前往遼東,十有八九是為了日后的"決戰"做準備,故而京師之中"見多識廣"的百姓們并沒有太過于驚詫。

  倒是一些士子們面露憂色,私底下腹誹天子窮兵黷武,有傷天和,不似仁君之為,引得一片附和。

  但不管京中眾人心中作何感想,大明天子朱由校此時正在乾清宮暖閣之中召見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

  ...

  "陛下要改土歸流?"

  興許是有些驚詫天子的"大膽",戶部尚書畢自嚴一臉愕然,不可思議的看向案牘之后的年輕天子。

  所謂"改土歸流",便是將土地從盤踞地方,世代傳承的土司手中奪出,收歸中央,歷朝歷代,屢見不鮮。

  天啟元年,永寧土司奢崇明自號梁王,起兵反明,而后被京營副總兵黃得功與三省總理魯欽鎮壓,其家族世代傳承的土地便是被收歸中央。

  此時遼東十數萬大軍蓄勢待發,隨時準備越過渾河,踏平赫圖阿拉,將建州女真徹底蕩平,這遼東土地"改土歸流"也在情理之中。

  但遼東幅員千里不止,除去建州女真之外,仍有少許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茍延殘喘,諸如東海女真,這些部落對待大明的態度也是耐人尋味。

  如若天子強行在遼東推行"改土歸流",難保會將這些部落逼反,從而引發新一亂的禍事,終歸是個麻煩事。

  "朕意已決。"

  案牘之后的朱由校輕輕頷首,眼神堅定,不容拒絕。

  國朝建立初年,遼東地區仍然盤踞著北元朝廷的東北王納哈出,與大明針鋒相對,而后大明雖然憑借著強盛的國力,逼迫納哈出于洪武二十年主動乞降,但是并未直接參與管理遼東地區。

  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隨機在遼東地區設置奴兒干都司,統轄遼東各衛所,但是對于遼東的管轄權僅僅持續了一段時間,都司的主要官員便是變為了當地世襲的部落統領,大明對于遼東地區實行羈縻之策,與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的土司等同。

  現如今盤踞遼東多年的建州女真土崩瓦解,朱由校勢必要趁此良機徹底將遼東收回大明,并且廢黜羈縻之策,實行改土歸流,使遼東地區成為大明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臣..遵旨。"

  過了半晌,兵部尚書孫承宗緩緩點頭,天子已然是決心廢黜遼東的羈縻之策了,在這種情況下,一鼓作氣,趁熱打鐵也是應有之事。

  只是遼東幅員千里不止,若要實行改土歸流,勢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國庫的壓力不容小覷。

  不過一想到"改土歸流"對于后世的影響,對于大明帝國的意義,兵部尚書孫承宗和戶部尚書心中最后的一絲芥蒂也是隨之煙消云散。

  "若是遼東軍傾巢而出,蒙古科爾沁部,察哈爾部可會趁機插上一腳?"

  朱由校有些清冷的聲音再次響起,只不過其內容卻是愈發的讓人心驚,朱由校對于這場即將掀起的大戰幾乎是勢在必得。

  這蒙古科爾沁部與建州女真聯姻多年,雙方早已是共同進退,遼東軍傾巢而出,科爾沁部定然不會袖手旁觀。

  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所統轄的察哈爾部雖然與大明互為"同盟",但值此良機,難保他不會跳出來,謀求更大的利益。

  "陛下,根據三邊總督崔景榮傳回的消息,河套右翼蒙古此時對于遭受重創的科爾沁部也是虎視眈眈,科爾沁部應當是分身乏術。"

  "至于蒙古大汗的察哈爾部,還望天子傳令宣府和大同,令宣大總督楊肇基提高警戒,以防不測。"

  蒙古大汗林丹巴爾圖因為今年正月的那一戰,成功令得一些左右徘徊的蒙古部落主動來投,就連漠北蒙古也是紛紛遣使來見,一副中興之主的模樣。

  不知不覺間,林丹巴圖爾已然成為了大明最大的敵人,唯一不確定的便是這表面的"同盟"關系何時被戳破。

  遼東大軍傾巢而出,再加上馬祥麟統率的神機營,靖北伯盧象升統率的天雄軍,此役的規模怕是比之當年的薩爾滸之戰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是再加上承擔著防備蒙古重任的九邊重鎮,這幾乎是自大明開國以來,規模最為宏偉的一場戰事。

  一念至此,饒是為官多年,早已練就一身練氣功夫的兵部尚書也不免有些呼吸急促,頭大如斗。

  "建州女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老師不必過于憂心。"

  到了最后,反倒是面色平靜的朱由校主動開口,安慰起了面前的"帝師",并對同樣臉色凝重的戶部尚書報以微笑。

  "戰后的處置工作,便勞煩畢卿了。"

  "還是早點拿個章程出來,看看是不是需要平遼伯常駐遼東。"

  一語作罷,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臉上皆是涌現了濃濃的震驚之色,就連沉默不語的司禮監秉筆也是一臉愕然,暖閣中的氣氛也是驟然緊張了起來。

  平遼伯熊廷弼身為遼東軍主帥,戰后駐守遼東也在情理之中,但天子言語中的"常駐"遼東卻是何意?

  難不成天子有意效仿云南的"黔國公府",令平遼伯熊廷弼及其子孫世代鎮守遼東?這可是足以將大明捅出一個窟窿的消息。

  "愛卿寬心,至多是效仿昔年鎮遠侯的舊事。"

  許是猜出了二人心中所想,案牘之后的天子突然抿嘴一笑,意有所指的說道。

  聽得鎮遠侯三字,暖閣中的兩位重臣方才如釋重負般松了一口氣,緊繃的身體也是隨之放松了下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