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998章 欠餉(下)
  幽靜的乾清宮暖閣中氣氛冷凝,上至內閣首輔周嘉謨,下至角落處垂手而立的宮娥內侍皆是屏氣凝神,不敢鬧出半點動靜。

  唯有角落處放置的火盆不時發出噼里啪啦聲,使得氣氛愈加凝重。

  形勢如此之糟糕,撥發內帑自是應有之意,但朱由校的內帑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是前段時間剛剛撥發了五百萬兩用于遼東戰事,如今又要再度墊付軍餉。

  若是就此下去,怕是用不了幾年,朱由校看似"充盈"的內帑便會迅速消耗殆盡。

  自家人知自家事,如今的內帑雖然"充盈",但卻大多數都是來自于查抄蜀王府,韓王府,楚王府以及淮揚鹽商而來。

  除此之外,便是自萬歷皇帝"繼承"而來,偏偏這些銀兩都是萬歷年間,由宮中派遣的"稅監"于全國各地搜刮而來。

  早在朱由校登基之前,這"稅監"便是被明光宗朱常洛下令廢止,如若單憑皇莊的那點產出,怕是終朱由校一生,也難以使得內帑"充盈"。

  沉默良久,朱由校微皺著眉頭,看向下手面露苦色的老臣說道:"除開內帑之外,可還有其余良策?"

  內帑是肯定要開的,邊鎮士卒拖欠的軍餉一定要補齊,否則一旦生出亂子,便會呈現星火燎原之勢。

  畢竟現如今已是天啟六年,小冰河時期已是正式的登上了歷史舞臺,如若沒有意外,在未來幾年,陜西所遭受的天災會越來越嚴重,百姓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過。

  若是軍隊也出現了嘩變,恐怕大明又要再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說不準就會冒出新的"大汗"亦或者"土王"。

  畢竟,女真老酋努爾哈赤尚未騎兵之前,也是大明的"忠臣良將",遼東土司;若是明廷內部亂起來,難保西南那些土司們不會伺機而動。

  "不若由吏部和督察院選派能臣干吏趕赴陜北邊鎮,核查兵冊。"

  許是覺得一直要皇帝的"私房錢"也不是長久之計,老臣周嘉謨稍顯沉默后,便是硬著頭皮,有些猶豫的說道。

  放眼大明,除遼東鎮之外,便數陜北三鎮陳兵最重,形勢也最為復雜。

  早在朱由校剛剛登基的時候,便是下令肅清軍戶,重振邊軍,除去遼東之外,諸如大同,宣府,薊鎮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甚至就連四川,云南,貴州等地的軍戶都是得到了整頓,唯獨陜北進展不利。

  其重要原因便是遼東戰事未定,固原,延綏,甘肅三鎮承擔著隨時為遼東前線戰場輸送"兵源"的重任,故而朝廷對此地也是忌憚的很,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大規模的整頓。

  如今女真老酋努爾哈赤已然亡故,女真八旗又是在科爾沁草原受到了重創,昔年如日中天的建州女真已是茍延殘喘,隨時有可能傾覆。

  自然而然,陜北三鎮便也顯得沒有那般"棘手",若是趁著這個當口順勢整頓,也未嘗不是一次機會。

  雖然會擔著些許風險,但總比"坐以待斃"來的強。

  聽得此話,次輔朱國楨的臉上露出了驚疑之色,下意識的就想出聲阻撓,瞧首輔這架勢,分明是打算將陜北三鎮一塊"收拾"了,但見得朱由校臉上露出了心動之色,又是默默的抿了抿嘴唇,將喉嚨處的話語重新咽了回去。

  天子威勢已成,又是這等軍國大事,還是尤其乾綱獨斷吧,免得遭受無妄之災。

  "準了。"

  "多派些人手,務必將軍中毒瘤全部鏟除。"

  "朕會傳旨秦王府,肅王府,慶王府,讓他們便宜行事。"

  "至于陜西巡撫孫傳庭所奏,一并準了,同時給予孫傳庭和三邊總督崔景榮先斬后奏之權,若是延綏那邊真的亂了,便讓他二人自行決斷。"

  "自內帑中撥發白銀兩百萬兩,將歷年的欠餉全部補齊。"

  沖著下首的周嘉謨點了點頭,朱由校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他可不想"重蹈覆轍",坐視陜北民亂乃至兵變接連發生。

  聽到最后,暖閣中的眾臣紛紛躬身行禮,口稱天子圣明,唯有默不作聲的司禮監秉筆臉上露出了一抹肉疼,有些心疼的看向了身旁的天子。

  自太祖于南京建國稱帝以來,恐怕沒有哪位先帝曾像身旁這位天子一般,源源不斷的于內帑中撥發白銀,穩定朝局吧。

  兩相對比之下,這些身負皇恩的袞袞諸公們倒是顯得有些"尸位素餐"了。

  興許是覺得繼續待在此地著實有些壓抑,見得朱由校好像沒有什么要吩咐了,內閣首輔周嘉謨便是主動告罪一聲,而后領著身后的眾臣討一般的離開了乾清宮暖閣。

  俗話說,食君祿,當為君分憂,他們這些人哪一個不是一襲紅袍,位列三公九卿,但卻數次讓朱由校給他們"解決問題",實在是顏面無存。

  ...

  ...

  "陛下..."

  不知過了多久,已是親自送首輔出宮的司禮監秉筆已是去而復返,正彎著腰,輕輕的喚著閉目養神的年輕天子。

  聞言,朱由校有些疲憊的睜開了雙眼,隨口道:"大伴回來了。"

  "回來了,奴婢親自給閣老和諸位大臣們送出宮的。"

  一語作罷,見得朱由校只是隨意的點了點頭,王安的臉上不由得涌現了一抹難色,遲疑了數次,方才為難的說道:"皇爺,這年節已是過了,禮部那邊也早已定下了日子。"

  "依著規矩,信王爺大婚和就藩所需要的金銀、田產已是需要準備起來了..."

  本想著趁著年節這喜慶的日子,又是恰逢女真老酋亡故,為信王爺操持大婚的事宜,令得喜上加喜。

  卻沒想到碰上陜北邊鎮拖欠軍餉這等子糟心事,國庫已然空庫,那信王大婚和就藩的花費定然又要從內帑出了。

  聽得此話,朱由校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他倒是將此事給忘了,雖然心中對于朱由檢的去向有新的打算,不打算放他出京就藩,但大婚卻是耽擱不得。

  "從朕的內帑出吧,一切按照規矩走。"

  沉默了半晌,朱由校緩緩點了點頭,簡單的吩咐了一句,便是拿起手邊早已堆成小山的奏本再度瞧了起來。

  處處都是錢吶。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