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995章 靖北伯
  隨著朱由校一語定下基調,偌大的皇極殿再度陷入了沉寂,內閣首輔周嘉謨,司禮監秉筆王安,皆是不敢打擾,只是默默的等候著上首依舊在沉思的天子。

  朱由校雖然定下了平定女真的基調,甚至大筆一揮,便是五百萬兩白銀,但何時興兵,還是遲遲未決。

  時至如今,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知曉女真覆滅在所難免,何況這些沉淪官海數十年的老臣,人人皆想著能在此役中分潤些許功勞。

  雖然建州女真不過是崛起于深山老林之中的一個部落,但努爾哈赤畢竟建國稱汗,此役勉強也能稱得上是"滅國之戰"。

  如此滔天之功擺在面前,誰不想插上一腳,日后史官記載這段歷史的時候,便是不可避免的會提到他們的名字。

  尤其是家中有子侄在軍中任職的臣工更是目光如炬,呼吸急促,似一軍主將這等緊要的位置他們自是不敢做奢望,但只要將子侄安插到一線軍中,何愁沒有軍功?

  這也是這些袞袞諸公們如此迫不及待的出現在皇極殿的原因所在,誰也不想與滔天之功擦肩而過。

  一直盯著天子臉色的內閣首輔此時也是心中惴惴,天子不喜"黨爭"乃是不爭的事實,若是他們"得寸進尺",是否會引來天子不喜?

  "陛下,不若由遼東經略自行決定?"

  依著此前的規矩,大軍出征之前,行軍主帥以及隨軍將領便是會早早定下,無論日后發生了何等變故,都不會隨意替換。

  聞聽此話,朱由校方才知曉這些老臣心中所想,不由得拍了拍面前的桌案:"行軍打仗,那是熊廷弼的事,諸位臣工還是不要操心了。"清冷的聲音中,已是夾帶著一絲不耐。

  似安插心腹"鍍金"這等事,在后世等層出不窮,遑論現如今的大明,朱由校只是沒有料到,一切還懸而未決,就已經有人打上鍍金的主意了。

  內閣首輔周嘉謨聞言面露失望之色,知曉天子心中不喜,但也只得無奈的說道:"還請天子乾綱獨斷。"

  他已是上了年紀,平素的時候處理起國事的時候已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所以遲遲不肯"乞骸骨",便是想著能夠在任內見證朝廷平定女真,收復遼東這一大事。

  現如今見到"滔天之功"近在咫尺,即便沉穩如他,也是不免有些呼吸急促,心神不定,更何況他是內閣首輔,私底下不知有多少人曾找過他,希翼能幫自家子侄在遼東軍中安排一官半職,分潤些許軍功。

  畢竟相比起"老好人"周嘉謨而言,遼東經略熊廷弼與他們這些朝臣的關系可算不上融洽,萬歷時期沒少被彈劾,全靠著天子力挺,方才坐穩了遼東經略的位置。

  "事關重大,且先擱置,而后再議。"

  沉吟了半晌,御座上的朱由校緩緩點了點頭,涉及"滅國之戰",在沒有與熊廷弼和孫承宗等心腹通過氣的時候,他不會輕易發表意見。

  他剛才遲遲沉默不語,實則在思考另一件事。

  "薊鎮總兵盧象升功勛卓著,曾先后數次挫敗女真人的陰謀,并陣斬女真三貝勒莽古爾泰及老酋嫡孫碩托。"

  "此役更是在察汗浩特城下大破女真,并陣斬女真大貝勒代善。"

  "各位臣工覺得,盧象升該如何封賞?"

  伴隨著天子清冷的聲音,皇極殿中重臣的面容再度為之一變,聽天子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好似是準備對盧象升大肆封賞了。

  那盧象升于天啟二年才剛剛進士及第,于兵部歷練了一年之后便是被天子力排眾議,擢升為薊鎮總兵,成為大明自開國以來,最為年輕的"九邊"總兵。

  盧象升雖然不似宣大總督楊肇基軍伍出身,乃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出身,但其實在是過于年輕。

  若是想要繼續封賞,除了將其召回京師任職之外,便只剩下了空懸許久的薊鎮總督一職。

  但盧象升今年不過二十六歲,又從未展現過除了領兵打仗之外的任何本事,如何能將薊鎮總督一職交付于他?

  可若是將其召回京師任職,未免有些太過于浪費其領兵的才能,有些"暴斂天物",天子定然不會應允。

  一時間,皇極殿中的重臣皆是面面相覷,默不作聲。

  見到堂下重臣似乎無計可施,朱由校知曉這些位朝臣也是有些左右為難,畢竟盧象升立下的功勞太大,絕不可等閑視之,但其年齡又是一個巨大的"掣肘"。

  又是沉吟了少許,御座上的朱由校微微一笑,主動開口:"既然諸位臣工左右為難,不若效仿遼東經略.."

  此話一出,才剛剛"沉寂"不久的皇極殿再度喧囂了起來,不少臣子皆是竊竊私語起來,不懂天子此言何意。

  遼東的熊蠻子有什么可效仿的?學他不通人情世故,自視甚高嗎?

  聽到身后傳來的嘈雜聲,兵部尚書孫承宗也是微微瞇起了眼睛,思索起天子的用意所在,"熊廷弼..熊廷弼.."

  于口中低喃了幾聲過后,孫承宗突然腦海中靈光一現,猛地瞪大了雙眼,臉上露出了一抹羨色。

  這個盧象升,倒是好大的氣運。

  站在隊伍前列的周嘉謨也是迅速領會到了朱由校的"言外之意",不由得有些艱難的咽了一口唾沫,臉上同樣有著一抹羨色。

  "薊鎮總兵盧象升于關外草原大破女真和科爾沁部聯軍,揚我大明國威。"

  "將士們英勇殺敵,朕這個天子自然也不能吝嗇。"

  "傳朕旨意,薊鎮總兵盧象升官職不變,敕封靖北伯,望其日后再立功勛,為我大明肅清邊患。"

  正當心思各異的眾臣竊竊私語的時候,朱由校不容置疑的聲音于殿中幽幽響起,驚得不少人愣在原地,瞳孔微張。

  靖北伯?

  這個盧象升當真是簡在帝心,令人羨慕。

  沒有理會目瞪口呆的眾臣,朱由校緩緩于御座上起身,負手行至角落處的窗欞,望著空中緩緩飄下的雪花,一陣失神。

  女真老酋已是亡故,其一手締造的大金,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