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926章 查案
  九月初一,陽。

  清晨的薄霧尚未完全散去,緊閉的濟南城門便是由內而外緩緩推開,隨后還不待一些剛剛從睡夢中醒來的災民有所反應,便見到自城中涌出了百十名身穿甲胄的官兵肅立在官道兩旁,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我的乖乖,這是要鬧哪般?"

  有剛剛醒來的災民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一臉不可置信的問道,這架勢可是有些大了,難道官府打算對他們這些人下手了?

  肅殺的氣氛又是持續了約莫兩柱香的功夫,又見得身穿各色官服的文武官員簇擁著山東巡撫趙彥和一襲親王袍服的德王朱常潔自城中而出。

  "趙彥?德王?呵.."

  城外的小路上,有少許漢子聚集在一起,冷冷的打量著城門處的一行人,言語中滿是不屑。

  那些該死的孔家人也是的,圣人給的底氣呢,為何那么容易便是向錦衣衛低頭,平白給了濟南府無數糧食。

  若是趙彥沒有這些糧食,他們圣教又能吸納不少信徒,說不定還能找機會讓濟南府亂上一亂。

  "走吧,回去向教主傳令吧,估摸著是那錦衣衛指揮使趙吏回來了。"

  人群中,有一名漢子拉了拉滿臉不忿之色的"兄弟",準備朝著教主于宏志藏身的村莊而去。

  他們奉于宏志的命令在此地窺探濟南府虛實已是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基本已經能夠確定趙彥并未在故弄玄虛,而是真的從曲阜孔家手里獲得了數量不在少數的糧食,足以暫時幫助濟南府的災民度過這次蝗災。

  而他們也是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城中的官兵好似也是有所發現一般,近些天不時有官兵于城外巡視,并且看到行色可疑的人還會上前盤問。

  多虧他們這些兄弟都是實實在在的"難民",方才沒有在官兵的盤問中露出馬腳,不過饒是如此,他們也是提心吊膽。

  現如今瞧濟南城外的架勢,分明是傳說中的錦衣衛從曲阜回來了,故而趙彥和德王方才親自出迎那位代天巡狩的錦衣衛首領。

  聽說錦衣衛的看家本事便是緝捕查案,比城中那些碌碌無為的差役不知強上多少,若是他們繼續在此地耽擱下去,難保會露出蛛絲馬跡。

  畢竟他們雖然能夠糊弄過那些官兵,但可不一定能逃過那些錦衣衛的火眼,一想到被識破身份的下場,眾人均是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畢竟,他們可不像那些最普通的信徒一樣無知,他們心中十分清楚他們在幫誰做誰,做的又是什么勾當。

  大明自立國之日的那一天,便是規定白蓮教為邪教,上至教主,下至普通教眾一旦被抓到都難逃一死。

  留在濟南府外與這些官兵打交道,無異于在刀尖上跳舞,著實有些危險了。

  "走!"

  又是觀瞧了片刻,那名神色最為癲狂的漢子方才不甘的冷哼了一聲,吐出了嘴中的樹皮,很快便消失在道路深處。

  但是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就在他們剛剛離去不久,便有一群身材魁梧的漢子出現在他們剛剛聚集的地方,而后觀瞧了片刻,便是朝著他們消失的方向而去。

  ...

  ...

  城門處的趙彥見到遠處傳來的信號,也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朝著旁邊的德王做了個手勢,便在城門外百姓有些愕然的眼神中轉身朝著城池而去。

  "趙大人,這一招瞞天過海,實在是高明,本王佩服的緊。"

  已然有些年紀的德王朱常潔一邊與山東巡撫趙彥并肩而行,一邊打個哈欠,心悅誠服的說道。

  他們今日鬧出這般大的陣仗,自然不是一些百姓想象中為了迎接錦衣衛指揮使趙吏而來,而是另有所圖。

  趙吏雖是錦衣衛指揮使,但趙彥可是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他更是世襲罔替的宗室親王,以他們二人的身份,除非天子親至,否則即便再加上個司里監秉筆太監王安,也不可能驚動他們二人親自出迎。

  這一切,都是趙彥設下的計。

  早在昨天晌午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趙吏便是領著些許心腹,早于押運糧草的登萊軍士先行回到了濟南城。

  只不過因為趙吏行事低調,一行人又是輕車簡從,就像是再平常不過的客商一樣,故而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因為不確定那所謂的"白蓮教主"究竟藏身何處,故而趙彥方才和德王一同策劃了剛剛的那場好戲。

  白蓮教眾多以普通的百姓為主,以這些百姓的見識瞧到剛剛他們鬧出的架勢,自是會下意識的認為是為了迎接錦衣衛指揮使趙吏。

  錦衣衛回抵濟南這等大事,自是會被那些白蓮信徒第一時間報予他們的教主知曉,故而只需要提前埋伏好人手,觀瞧誰在清晨大家都準備排隊進城的當口突然轉身離去,便有很大可能發現"白蓮教主"的藏身之處。

  "王爺謬贊了,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還不見得能夠成功。"

  聽得眼前親王的話語,趙彥也是微微一笑,眼神中滿是深邃,他主政山東不過五年有余,但白蓮教卻是始終"不甘寂寞"。

  只希望錦衣衛指揮使趙吏能夠順藤摸瓜,靠著剛剛離去的那些人,順利的找到"白蓮教主"的藏身之所,將這茍延殘喘,死而不僵的邪教徹底抹殺。

  趙彥清楚,這些所謂的"圣教"不過是一些野心家趁著年景不好的時候,憑借著一些江湖把戲,吸納信徒,聚斂錢財,從而滿足當權者的私欲。

  "哎,趙大人自謙了,本王記得徐鴻儒那次,便是趙大人率先發現了端倪所在,及時向朝廷預警,方才令朝廷有所準備,進而避免了一場人禍。"

  "相信這一次也不會錯的。"

  沖著一臉凝重的山東巡撫擺了擺手,德王朱常潔背負著雙手,打著哈欠朝著自己的王府而去。

  此次濟南蝗災,他德王府從中出力頗多,他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向天子稟明此事,也求一個"自由行走"的特權。

  他也好想像兗州的魯王一樣,能夠到濟南府之外的地方去瞧一瞧。

  至于那白蓮教主藏身何處,他一點也不關心,那是錦衣衛該頭疼的事,畢竟查案和抄家可是這些人看家的本領...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