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813章 宗室限祿法
  皇明祖訓,于洪武二年始纂,初名《祖訓錄》,于洪武六年書成,洪武九年修訂,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并更名為《皇明祖訓》。

  顧名思義,皇明祖訓乃是太祖朱元璋持編撰的明朝典籍,其內容是為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后世子孫的訓戒。

  其中,太祖于皇命祖訓中規定,親王嫡子繼承王位,其余諸子封為郡王,凡郡王子孫,授以官職。

  郡王子授鎮國將軍。

  郡王孫授輔國將軍。

  郡王曾孫授奉國將軍。

  郡王玄孫授鎮國中尉。

  郡王五世孫授輔國中尉。

  郡王六世孫以下,世授奉國中尉。

  國朝自太祖于南京監國稱帝起,傳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國祚,這些世襲罔替的藩王宗親已經成為大明朝廷的嚴重負擔。

  故而早在弘治年間,明孝宗朱祐樘便是出臺過一系列限制宗室的政策,此后嘉靖皇帝,萬歷皇帝也曾先后完善。

  待到朱由校登基為帝之后,也憑借著強而有力的手腕出臺過新的宗藩政策,但是相對于遍布全國的低階宗室而言,還是有些杯水車薪。

  ...

  ...

  "兩位卿家,且先看看這個。"

  一陣風吹過,輕輕吹開了被朱由校擱置在一旁的奏本,露出了其原本的名字,沉默了少許,朱由校將其拿起,遞給了身旁的司禮監秉筆,示意交給孫承宗和畢自嚴傳閱。

  聽到朱由校吩咐,一直沉默不語的司禮監秉筆便是心中一驚,他身為朱由校的心腹近臣,自是知曉那封奏本中的內容,不由得有些心驚肉跳。

  自家皇爺本就因為此前賜死蜀王,斬殺韓王,逼迫楚王自降為郡王等一系列事跡導致在宗室中落了一個"刻薄寡聞"的形象。

  若是讓手中奏本的內容傳遞出去,那勢必會引來天下所有宗室的"反撲"。

  但是朱由校有所吩咐,王安也不敢耽擱,只能在心中幽嘆一聲,小心的接過朱由校遞過來的奏本,并交給了孫承宗和畢自嚴傳閱。

  接過奏本的畢自嚴剛一打眼便是眉頭緊鎖,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他本以為是涉及遼東軍務之類,卻沒想到居然是與宗室有關,不由得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一時之間,暖閣之內的氣氛頗有些詭譎,安靜的能聽到窗外不時飄過的微風。

  案牘之后的朱由校像是察覺不到其中尷尬似的,修長的手指輕輕的敲擊著面前的案牘,面上若有所思。

  奏本乃是江西御史田珍所上,言說宗族繁衍,人口日多,致祿入不敷分配,希翼朝廷根據萬歷四十八年所撥給祿銀二十萬六千為額,供養宗室,此后,除卻親王俸祿不變之外,日后子孫增多,也只是在原額內均支。

  簡單來說,江西御史田珍就是建議朝廷不要再"盲目"供養宗室,以萬歷四十八年所撥給的祿銀為數,交給宗藩自行處理,朝廷不再加以干涉。

  如此之舉,雖然會導致一些落魄宗室的日子愈加不堪,難以為繼,但是卻可有效緩解大明的財政壓力。

  如此"言簡意賅"的建議約莫在百年前就有人在朝堂之上提及,但是很快就消失在宗室藩王以及袞袞諸公的聲討聲中,沒有了下文。

  時隔百年,時光境遷,大明財政愈加困難,這宗室限祿法也就自然而然的再度被人提及,進而呈遞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畢竟宗室子嗣眾多已經成為了一個尾大不掉的難題,自萬歷年間,各地便時常有落魄宗室餓死的消息傳來。

  直至如今,朱由校繼位數年,除卻他的三叔朱常洵曾早年間被敕封為福王,并就藩洛陽之外,他的五叔端王朱常浩,六叔惠王朱常潤,七叔桂王朱常瀛還一直居住在北京城中的"十王府"中,沒有前往封地就藩。

  并且無論是昔日的東林黨,亦或者現在的"帝黨",都對這幾位宗室親王采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沒有人理會他們希翼就藩的請求。

  原因無他,朝廷財政吃緊。

  "陛下,此法固然好,但只怕宗室不穩,天下大震,于陛下的名聲也..."

  不知過了多久,戶部尚書畢自嚴有些沙啞的聲音于乾清宮暖閣中悠悠響起,將正在閉目養神的朱由校喚回到了現實之中。

  "愛卿之見,此法可以推行?"

  沒有理會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后半句話,朱由校目光如炬,聲音中聽不出喜樂。

  迎著朱由校有些殷切的眼神,畢自嚴喉嚨微微聳動,有些艱難的咽了一口唾沫,微微頷首:"可以"。

  聽的此話,案牘之后的天子微微閉上眼睛,又是思慮了片刻,像是下定了決心,扭頭看向身旁臉色有些隱晦不定的司禮監秉筆吩咐道:"給端王叔,惠王叔,桂王叔去個信,提前通個氣。"

  "讓他們為天下宗室做個表率吧。"

  一句作罷,暖閣中便是響起了倒抽涼氣的聲音,天子這招禍水東引玩的可是有些"殺人誅心"。

  那三位王爺一直在京中居住,自是一門心思的想要出京就藩,對于天子的這番"要求"定會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

  但是天下宗室那么多,不乏周王府,代王府,晉王府等自明初便傳承下來的老牌王府,他們這些宗藩傳承許久,子嗣冗雜,這宗室限祿法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現如今天子禍水東引,成功的將矛盾從朝廷身上轉移到了那三位迫切希翼就藩的藩王身上,無形之中便是為朝廷減免了壓力。

  聽得此話,一直面露憂心之色司禮監秉筆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喜色,雖然礙于暖閣中尚有"外人"在此,無法高聲附和,但那不斷起伏的胸口卻是證明了這位老太監的內心恐怕不算平靜。

  "奴婢遵旨。"

  深吸了一口氣,王安斂去了臉上的笑容,沖著身旁的天子躬身應是,心底琢磨著一會究竟是"東廠"出人,還是讓"錦衣衛"出人去通知那幾位在京中猶如透明人的王爺。

  處理完這件事后,案牘之后的天子像是昨晚沒有睡好一般,打了個哈欠,沖著下首的兩位心腹揮了揮手,便是轉身朝著深處的寢殿走去。

  他一大清早,就被孫承宗和畢自嚴二人吵醒,此時該回去睡個回籠覺了,昨夜他和阿巴亥可是折騰到了深夜方才遲遲睡去。

  見到朱由校起身,畢自嚴和孫承宗二人也是連忙起身,沖著朱由校的背影躬身行禮,下意識的對視了一眼,臉上皆是浮現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自家的天子,當真是勝券在握,無論是千里之外的遼東亦或者朝堂之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