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344章 漕運改制
  運河一向是我國古代歷史上非常具有商業意義的工程,利用運河的河道來進行糧食運輸就是漕運。其實早在秦朝漕運就已經誕生了。

  自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秦朝起,一直到北宋的帝都和國家中心都處于中原地帶。而且在南方的一些地區并不是當時的統治能夠達到的,于是征糧通常都是在中原的河南兩湖地區比較多

  但是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后,征糧地區則從中原地帶轉向了向南方比如兩湖兩廣這樣的地區轉移。

  為了維持漕運的持續,漕運征稅嚴格。除了重災區或者缺船運輸時才可以適當酌情減免,其他情況均不能減免。所以造成了當時的各級漕運官腐敗,他們通過加征漕運稅來進行斂財,有些地區甚至加增五倍之多,讓老百姓苦不堪言。

  并且由于漕運已經在明朝實行了兩百余年的時間,漕運的弊端早已積重難返,整個漕軍幾乎都找不出可戰之兵。

  漕軍中的把總攜帶私貨,克扣糧餉。漕河沿途關卡小吏層層剝削,早已是令得漕兵苦不堪言,常有逃卒。

  "傳令淮安府,升右斂都御史李養正為漕運總督,整飭漕運。"

  "具體事由讓他盡快拿一個章程出來,然后報予朝廷知曉。"

  朱由校微瞇著眼,朝著一旁小心侍奉的王安說道。

  聞聽此話,王安并未像往常一樣立刻領命,反而是臉上有著一抹憂慮之色,數次欲言又止。

  這漕運可不僅僅只牽扯到名冊上的十余萬漕兵,更是涉及到了漕河兩岸的近百萬百姓的生計,豈可說動就動。

  更別提漕運中的那些位把總,聽上去覺得品秩不高,但是這些人皆是數代傳承,根深蒂固,哪個把總手下掌管的漕兵沒有上萬人,如何能輕易令得他們將嘴中的利益吐出來。

  要知道,這些把總夾帶私貨早已是既定的事實,就連朝廷也已經默認了。為的就是幫助漕軍增加一些營收。

  眼下這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哪個不借著漕船“免稅、先行”的優勢,捎帶些東西。更別提一向斂財無度的勛貴與宗室藩王們。

  這朝廷的漕船,早已變成了這些人幫助自己謀利的工具,典型的公器私用。

  并且漕運分布幾千里,誰也不知曉那些巧立名目,層層剝削的小吏們背后有沒有當地官府的身影。

  朱由校這一句話雖然說得簡單,但是已然觸碰到了眼下大明絕大部分人的利益。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天子的這一刀若是斬下去,將要得罪多少人?

  "皇上,三思啊.."

  一向以朱由校的意志為最高指令的王安終于還是開口了,他真的害怕此令一出,會讓眼下本就"勢單力薄"的朱由校處境更為艱難。

  更何況,朱由校還準備將山東曲阜的孔家一并收拾了。

  天子的步伐,這次邁得實在是有些大了點。

  "大伴,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沉默了半晌,朱由校輕輕開口,但是聲音確實頗為平靜。

  "皇上,事關重大,當緩緩圖之啊.."

  聽聞朱由校征詢他的意見,王安臉色便是一苦,他一介閹人如何敢在這等事上胡言亂語,他只是單純的覺得朱由校的方法有些太過于粗糙了。

  即便是升李養正為漕運總督又當如何?難道有了這個名頭,就能令漕軍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把總們乖乖的將手中的利益讓出來?

  昔日靈璧侯湯世隆以及東林大佬李三才曾先后就任漕運總督十余年,誰也不知曉那些漕軍中的把總們有多少人曾受過他們的恩惠。

  眼下當代靈璧侯湯國祚已經被天子除爵,身死族滅。李三才也因為謀劃白蓮教起義,而被迫自縊。

  種種原因所在,試問那些把總如何愿意向朝廷低頭。

  最起碼,陰奉陽違總是逃不掉的。

  "呵,大伴難道忘了魯欽了嗎?"

  見到王安臉上那毫不掩飾的憂慮,朱由校突然輕笑一聲,聲音中有著前所未有的輕松。

  此話一出,王安身體便是一震,有些不可思議的抬頭看去,眼眸中寫滿了驚懼。

  昔日靈璧侯湯國祚犯上作亂,身死族滅以后,天子并未即刻召回魯欽,反而是依舊令他率領京營坐鎮南京。

  當時的王安還曾有過一絲疑問。

  畢竟在他心中,魯欽率領重兵坐鎮南京就是為了防止南京大營不穩,防止一些心懷不軌的勛臣們犯上作亂。

  眼下南京兵權已然全數歸屬朝廷,南京六部尚書也全都是皇上的人。按理來說,南直隸應當生不出些什么亂子來了,那魯欽也該率領京營回京了。

  但是天子卻是遲遲沒有召回他,依舊令他駐兵南京。

  現在看來,天子竟然下了這樣大的一盤棋,難怪遲遲不肯召回魯欽,竟是早就盯上了漕運。

  "令魯欽向南直隸各府分兵,以肅清漕運不靖。"

  "再傳令南京錦衣衛,令趙吏給朕配合李養正,一并整飭漕運。"

  朱由校將聲音微微提高了一個八度,有些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個大明是他的大明,是天下百姓的大明,他絕不允許大明這座巨艦在歷史的長河中沒落。

  亂世當用重典,漕運積弊已久,早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須當以雷霆手段盡快處置。

  若是依照王安所說,一切緩緩圖之的話,恐怕反而不美。

  "奴婢遵旨。"

  短暫的震驚過后,王安快速的緩過神來,朝著朱由校微微躬身,迅速的應承了下來。

  既然天子已經做出了決斷,那么他需要做的便是一絲不茍的執行朱由校的命令。

  他就不信那些只會欺上瞞下,夾帶私貨,克扣糧餉的把總們還敢造反不成?

  即便是這些人真的反了,王安相信朱由校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們鎮壓。

  昔日永寧土司奢崇明殺官造反,攻城掠地,更是一度殺至成都城下,但是不也輕易的就被天子鎮壓了嗎。

  還有去年的山東兗州白蓮教起義,不也是落了個虎頭蛇尾的下場嗎。

  更何況,就連肆虐遼東多年的女真建奴對上天子也是節節敗退,損失慘重。

  想到此處,王安不由得輕輕地搖了搖頭,神色有些輕松。

  不知不覺間,天子竟然已經做了這么多的大事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