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299章 議政
  進了臘月,喧囂了數月的北京城,終于是徹底安靜了下來。

  距離南直隸的那場血夜,已經過去了半月有余。

  那一夜,除了靈璧侯府幾乎被夷為平地之外,南京城中還有將近一半的勛貴們被錦衣衛上門拜訪。

  說來諷刺,自從那一夜過后,整個南直隸的商人們就好似改頭換面一般,徹底換了心性。

  聽聞南京守備太監魏公公還未曾出面,那些整日宴請他的鹽商們便排成了隊,主動上繳麾下鹽場,沒有絲毫怨言。

  ...

  ...

  乾清宮暖閣內,朱由校低頭沉思,畢自嚴和孫承宗皆是面露肅然,靜靜地等待著,不敢打擾。

  窗外的風聲,愈發的大了。

  "開春之后,遼東還是打不起來嗎?"

  朱由校的聲音有些復雜,臉上也有著些許氣餒之色。

  原以為平定了南直隸的勛臣們,收繳了那些鹽商們私自開采的鹽場之后,朝中的大臣們就會支持自己。但是令朱由校有些沒想到的是,縱然國庫之中進賬了不少銀子,但是朝中大臣們依舊不贊同自己在遼東掀起大戰。

  這其中,尤以兵部尚書孫承宗最為堅定。

  "陛下明鑒,前段時間的那場戰役雖然斬殺了八千余名韃子,近乎于全殲了建奴的正藍旗以及正白旗,但是我遼東軍士同樣死傷慘重。"

  "如今當務之急乃是休養生息,令熊廷弼再度募兵,緩緩圖之,方為上策。"

  孫承宗的臉上有著一抹急切,他希望能令天子放棄來年開春,再度興兵的想法。

  眼下遼東好不容易有了一份起色,若是急功近利,便會給了建奴可乘之機,將好不容易打回來的大好局面,拱手相送。

  建奴下馬為民,上馬為兵。熊廷弼收復撫順的時候,固然給予了女真建奴重創,但仍達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畢竟建奴青壯只要稍加訓練,便可編排成軍。在這點上,明軍遠遠無法與建奴相比...

  "老師說的是,朕只是有些不甘心吶..."

  輕嘆了一聲,朱由校徹底放棄了腦海中那不切實際的想法。

  自家人知自家事,如今遼東麾下的騎兵滿打滿算也不到八千之數,搞搞突襲或許可以,但是靠著這點騎兵去跟建奴幾萬騎兵硬碰硬,無異于天方夜譚。

  "陛下不必氣餒,如今互市雖然被切斷,但是我朝廷依舊換得良馬三千匹,再加上陜北各地正在清賬田畝,相信用不了多久,孫巡撫便會為大人練出一支精銳騎兵。"

  見得朱由校的心情有些低落,畢自嚴連忙出聲,安慰了一句。

  明朝起初并不缺馬,相反明朝的馬征制度在歷朝歷代中是最為周全的。只是因為后期土地兼并嚴重,馬政執行不到位,這才造成了一種明朝末期,缺少戰馬的假象。

  不說別處,前些時日被天子下令處死的韓王所在封地平涼府便是明廷重要的產馬地,只不過原本屬于朝廷的養馬地在歷代韓王的"操作下"逐漸變為韓王府麾下的耕地,導致供應朝廷的馬匹數量逐年下降。

  《明經世文編》中提及,在弘治十五年,陜西馬場的土地由原來的133777頃已縮減至66880頃,減少的面積都被無故侵占了。

  這還是一百年前朝廷統計的數據,現在陜西的情況恐怕更加嚴峻。

  "希望如此吧。"

  雖然知道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但是朱由校還是不免有些意興闌珊。

  "陛下,雖然現在國庫稍顯充盈,但仍不宜鋪張浪費,可傳至遼東經略熊廷弼,令其酌情募兵就是了。"

  見到皇帝似乎打消了開春興兵的念頭,畢自嚴索性乘勝追擊,希望能夠勸說朱由校,盡量減少一下遼東的軍費。

  畢竟前些日子的那一仗,著實給畢自嚴打怕了。

  畢自嚴此話一出,頓時引來朱由校的一聲厲喝。

  "不可,此事沒得商量。"

  "畢卿,何事朕都能依你,但募兵一事萬萬不可將就。"

  朱由校的臉上有著一抹急促,聲音中也充斥著一股堅決。

  見此情形,畢自嚴不由得苦笑了一聲,不由得無奈的搖搖頭。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遼東乃重中之重,卿等不可忽視。"

  雖然現在明朝在遼東的局勢一片大好,但是朱由校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畢竟建奴就像那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只要一日沒有犁庭掃穴,朱由校就一日不敢放松。

  "孫傳庭在陜北如何了?慶王,肅王他們也回到封地了吧。"

  決斷完遼東軍務,朱由校又轉頭關心起陜北的事情。

  如今已經進了臘月,眼看著就要來到天啟三年。

  歷史上那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以及洪澇、旱災、地震、蝗災就將要逐漸登上歷史舞臺了。

  "皇上放心,有著秦王府背書,孫大人已經在西安府站穩了腳跟,也在當地誅殺了些許在固原城謀取利益的宗室,極大的震懾了人心。"

  孫承宗聲如洪鐘的說道,顯然是對這名與他同姓的年輕人極為滿意。

  聽到孫傳庭已然在西安立足,朱由校沒有絲毫意外。

  歷史上的孫傳庭僅僅靠著幾萬兩銀子,就在遍地災民的情況下,拉出了一支聲勢浩蕩的"秦軍",如今有了自己的鼎力支持,定然是更加如魚得水。

  "皇爺,通政司日前來報,慶王及肅王也均回到了封地..."

  孫承宗話音剛落,王安的聲音便恰到適宜的響起。

  "聽聞兩位王爺是輕車簡從,星夜兼程趕回了封地,回府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召見了當地知府,令其推廣農政..."

  聽到此處,朱由校的臉上雖然沒有任何表情,但是卻微微頷首,似乎是對二人的態度比較滿意。

  昔日二王覲見的情形還歷歷在目,自己尚未發言,慶王和肅王二人便跪在地上,不住地叩首請罪。

  顯然是被韓王朱亶塉的下場給嚇破了膽...

  當時朱由校派往陜北的巡按御史將固原一事查得清清楚楚,或許是由于路途遙遠的緣故,在固原城中并沒有出現慶藩以及肅藩麾下的宗室作祟。

  因此朱由校僅僅是借著農政的名頭,狠狠訓斥了他們二人一頓,令其回到封地之后大力推廣農政,安撫民生。

  現在看樣子,似乎效果還不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