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206章 白蓮教
  就在朱由校接到山東巡撫趙彥奏報的當天下午,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便親自率領著一隊錦衣衛出了京城,向著山東省兗州府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紫禁城也下達了一道新的旨意。詔令登萊巡撫袁可立整頓軍備,提高警戒。

  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詔令,降濟寧府為濟寧州,兗州升為兗州府。自此,山東下轄濟南、東昌、兗州、青州、萊州、登州等六個府。

  其中,濟南府,東昌府,兗州府被并稱為"西三府",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并稱為"東三府"。

  在年前的時候,經由袁可立提議,朱由校恩準,朝廷下令,將登州府與萊州府獨立出來,單獨設立巡撫節制。

  朱由校傳旨袁可立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倘若山東境內真有變故發生,袁可立便可第一時間前往支援鎮壓。

  由袁可立建設的登萊鎮,可不僅僅只有水師駐扎,更有訓練有素的精兵。

  前段時間,袁可立還向朱由校上了折子,匯報了如今登萊鎮的情況,水師戰船雖然還在打造當中,但是青壯兵勇早已募集完畢。

  如今登萊鎮足有訓練有素的精兵兩萬,并且還在日以繼夜的訓練當中。

  尤其是登萊鎮是朱由校一力扶持的,當初設立的目的便是直指遼東的韃子,因此此處官軍的裝備,糧草供應,軍餉都遠非邊鎮可比。

  倘若山東境內有的所有異動,這支最近的武裝力量,便可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兗州府,將損失降到最低。

  朱由校也沒想到,昔日的一道無心之舉,居然能在現在這般詭異的局勢中,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倒是讓他頗為驚喜。

  ...

  ...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鬼魅般的存在,他貫穿了元明清三個朝代,他從未作為主角登上歷史的舞臺,但是在黑暗的角落當中,卻總是有著他們的身影,這便是白蓮教。

  白蓮教起源何時已經不可考證了,但是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在南宋末年,由一個叫做吳俊巖的人將白蓮教發揚光大。

  白蓮教崇尚無生老母與彌勒佛,宣揚彌勒佛未來會改造世界的傳說,憑借著其獨特的教義,迅速的在民間蔓延開來,擁有眾多信眾。

  不少野心家都打著白蓮教的名義,蠱惑底層百姓,發動叛亂。

  萬歷四十二年,白蓮教首領王森妄圖發動武裝暴動,還是還不能執行,便被明廷知曉,將其扼殺在搖籃里。

  王森被驗明正身后,予以處死。

  但是王森雖死,他身后的白蓮教卻并未消失。

  群龍無首的白蓮教并未就此瓦解,煙消云散。相反還迅速一分為二,各自推舉了一個人成為他們信任的首領。

  一名是王森的兒子叫做王好賢,他并未像他父親一樣,被明廷抓獲。他在明廷的抓捕當中,僥幸逃得性命。

  等到形勢頗為好轉的時候,他便在河北潛藏下來,大力發展教徒,意圖東山再起。

  另一名首領則是王森的徒弟,叫做徐鴻儒,他選擇了在山東潛藏下來,發展周邊信徒。

  徐鴻儒此人神通廣大,在他的大力發展下,白蓮教的實力迅速擴張,遠超昔日王森擔任首領的時候,麾下的信徒遍布山東,山西,河南等省。

  甚至,就連南北直隸都有白蓮教的大批信徒。

  ...

  山東省,兗州府,鄆城縣。

  鄆城縣一處頗為傳奇的地方,此處是水滸故事的發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宋江、晁蓋都是此地人士。

  但是歷史終究是歷史,已經是過去式。

  倘若此時提起鄆城縣,幾乎所有兗州府的百姓們都會想到一個人,徐鴻儒,徐大善人。

  可能有人不知曉兗州府知府的姓名,不知曉鄆城縣當地縣令的姓名,但是即便是幼齡兒童,也一定聽過徐大善人的名頭。

  自從這徐老爺人到了鄆城縣后,幾乎年年施粥,救助鄉里,趕上時節好的時候,更是時不時的發些糧食,在這兵荒馬亂的時節,當真是一個大善人。

  久而久之,這徐老爺的名頭便傳了出去。整個鄆城縣,乃至兗州府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若問起這位徐老爺究竟是做何等營生的,倒是沒有人能夠說得上來,只知道徐老爺來頭極大,在全國各地都有生意,時不時便有外地的商旅前來山東鄆城縣拜訪徐老爺。

  尤其是每到年節的時候,都會有一群穿著富貴,操著不同口音的人帶著禮物一同來到這鄆城縣拜訪徐老爺。

  聲勢極大,極為熱鬧。

  若僅限于如此,這徐老爺也僅僅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富商罷了,倒也不至于人盡皆知,造成徐老爺有這么大名頭的原因,還是因為前幾年發生的一件事情。

  幾年前,鄆城縣有一落魄的農戶走投無路,上門來求徐老爺,請求徐老爺為其做主,將被軍官侵占的土地,給要回來。

  那軍官聽說來頭頗大,在府城里面也有不小的人脈,就連知縣老爺也要給他幾分薄面,不敢妄自決斷。那名農戶也是走投無路,這才想到來徐大善人這里碰碰運氣。

  可是就當所有人以為徐大善人也沒有能力解決此事的時候,令當地所有百姓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徐老爺僅僅是遣人向府城送去了一道書信,幾天之后,便有府城的老爺們親自到了這鄆城縣處理此事,就連知縣大人也被驚動,親自趕去迎接,全程站在那幾位老爺身后,不敢多說一言。

  待到此間事了后,那名據說來頭頗大的軍官也被迅速調離了此地,前往別處。

  經此一事,徐大善人的名頭被徹底打響,人人都知曉徐老爺手段通天,不僅擁有滔天的富貴,在官面上也有不小的背景。

  當時的縣令老爺此后幾乎一有閑暇便前來城外的莊子與徐老爺對弈,釣魚。幾年下來倒是與徐老爺結下了不小的友誼。

  等到縣令老爺的任期結束的時候,那縣令老爺被破格提拔,調往了江南,落下了一個肥差。

  這讓徐老爺的名頭更加響亮,也更加神秘。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