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揚明 > 第197章 小冰河臨近
  十一月的北京城是在一片肅殺的氣氛中度過的,人們一直沉浸在前段時間的宣府戰事中。

  為了防止蒙古人與遼東建奴卷土重來,朱由校下令,再度派遣五萬大軍,由魯欽率領著前往大同鎮守。

  緊張的氣氛一直持續到十二月,籠罩在紫禁城上方的烏云才稍稍淡去,紫禁城才逐漸的恢復了往日的祥和,人們的臉上也重新的浮現出了笑容。

  京師里也逐漸出現了一絲年味,戰爭所帶來的陰影也逐漸消散。

  在前段時間,蒙古方面也傳來了消息,建奴從宣府退往草原后,并未立即返回遼東,反而是重整旗鼓,出其不意的突襲了察哈爾部,甚至一度打到林丹汗的察漢浩特城。

  努爾哈赤率領著他麾下的八旗軍在林丹汗部燒殺搶掠,大肆掠奪了一番后,在科爾沁部的接應下,從容的退回了遼東赫圖阿拉。

  一時間,努爾哈赤威震草原,蒙古大汗林丹汗顏面掃地。同一時間,內喀爾喀部宣布與大金正式結盟,林丹汗的威望遭到進一步打擊。

  而后金也憑借著在草原上的劫掠,成功的獲得了他們過冬所需的牛羊物資,相信這個冬天他們都不必再為食物擔憂。

  相反,林丹汗的察哈爾部實力大減,迫于無奈,林丹汗遣使臣向明廷求援。

  ...

  "撫恤都分發下去了嗎?"

  站在紫禁城西苑的豹房內,朱由校一邊看著眼前的國寶大熊貓,一邊向身后的王安問道。

  "皇爺放心,此事由駱大人親自盯著。"

  王安知道朱由校對于此事的看重,聽到朱由校問詢,便連忙開口說道。

  聽到王安提起駱思恭,朱由校臉色緩和了一點,微微頷首。

  因為宣府的戰事,駱思恭與魏忠賢沒有去成南京。閑來無事,索性駱思恭便親自帶人盯著兵部對于陣亡戰士們的撫恤一事了。

  "命令當地官府好生對待這些陣亡將士們的家屬,責令兵部年年派人走訪。"

  "奴婢知曉了。"

  王安暗暗的將朱由校命令記下,沒有絲毫猶豫。

  "左光斗回來了嗎?"

  前些日子,何宗彥請求他下旨訓斥熊廷弼,追究其責任。朱由校索性便將有過出使遼東經歷的左光斗給派了出去。

  "皇爺,還沒有,不過算算日子,也就這幾天了。"

  見朱由校轉身,王安連忙快走幾步,跟在朱由校的身后。

  "又要過年了。"

  裹了裹身上的衣物,朱由校突然沒來由的說出了這句話。

  "是的皇爺,奴婢總覺著近些年的冬天好像越來越冷了。"

  王安注意到了朱由校的小動作,連忙擔心的說道。

  朱由校自然清楚這是小冰河的時期,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冰河帶來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天災也會越來越多。

  "周邊幾省可有流民?"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話從來不是簡單說說而已,幾乎每年冬天都有流民因為貧窮饑餓而被活活凍死。

  尤其是如今明朝的土地兼并嚴重,幾乎每年都有活不下去的百姓們流離失所。

  "皇爺,照東廠的情報來看,除了山東等地有少許流民,已經得到了妥善安置外,其余幾省倒是未曾發現狀況。"

  "陜西呢?"

  朱由校不會忘了這個在后世受災最嚴重,影響最大的省份。

  "爺,陜西各府近日并未有折子提到關于流民一事,想必今年陜西的收成還不錯,百姓們能過個安穩日子。"

  王安雖然不知道朱由校為何如此重視陜西,但依舊事無巨細的講給了朱由校聽。

  "朕記得,前些日子不是說陜西推行農政一事并不順利嗎,朕還為此特地下旨給了秦王,肅王,慶王等人,如今推行的如何了。"

  朱由校回過了頭,看向身旁的朱由校。

  陜西乃是重中之重,絕對不容有失,明朝就是在與這些農民軍的纏斗中,漸漸地失去了最后一點元氣,從而才被關外的建奴給奪了天下。

  "陛下,朝廷前些日子倒是派了人前往陜西督促農政,但是路途遙遠,迄今為止尚未有信傳來,相信有了皇爺您的旨意,幾位王爺定然也會奉旨執行。"

  有著蜀王府的前車之鑒,朱由校相信陜西的那幾位王爺不會腦子犯熱,在這個時候還敢與他正面對抗,抵觸他的農政。

  "給朕傳旨山東巡撫,令其妥善安置流民。若有異變,即刻來報。"

  朱由校揉了揉自己有些發酸的太陽穴,略微疲憊的向王安說道。

  歷朝歷代以來,幾乎每年都有老百姓因為活不下去而揭竿起義,只是這些人的動靜比較小,沒有在歷史的浪潮中掀起水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行動。

  "皇爺放心。"

  王安有些心疼的看向朱由校,明明這些都應該是內閣的事情,朱由校卻依然要操心。

  "再發內帑白銀五十萬兩,讓駱思恭親自押著前往山東。"

  想了片刻后,朱由校還是有些不放心山東。

  畢竟如今的大明朝廷早已腐朽,地方官員們層層瞞報,雖然對中央言說流民并不嚴重,可實際上不一定到了何種程度。

  畢竟此時才剛剛十二月,天氣并未徹底轉涼,山東已經出現了流民,倘若要是處置不當,不知道會釀成何等后果。

  "再傳旨京營秦良玉,令京營繼續募兵吧。"

  此次宣府血戰,折損了不少兵丁,需要補充新的血液。

  不過讓朱由校頗為欣慰的便是,通過這場戰爭,他直觀的看到了如今京營所具備的戰斗力,最精銳的這一部分人已經初步具有可以與建奴野戰的能力,這讓他大為欣喜。

  不過朱由校也明白,明軍與建奴鐵騎還具備一定的差距,畢竟建奴真正的精銳并未傾巢而出,選擇了在一旁觀戰。

  而且通過此戰,再度讓朱由校意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當張家口堡的援軍到達的時候,體力充足,戰意高昂的援軍們卻對剩余的建奴們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建奴揚長而去。

  是時候要練出真正的一支騎兵了。

  "傳旨孫傳庭,令其給朕練出一支精銳騎兵。"

  "賜名,關寧鐵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