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賢者與少女 > 第九十節:夕陽、雪與濃湯
    在長時間的外出旅行當中,盡管荒野之中存在的有敵意的人或者生物才是冒險故事往往大書特書的對象,但真正的冒險實際上早在出發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樸素又繁瑣的準備工作無比重要,哪怕僅僅只是兩三日的旅程,物品也必須盡量都攜帶好,以防不測。

    人的所需簡單總結便是“衣食住行”這四樣,出門在外負重有限自然不可追求奢華,但盡管如此,仍舊需要盡力滿足避免自己因為過于艱苦的旅行精疲力盡。

    平原眾多可以大量養殖牲畜的里加爾人愛穿皮鞋,而新月洲人則喜好編織的草鞋。兩者雖然外觀與結構都有很多區分,但卻都有結實耐穿的共通點。

    為了防止腳的皮膚被自己的鞋幫或是鞋帶磨破,而且也有抵御外界各種寒冷潮濕等因素的緣由,鞋靴里頭便還要再穿上布或者針織羊毛做成的襪子,最好再在行李之中帶上一雙備用。

    除此以外,基礎的衣物也必須帶上最少一兩套備用。衣物的要求很簡單,輕便合身,堅固又耐用。里加爾人尤其是東海岸人的首選是各種經過縮絨處理的羊毛布,上衣的內里會襯有亞麻,而下裝則通常只有腰圍一周會封著亞麻加固。

    月之國羊毛產量稀少,因而大部分衣物便是以棉織成的布帛,或是棉麻混紡。

    內里穿著的衣物講究保暖舒適,而在此之上他們還需要一件防水可以抵御風雨的外套。厚實帆布過蠟或是以膠油鞣制達成防水處理的很是常見,就連蘇奧米爾人和帕德羅西帝國人愛用的羊毛斗篷也與外套或緊身褲不同,在編織時會盡量保留羊毛中的油脂,以增強密封防水性能。

    新月洲的人很喜歡用長長的蓑草曬干之后制成雨衣,但這種草只生長在南方溫暖地區。若非四通八達的永川河流域,地處北方的人很難入手這種輕便又廉價的雨具。

    自身的“衣”的部分解決之后,接下來的另一項則是“住”。人的負重有限因而這個部分定然是需要作出最大取舍的——擁有牲畜背負輜重的隊伍可以攜帶由桿子和布料組成的帳篷,但只有帳篷遮蔽的話也是不足的。

    在帳篷內里睡眠的人需要寢具以保暖隔絕濕氣,尤其是鋪在地上的地鋪,往往不光需要有保暖防潮性能還需有一定厚度,以便在人躺上去時能形成一定的緩沖,不至于讓地面上的細小石子與凹凸不平硌得夜里輾轉難眠。

    和人在室內常用的布團地鋪是以棉布填充棉絮制成,雖然舒適但并不適合旅行。一來體積過大,二來容易破損或者受潮變重。

    亨利等人攜帶的地鋪是在蘇奧米爾入手的,以針織羊毛編織成的地鋪厚度和防潮性能還有保暖性都十分不錯,也堅韌耐用。若是天氣實在太冷,還可以在上面再鋪一張羊皮。而和人跟夷人所攜帶的則十分相似,都是一張草編的席子配上獸皮或是布帛墊層。簡單,卻又實用。

    鋪在身下的簡單地鋪佐以斗篷或者外套作為蓋被,再將自己脫下來的衣物卷成團捆扎一下當做枕頭。若是小規模的旅人沒有帳篷遮風避雨,這就會是他們在荒野之中僅有的寢具與住所。

    身上穿的,夜里枕著入睡的解決過后,便是旅“行”之中所需要的各種物品。

    要點火,需要的有一塊燧石和一把火鐮;火絨可以用麻繩解開弄松之后充當,也可以在荒野之中搜集物資;夜里若是要做事的話,光靠不可移動的篝火是不夠的,所以還需要一盞燈籠。

    修補軟裝備需要備用的布匹和小塊的牛皮或者羊皮,之后是縫紉用的針、亞麻或者絲制的線以及配套的蜂蠟。蜂蠟的用處多多,不光可以用來進行防水密封處理,縫紉的時候將針線在蜂蠟上面拉緊過一下,能起到一定的潤滑效果,使得針線更容易穿過物品。

    保養盔甲除銹與武器刀具打磨則需要浮石與油石,再配上用小罐裝的豬油或者其它動物油脂,或是用軟木塞密封的小罐橄欖油,不光可以作為食物,同時也是武器與鎧甲的保養用品。

    最后再加上水具,以及進餐所需的小刀、便攜不易碎的木制餐具,輕質的鍛打旅行小吊鍋或者再加上煎盤組成的炊具。如此解決了“行”的裝備,最后剩下的,就是最為麻煩的“食”的部分了。

    旅行中的食物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大抵是占到了“衣食住行”當中將近一半準備工作的部分。其它裝備如寢具與衣物之類,只要質量可靠,同一份裝備可以長期重復使用。但食物不行。

    食物是消耗品,每日都會有損耗,因此必須根據行進路途的日程來仔細計算要攜帶的口糧。

    而在這一基礎上還得再加上負重的因素,背的東西越多自然內心會越 內心會越有安全感,但是過分沉重的行李會早早使得你累趴,疲勞加上過于沉重的裝備會大大增加失足落入山崖或者水中之類的危險。

    必須帶夠,卻又不能帶太多。這兩點本身就需要讓人好生費上一番糾結,除此之外卻還仍舊有保存的問題。

    一行人出發時是春天,天氣仍舊算是涼爽,但也沒有冬天那么穩定。時寒時暖加上濕氣的緣故,保存的食物會很容易受潮發霉。

    寒冷的北方冬天新鮮食材不需要進行太復雜的處理也能帶出門幾天不會壞,但在其它幾個季節時,攜帶的口糧就必須經過嚴苛的挑選了。

    和人武士的主食是粳米,去殼處理以布袋包裹并放在涂有大漆的密封木箱之中能夠有效防潮。除此之外他們還攜帶了沒有去殼的稻谷,有著外殼保護因而能儲存更長時間。之后使用便攜的小型器械去殼,雖然復雜費事一些。

    除了主糧以外,剩下的食物大多是經過脫水處理的。里加爾人喜歡用鹽,再三抹制吸干水分,干得可以用來砸人的咸肉保存時間漫長,但在食用時卻必須用水煮好幾回,否則便會咸得發苦硬得磕牙。

    熏制的工藝在月之國也是有的,畢竟它與火息息相關,善于用火的人類各地文化自然也都懂得。

    但今夜傍晚提早吃的晚餐,他們所品嘗的卻是更加具有月之國風格的食物。

    被和人武士譽為上等美味的柴魚片,是經過相當漫長時間才能處理好的一種食材,也是月之國濃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魚本身并不是叫做柴魚,而是沿海漁民所捕撈的大型鰹魚。之所以被稱作柴魚,是因為在處理過程之中要反復烘烤暴曬,最終幾乎徹底脫水的魚肉會變得像是木柴一樣干硬,需要用木工的刨刀裁成小片保存。

    這是彌次郎等人攜帶的秘藏食品,因為十分珍貴的緣故,今晚是為了紀念一行人越過了之前的阻礙以及并肩作戰達成了和解,才特地拿了出來。

    當然,另一方面也與他們成功地在湖中捕捉到了一些鱒魚有關。吃了好一陣子的豆干,可以換一換口味,許多人也都是由衷地對今日的晚餐感到期待。

    烤干曬干的柴魚片并不擁有煙熏或是鹽制的獨特風味,基于月之國普遍淡口的飲食,這倒也不出意外。

    和人武士對其趨之若鶩的理由,是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鮮”味。

    大塊的柴魚片被撒入高山湖中取得的澄澈淡水之中,之后以柴火長時間燉煮使得湯水逐漸變色。隨后控制好火候將火調小長時間熬煮,令水分蒸發,湯汁濃縮成味道濃郁的湯底。

    同時旁邊的另一口大鐵鍋也被架起,洗好的白米放入其中,加上淡水,蓋上木蓋,由專人把控火候開始燜飯。

    這兩者在進行的同時,余下的一些柴魚片還被專門負責做飯的足輕用鋒利的小刀像是削火絨碎屑一樣刨成了細絲。

    待到夕陽的下半截已經沉入遠山頂部,整片天空都被赤紅色的火燒云所覆蓋,地面上尚未完全消融的皚皚白雪也都被染上了橘色之時,負責煮湯的武士們加入了調味的配料,攪拌,與一旁的米飯同時開鍋。

    方形的月之國餐具上蓋上了滿滿的一碗熱騰騰的米飯,而圓形的木碗之中則是乘上了香氣四溢的鮮湯。金黃色半透明的濃湯與遠處的湖水同步蕩漾著,升騰起的熱氣在夕陽下形成了光柱。

    而之前將柴魚片刨成了細絲的足輕們取出了一個竹筒裝著的芝麻調料,洗凈雙手之后撒入裝有刨絲的木盆之中,攪拌均勻。

    “蓋在米飯上吃。”似乎對于這一口很是喜歡,彌次郎少有地對著不知道如何享用的亨利他們這些南蠻人開口說著。

    雪白的米飯上面蓋上了芝麻點綴的魚肉刨絲,之后旁邊又有人遞來了有木塞固定的陶瓷瓶子,里頭裝著的是大豆與鹽發酵制成的月之國調料,醬油。

    繞著圈兒淋在米飯之上,再佐以魚片熬制的鮮美濃湯——這仍舊不算結束,負責伙食的人還在旁邊忙活著,泡在木盆之中的豆干復水之后變得具有彈性,佐以從捕到的鱒魚身上割下來的脂肪融出的魚油,簡單煎制的豆腐具有之前煮湯的淡口所無法比擬的香味。

    一口濃湯下肚,再吃上伴著醬油和芝麻魚絲的米飯,咬一口油煎的豆腐。

    遠遠望去一片橘紅色的夕陽、山的輪廓和地面上的積雪還有遠方平靜的湖泊。

    篝火在靜靜地燃燒。

    使人如此希望這樣的日子可以永遠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