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高嶺之花被萬人嫌拉下神壇 > 第10章 第二個視頻(一)
  ·

  相較於欣喜的父親李淵,執掌政務的李世民卻要忙碌得多。八月十六日,李靖已經將作戰的經過整理完畢,報入朝廷。在奏表之中,他極力稱歎尉遲敬德送來的諸多情報,稱其精準細密、切中要害,用處極大;因而請求太子重賞查探消息的諜人,以此激勵有功之臣。

  讀完奏表後,奉命議論軍務的長孫無忌向太子下拜稱賀:“天音所言,果然是字字珠璣,絕無虛假;所謂微言大義,精妙淵深,殿下,這上天所賜下的這萬字天書,正需鑽研再三,體會深義……“

  李世民欣然點頭,卻瞥見燭光下大舅哥眼眸灼灼發亮,儼然激動難耐。他心中微微一動,出聲發問:

  “無忌,你有什麼心得麼?”

  長孫無忌當即拱手行禮:“臣這幾日反複思索天幕玄音,的確有一點粗淺的見解。”

  他探手自袖中取出一卷白麻紙,在幾案上小心鋪開。白麻紙上筆墨縱橫,勾勒的儼然是一副詳密細致的輿圖。而且線條精細轉折如意,竟與天幕上曾經展現的地圖相差無幾。

  李世民上下打量一回,心下不由暗暗驚異。當日他曾令長孫無忌與張公謹摹寫輿圖,但兩人的畫工聊勝於無,塗抹出的圖像隻能算初具形狀。現在怎麼會有這樣精密的手筆?

  “這是……”

  “這是天策府庫直閻立本臨摹的輿圖。”長孫無忌叉手稟告:“臣與張公謹、閻立本等揣摩許久,以管窺天,漸有一孔之見。”

  他側身跪坐,攬袖指點輿圖:“殿下請看。”

  李世民凝神細觀,眼見長孫無忌手指移動,正勾勒出了輿圖中黃河的形狀。而蜿蜒曲折的黃河河道之下,卻標注著隸書的小字:

  三五四,溢;

  五九八,大水;

  六零二,大水;

  …………

  李世民微微蹙眉。在仰觀天幕時他也曾留意這些小字,但思索之後也不得其解:

  “這又是?”

  “殿下。”長孫無忌俯身道:“這十幾日來,臣與張公謹等一起查閱了府中諸多典章,自《水經注疏》、曆代地理誌中尋出了一些似乎有關的記載。”

  他指向第一條“三五四,溢”,背誦前秦苻健傳的記載:“東晉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大雨霖,河、渭溢,歲有兇饑。”

  ——這條小小的隸書,正是書寫於輿圖黃河、渭水之間。

  長孫無忌手指下移,點出河南、河北兩側的“五九八,大水”幾個小字:“隋開皇十八年,河南八州大水,漂沒數郡。”

  不必再說下去了。李世民常與文學館學士議論典籍經綸,對曆史掌故極為熟稔,僅僅一愣之間,已經意識到了關竅:

  “莫非這年份——“

  “是的。”長孫無忌道:“臣已經仔細核對過。前秦皇始四年與隋開皇十八年間相差二百四十四年,正合這‘三五四’與‘五九八’間的差額。正因如此,臣等才大膽揣測,猜想這輿圖上標記的數字,恐怕正對應的是曆年的年份。”

  他停了一停,又低聲說出自己的發現:

  “臣等猜出這數字的用意後,隨即便按對應的年份,一一查檢史籍所載的災異,想不到記錄竟與這輿圖彼此吻合,毫無差錯……不僅如此,臣還依照這數字的規律逐次推算,算出今年對照的正該是‘六二六’。”

  長孫無忌移動手指,指向了河北界內,那裏同樣有一行小字:

  “六二七,旱。”

  太子李世民霍然起身,在殿中來回踱步。

  “說下去!”他斷然道。

  “是。”長孫無忌俯首奉命,繼續解釋:“若臣等愚見不差,則依天幕所示的輿圖,明年春、夏時分,河北、山東將各有一場旱災;至秋季,關中當有一場澇災;至後年春夏,關內又當有旱災,乃至波及關東等地……“

  說到此處,長孫無忌也不覺有些緊張。這災異禍亂來得太多太頻繁,即使以他的定力,一時都頗為心驚。他穩一穩心神,再度開口:

  “此外,天幕輿圖上標記的文字都以不同的顏色點燃,似乎也別有深意。以臣等的愚見,這些靛藍的文字當是水災、澇災,玄黑的文字當是山崩、地動;朱紅則多半是旱災、火害。整整有法,各分門類……”

  長孫無忌講述完自己這十數日來所有的發現,隨後正襟危坐,俯首不語,默默等待主上的決斷。

  而李世民依舊大殿中來回行走,心胸激蕩不平——毫無疑問,這是一份珍貴到無可言喻的消息!一旦把握住了天災禍殃的規律,那麼施政時便是事半功倍,占盡先機,必能開鑿盛世的發端!

  ——李世民驀地停下了腳步,負手佇立於幾案之前。他的衣衫巾帶被夜風吹得飄舞鼓動,麵容卻在燭光起伏下晦暗不明,似乎正在長久思索。

  如此沉吟片刻之後,太子輕聲感歎:

  “天災無常,民生多艱。”

  ——如果長孫無忌所言無誤,那麼自此往後整整四年,水旱蝗澇此起彼伏,大唐竟無一日安寧。如此災異頻生禍亂紛起,民窮國亂天下板蕩,朝廷要麵對的壓力更將無可預料,不能不令人心生懼意。

  長孫無忌立刻下拜,語氣沉著:“多難興邦,殷憂啟聖,此天之所以命殿下也。人強可勝天,神明賜下輿圖,用意正在於此!”

  上蒼為什麼要降下這份標記災異的輿圖?不就是想讓殿下您承擔起這份撫民安邦、以人力勝天的責任麼?

  ——既然如此,又何懼艱難呢?

  太子稍稍點頭,隨後露出了微笑:

  “是啊,我們君臣該歡喜才是。”

  上天畢竟還是待他們不薄,賜予下無限珍貴的情報,為他們預備出了足夠充裕的時間。天意這樣的眷顧愛憐,當然值得大唐的君臣們歡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李世民長聲吟詠,終於下了決斷:“無論天意如何,我們都要盡人力所能為。無忌,你傳令給虞世南、孔穎達等,命他們查閱典籍,抄錄曆朝曆代救災備荒的方略謀劃,整理後送一份上來。

  長孫無忌俯首遵命,起身之時卻稍有遲疑:

  “殿下,這圖……”

  “你再找幾個人去一一詳查,不可疏漏。”李世民眸光閃亮,容色煥發,已經從一張輿圖中聯想到了天音的無限玄秘、百般妙用:“等得空了,孤也要來看一看!”

  ·

  八月二十八日,皇帝第一次頒下禪位詔,表示自己“英華已竭,耄期倦勤”,要傳位於“天縱神武,智韞機深”的皇太子李世民。李世民自然是誠惶誠恐,堅決上表推辭。而李淵再次下詔禪位,要李世民“毋庸過謙”,應以宗社為重,盡早登基。如此一來一往,反複推讓,走起了禪讓的常規流程。

  大概是被天音中說的什麼“一日速通三辭三讓”給破了防,李世民這次紮紮實實做好了準備,將三辭三讓的流程拖了足足三個月有餘,才終於在武德九年除夕登基稱帝,以明年為貞觀元年,大赦天下,鹹與更新。

  新皇登基,該有的加恩賜爵自然一樣不少,秦王府舊臣也一並雞犬升天。但在常規的恩賞之外,新皇帝卻額外頒出了兩道極為奇特的敕旨。

  其一,是令宰相們公推清正廉明的官吏為巡查使者,奉命巡省天下,檢視諸州郡河堤溝渠,及一切官倉義倉的儲備。其二則是選調秦王府舊人,命房玄齡、杜如晦及諸文學館學士輪值入宮,在新設的“研究室”中為皇帝講學。為表重才養賢之至意,又賞賜入值的學士絹千匹,金百斤,許入宮乘馬,寵幸莫可比擬。

  ·

  皇帝下詔組建的所謂“研究室”,本意取自於天音口中的“研究討論”,講學論政隻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要召集心腹議論這至珍至貴的“天書”,試圖窺探上蒼賜下的玄妙。

  自長孫無忌揣摩出了輿圖中數字的規律之後,房、杜等人依樣畫虎,逐一分析,漸漸品出了更多的機密——輿圖中各州界有實線、虛線,應當預示著曆年疆域的變更增損;疆域內附注的數字有增有減,正與人口的變化相符;而中原、江南、山東等地顏色與標記各有不同,則似乎總結了多年來各地糧食的畝產豐歉、適宜作物……甚至大唐疆域外注釋的怪異小字、符號、圖像,仿佛也與征伐、盟誓、朝貢等內外大政遙相呼應,隱隱相關。

  諸位重臣越整理越是心驚,既感歎這輿圖包羅萬象、精微淵深,又感歎“天音”那廣博到近乎不可思議的知識量——隋亡以來政事多廢,即使朝廷也未必能盡數掌握地方上的人口增減、收成豐歉,而天幕輿圖卻能一覽無餘,毫無錯漏;至於曆年降雨、人口遷徙、地勢變化等等數字,更是聞所未聞,連做夢也幻想不出。

  究竟要對大唐的了解有多麼精微、細密,才能對細節這般了如指掌?!

  這樣充沛豐裕的信息量,已經完全超出於重臣們的想象之外。隻能俯首讚歎天音的神通奧妙,不可臆測,並愈發堅定了對“天命”的信心。

  ——當然,要是讓林杉聽到這些花團錦簇的讚頌,大概隻能麵紅耳赤、尷尬不言。他自然沒有如此廣大精深無所不包的知識儲量,這張寶貴的輿圖來自於母校社團贈送的資源包,據說出自某位老教授的手筆。這位老教授鑽研隋唐史多年,在曆史地圖界是泰山北鬥擎天巨柱一般的人物,這樣的大佬畢生心血所積,當然非同小可。

  除諸多細節之外,房玄齡、杜如晦等還做出了極為大膽的推測。天音末尾既然說過“敬請期待”,那麼必然便有第二次的天幕降臨。但天幕何時降臨?諸位相公一致以為,這與天音交付於大唐的“使命”息息相關。換言之,隻要天下一統,海內大治,真能達成天音“華夏再興”的期許,上蒼必然會賜下更多的玄秘!

  這分析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皇帝瀏覽之後大為興奮,不僅重賞諸位宰相,還在貞觀元年的三月連連頒下幾道敕旨,除減免賦稅、罷除徭役,降低百姓負擔之外,還在詔書中廣開言路,遍求賢才,以此彰顯朝廷勵精圖治、承繼天命的決心。

  當然,有決心也要上天能夠留意。因此,皇帝在偏殿中設了一座小小的供桌,除每日焚香祝禱之外,還要相當之低調的向上蒼匯報匯報自己今日來施行的仁政。如此祭祀數次之後,在三月二日的祝禱之時,供桌上的香爐突然彩光熠熠,浮出了一行大字:

  【是否觀看最新視頻?】

  ·

  香爐彩光燦爛耀眼,浮在空中的大字則再次變化:

  【締造盛世——巨唐傑克蘇李世民的第一步】

  眼見異相驟現,不僅李世民霍然站起,就連侍奉在側的諸位老臣也一時失態,紛紛搶上前來。等看到“盛世”二字時,更是驚呼出聲,欣喜不能自抑。

  盛世,盛世!天音將向他們傳授締造盛世的法門了!

  當然,盛世之後、皇帝禦名之前那幾個稀奇古怪的用詞,則被宰相公卿們極為默契的無視了。

  標題下又浮出了一行小字:

  【視頻試看已經結束,是否支付曆史偏差值,兌換一次觀看機會?】

  “支付”、“兌換”等等倒不難理解,但這“曆史偏差值”又是什麼?

  似乎感應到了皇帝心中的疑惑,光幕隨之變動,幻化出了數十項詳盡準確的數字,由上到下記載了自武德九年以來,皇帝李世民“曆史偏差值”的進項。

  這些標記與符號仍然極為古怪,但數值變動的時間線卻極為清晰。皇帝所擁有的“曆史偏差值”有兩次極大的漲幅,分別是武德九年八月遣李靖出擊突厥、贖回漢人百姓數萬;以及貞觀元年分派巡查使者檢視各地水利糧倉,為水旱澇災做萬全的準備。

  ——如此一來,這“曆史偏差值”的真意便昭然若揭了。它記錄的是李世民掌權以來的軍功善政,大唐在承接皇皇天命道路上的每一點進展。隻有繼續在這華夏複興的大道上行進不輟,偏差值才會源源不絕,並為貞觀君臣帶來更多的天音玄秘。

  皇帝心中一片了然,緩緩點頭:

  “是。”

  空中叮當一聲輕響。巨幕迅速幻化,浮出了皇帝這幾日念茲在茲、再熟悉不過的,戲謔的聲音。但這一次開口說的內容,卻似乎渾無邊界:

  【在唐朝國都,長安的西門安遠門以外,曾經立有一塊石碑“立堠”,上書“西極道九千九百餘裏”。石碑極高極闊,過往的行人商賈都能瞻仰字跡……】

  皇帝麵色茫然,跪坐於香案前一頭霧水;身側的杜如晦早有準備,鋪開白絹後已經拈起了墨筆,但聽到這當頭第一句後,卻不覺抬頭望天:

  這又是什麼莫名其妙的?

  【大唐朝廷在此樹立石碑,是為了安慰即將遠行的遊子——不用太過思念故鄉啊,從安遠門往西九千九百餘裏,都是大唐的疆域,你從未離開祖國的土地。

  ——自然,這石碑上篆刻的所謂“九千九百餘裏”並不是什麼實話,因為據《資治通鑒》的記錄,自安遠門以西至大唐邊境,應該是足足一萬二千裏。朝廷在這裏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為了免去遊子離家萬裏的孤寂,稍稍縮小了一下大唐的疆域。

  這段小小的大唐逸聞,並不記載於正史之中,而源自於某位番邦使者流傳下的筆記——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外藩使者在仰望那句縮小後的“西極道九千九百餘裏”時,胸中回蕩是個什麼心情

  不過,這倒未必是大唐在向小國的使者行商們炫耀什麼,更提不上震懾。主要是國力到了某個程度,哪怕隻是說一句實話,也會讓人目眩神迷,張口結舌。】

  的確會讓人目眩神迷、張口結舌。俯首疾書的杜如晦手腕一顫,竟然在雪白絹帛上留下了偌大的墨點。

  杜如晦杜相公茫然抬起頭來,看到了陛下同樣茫然的臉。

  說實話,在聆聽天音以前,君臣幾人已經預判過了種種驚人的場麵。但天音寥寥數語,仍然輕易突破了他們的防線,將大腦燒得反應不能。

  如此遲疑良久之後,李世民終於訥訥開口:“現在,現在大唐的邊界在……”

  房玄齡俯身作答:“大唐與西突厥交界,邊境應當在伊吾、葉護一帶。“

  他躊躇片刻,又補了一句:

  “距長安不過三千餘裏。”

  以房玄齡的老成持重,大概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在“三千餘裏”前加個“不過”。但——但相比於天音中一萬二千餘裏,廣闊到匪夷所思的疆土,這三千餘裏似乎也的確是不過如此……

  如果說一萬兩千裏還隻是虛無縹緲的數字,那麼一旦與現實的疆域相聯係,那衝擊力便實在無可言喻了。幾位宰相神色恍惚,竭盡全力的想象著超出現有邊境以外三倍的遼闊疆域……當然,即使以房、杜、長孫等人的才學智慧,也終究揣測不出這巨大疆土的模樣。

  這種級別的國土是真實存在的麼?

  說來慚愧,除了長孫無忌等幾位關注西域事務的專才以外,其餘宰相縱然學究天人,也實在沒有功夫留意長安以西一萬裏的那些犄角旮旯、瑣屑小國……

  ——罪過罪過,既然將來都是大唐的疆土,同為聖主治下,宰相又怎麼能稱呼為犄角旮旯?真是不敬之至……

  幾位相公心中嘀咕,卻不覺一起抬頭,呆愕的望著天空,心中浮出的是同一個念頭:

  “這……怎麼可能呢?”

  ·

  不管貞觀君臣如何驚異愕然,天幕中的天音依然娓娓道來:

  【記錄下安遠門石碑的番邦使者並不知名姓,但以前後史實推斷,他多半隻在貞觀年間短暫駐留過長安,能留意到的隻是大唐的一角。如若他多停留幾年,大概還會記載更多的異事。

  譬如說,在大唐的貞觀十四年,首都長安曾經迎接過一批怪異的朝貢使者,披發圖麵,身披獸皮。這些使者來自極北不知名處,言語怪異而又艱深,需要經過三重翻譯才能轉為漢文。他們請求歸附大唐,並進貢來了一些質地古怪的獠牙與狗皮褥子,連最博學的士人亦不能分辨來曆。

  大唐的官吏們接待了這些使者,並借助翻譯勉強記下了他們的回話。在記載裏,這些使者獻來的獠牙來自於海中的夜叉,它的形狀臃腫而又肥胖,常常伏在冰麵不願移動;而他們居住的地方極為寒冷,遍地覆蓋冰雪,但每年卻總有那麼幾個月,太陽永遠也不會落下……

  沒錯,到了這裏,大家應該能猜出這批前來歸附大唐的朝貢使者的來曆了——他們來自於極北的堪察加半島,而那永不落下的太陽,正是北極圈內獨有的極晝。

  至於那長著獠牙臃腫的夜叉,多半是一隻無辜的海象。甚至可以大膽猜想,使者們獻上的那幾條狗皮褥嘛,搞不好是哈士奇的皮毛。

  那麼,現在,各位明白“巨唐”的“巨”字,究竟是怎麼回事了麼?】

  ·

  隨著天音語意柔和,天空中驟然浮出了一張經緯交錯的地圖,而標記著長安的黑點上,一條紅線穿梭扭動,自長安蜿蜒向上,沿途穿過無數的邊境疆域,最終萬裏奔赴,停駐於地圖最頂端的雪白陸地上,而陸地下一圈虛線包圍,正標注著“北極圈”三個字。

  不待皇帝吩咐,杜如晦已經揮毫落紙,開始描繪這幅大得驚人的輿圖(依照貞觀君臣議定的規矩,這張輿圖會被送到閻立本處描摹完善,之後再呈遞禦覽)。而皇帝則麵色怔怔,仰頭望著天幕中無邊無涯的地圖。一開始沒有實際比對,或許還不知這地圖的大小。但視角拉遠之後,皇帝凝神細望,很快就在角落處看到了幾乎擠在一起的長安與洛陽。

  看一看長安洛陽之間那一指甲蓋大小的距離,再看一看長安到北極圈之間牽扯出的漫長線條,李世民……李世民也有些反應不能了。

  大唐的羈縻國居然都能擴張到這個方位了?

  這種犄角旮旯的部落都知道長安麼?

  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當然,在千萬反應不能的雜念之上,還有一個朦朧、模糊的直覺:

  ……巨唐,巨唐,果然,果然是——“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