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書生有種 > 885 女皇:蘇愛卿又創造了一個奇跡!
  數日后。

  神都。

  大內,萬象神宮。

  女皇召集群臣議事。

  “諸位愛卿,這是錢中書從幽州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折子。”

  女皇面色平靜而冷淡,晃了晃手里的奏折:

  “折子的內容,是關于錢中書與遼國使臣談判的詳細經過,以及他對遼國局勢的分析。”

  大殿下面,蘭陵公主與群臣分列兩班,全都默不作聲。

  女皇雖看似平靜,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現在的女皇才是最危險的狀態。

  誰也不敢去觸她的霉頭。

  “念!”

  女皇隨手將折子遞給一旁的南宮婉兒,南宮婉兒又遞給侍立在側的小太監,小太監聲音清晰而洪亮,精準落入群臣耳中。

  不一時念完,小太監聲音落下后,大殿中鴉雀無聲,安靜得可怕。

  那奏折中的內容,果如女皇所說那般,是錢中書對平安市談判細節的陳述,以及對遼國局勢的分析。

  他認為,遼國的局勢表面上看似穩定,實則暗流洶涌。

  遼國使臣此番提議重開平安市、堅持使用新交易規則的一系列行為,必定與遼國的局勢有關!

  基于此,錢中書斷定,遼國使臣無論如何也不會松口,恢復以往的交易規則……

  可是,每年兩百萬兩的收益,對當下的大梁王朝來說至關重要,女皇君臣還等著疏浚河道、加固河堤呢。

  若果真如錢中書所言那般,整整兩百萬兩豈不就泡湯了?

  女皇面色愈發平靜。

  蘭陵與群臣心中也愈發謹慎。

  生怕被女皇拿去做了出氣筒。

  “諸位愛卿,你們都說說看,此事如何是好啊?”女皇高坐龍椅,環視著滿殿大臣,因見無人說話,她的目光便落在蘭陵身上,道:

  “幼娘,說說你的看法。”

  “兒臣遵旨。”

  蘭陵公主走到大殿中央,先是對女皇一拜:“啟稟陛下,兒臣以為,錢中書所言是在為他自己擺脫罪責!”

  眾臣心下一驚,眉頭都抬了一下,心說蘭陵這是要乘機打壓錢中書啊?

  朝堂上的紛爭,本就是權力之爭,蘭陵公主與錢中書又是不可調和的死對頭,此情此景在所難免。

  加之錢中書的確辦事不力,只怕……這次要吃大虧!

  群臣之中,有一人萬分著急,此人官至“中書侍郎”,姓阮,人稱“阮侍郎”,是“中書令”錢中書的下屬,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位居宰相之列。

  這阮侍郎,與錢中書二人,是中書省唯二的宰相,如今錢中書在外公干,阮侍郎一人在朝倍感束手束腳。

  眼下,蘭陵公主劍指錢中書,當著女皇的面打壓他的頂頭上司,阮侍郎眉頭緊鎖,心中一百個著急,但卻無計可施。

  “兒臣又仔細想了想,錢中書此舉雖有脫罪的嫌疑。”

  蘭陵公主接著說:

  “不過,結合遼國當下的局勢來看,錢中書此舉也算情有可原,甚至于談判失敗的過錯也不能全怪在他頭上!”

  “……”

  群臣頓時面面相覷,心頭大感奇怪,蘭陵公主這是何意啊?

  她方才的話,分明就是劍指錢中書,要展開一場權力斗爭的節奏,為此,尚書六部的宰相們都做好了幫腔的準備。

  可是最后呢?

  蘭陵來了個大轉彎,居然為錢中書求情,說好話!

  不應該啊。

  群臣紛紛大跌眼鏡。

  阮侍郎也是一陣錯愕,原本以為這次要遭,錢中書不死也得脫層皮,結果……卻是這樣的結果。

  著實令人意外。

  “幼娘的意思是?”女皇也側目望來,沒摸清蘭陵的心思。

  蘭陵公主稟道:

  “陛下,兒臣想說的是,此次平安市談判,難度非常之高,絕非一兩個人可解。”

  “錢中書乃我朝中書令,位極人臣,就連他也不能解決,足見此次談判的難度。”

  “……”

  女皇及眾臣聽了這話,不禁緩緩點頭。

  說得也是,他們心里都明白,錢中書此次北赴幽州,是肩負著“為太子立功”的使命去的,他一定會拼盡全力,不可能偷懶。

  “我朝太尉蘇賢,雖天資聰穎,乃當世第一少年俊杰,但……”

  蘭陵稍微頓了頓,對女皇俯首拜道:“但,人力有時而窮,太尉雖創造了許多奇跡,但是這次涉及到了遼國的局勢……”

  她的話并未說完,不過女皇與群臣都明白了她的意思。

  為錢中書脫罪,并非目的,只是手段,她真正目的是提前為蘇賢脫罪,給女皇與群臣打上一劑“預防針”。

  尚書六部的宰相們,怔了一會兒,忙跟在蘭陵身后附議,想盡辦法為蘇賢求情“脫罪”。

  劉侍中等中立派,也樂意做個順水人情,站出來紛紛附議。

  阮侍郎見狀,心頭頓松,揮袖擦了擦額頭上沒有的冷汗,只要不是針對錢中書,那就萬事大吉。

  他默立沉思一陣,忙也加入附議的隊伍……

  就這樣,滿殿大臣,全都在為蘇賢求情,場面蔚為壯觀。

  其實這個時候,大家都已在心中認定,蘇賢也搞不定那遼國使臣,每年兩百萬兩的收益怕是要讓給遼國。

  不過現在不比數日之前,問題倒也不大。

  倘若平安市順利開市,除去那兩百萬兩,還剩下三百萬兩,權衡利弊之下,只能先挪用一部分用于疏浚河道了。

  高坐龍椅的女皇,見此情形,蹙眉沉思一番,最終輕輕嘆口氣,道:

  “幼娘與諸位愛卿都請起吧,此次談判固然重要,但蘇愛卿的人更重要,即便蘇愛卿沒能成功,朕也不會怪罪于他!”

  “朕相信,只要有蘇愛卿在朝,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說不定啊,那三百萬兩都不用挪用。”

  蘭陵與群臣趕忙拜道:“陛下英明!”

  話音剛落,大殿外的漢白玉臺階之下,一個禁軍將士忽然狂奔而來,手里抱著一只碩大的竹筒,一邊跑一邊高聲喊道:

  “幽州,八百里加急,急報!”

  大殿內,女皇君臣齊刷刷扭頭看向殿外。

  霎時之間,眾臣面色各異,女皇更是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幽州來的急報,還是八百里加急的,怕是……平安市的談判已有結果。

  在女皇君臣的心中,已經認定了蘇賢談判失敗的事實,因而大多面色凝重,女皇更是一言不發,接過那只碩大竹筒,從中取出一包油紙包裹的東西。

  拆開油紙,女皇隨意瞄了一眼。

  “遼國國書?”

  女皇略顯驚訝。

  大殿下面的群臣則是一臉茫然。

  “是了,重開平安市,以及新的交易規則既已談妥,自然需要雙方的國書進行確定。”女皇恍然。

  翻看第一頁,女皇一言不發看了起來。

  偌大的大殿中,頓時安靜的落針可聞。

  群臣耐心的等待著,等待女皇看完國書后宣布結果。

  蘭陵公主暗道一聲“好險”,辛虧方才她靈機一動,提前為女皇打了“預防針”。

  要不然女皇看了這份國書,一定會雷霆震怒,進而牽連到蘇賢……

  “什么……這?!”

  就在蘭陵與群臣心思各異之際,端坐龍椅手捧國書的女皇,忽然騰身而起,面色大變,驚叫出聲。

  發生什么事了?

  群臣心臟猛地一抽,面色跟著一變,女皇如此反應,可見那國書中寫了什么了不得的禍事。

  加之國書遠從幽州而來,蘭陵與群臣不免猜測,莫非蘇賢搞砸了什么事不成?不然女皇何至于如此驚怒!

  “請陛下息怒。”

  蘭陵心中惶恐,忙出列一拜:“敢問陛下,幽州究竟發生了什么?莫不是……重開平安市之事有變?”

  女皇并未回答,依舊拿著那份國書,雙眼死死盯著,對蘭陵的聲音置若罔聞。

  眾臣見此,心中都是一個咯噔,完了,女皇都不搭理蘭陵公主了,可見事態的嚴重性!

  “哈哈哈哈哈……”

  忽然,女皇縱聲爽朗大笑起來,手里依舊緊緊抓著那份國書,笑得彎了腰,南宮婉兒等女官忙上前攙扶。

  蘭陵與群臣見狀,心頭不禁發寒,這下徹底完了,女皇怒極而笑,不得了,幽州到底發生了什么?

  “請陛下息怒!”蘭陵與宰相們齊聲拜道。

  “息怒?”

  女皇笑聲一停,兩手一擺,揮退南宮婉兒等女官,詫異掃視著眾臣:“朕為何要息怒?朕方才是在大笑,你們難道沒看出來?”

  大臣們當場怔在原地,不解的看著女皇。

  女皇低眸,看著手里的國書,面上難掩驚喜之色,甚至那只手也在輕顫,爽朗笑道:“重開平安市一事已經談妥,蘇愛卿果然不負朕的期望。”

  原來如此,重開平安市談妥而已,交易規則又沒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女皇為何如此高興?怪哉……眾臣心中不免泛起嘀咕。

  女皇又道:

  “不僅如此,在蘇愛卿的據理力爭之下,平安市的交易規則,也恢復到了以前的模式,那兩百萬兩終歸我大梁所有。”

  “什么?”

  蘭陵與群臣都是一驚,大殿中頓時沸騰起來:

  “太尉居然擺平了遼國使臣?”

  “不是說那遼國使臣態度十分強硬嗎?”

  “對呀,而且他們還背負著恢復遼國局勢的使命而來,不可能松口才對。”

  “太尉究竟是怎么辦到的?”

  “太尉又一次創造了奇跡!”

  “果然,太尉還是比錢中書厲害,錢中書做不到的,對太尉來說卻輕而易舉。”

  “……”

  待眾臣熱議暫歇,女皇繼續笑道:

  “這還不止,談到最后,那遼國使臣竟主動讓利一百萬兩!原本,我朝通過平安市的賦稅是每年五百萬兩,現在多了這一百萬兩,加起來就是六百萬兩!”

  “讓利一百萬兩?!”

  蘭陵與群臣們極度震驚,目瞪口呆,一臉的不可思議,隨后大殿中宛若炸開了鍋般,眾人熱議道:

  “奇跡!這才是真正的奇跡,遼國居然主動讓利一百萬兩,簡直天方夜譚,那可是遼國啊!”

  “原先,我等以為太尉恢復了以往的交易規則,就已是極致,但是沒想到,太尉太過逆天,竟讓遼國主動讓利!”

  “……”

  眾臣討論著討論著,話題自發集中到一點,那就是蘇賢到底在幽州干了什么?強硬的遼國使臣為何如此妥協?

  女皇笑吟吟,將國書遞給一旁的南宮婉兒,吩咐當眾念一遍蘇賢解決問題的辦法。

  念完后,女皇對群臣說道:

  “蘇愛卿使用了這個法子,才讓遼國使臣妥協,對于此法究竟是否可行,諸位愛卿且議一議。”

  群臣大多冷靜下來,宛若一盆冰水澆在頭頂,紛紛皺眉陷入沉思。

  蘇賢這一整套辦法,牽扯太廣,還會涉及到后世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局勢,究竟是否可行,他們一時拿不定主意。

  一段時間后,眾臣經過討論,最后分為兩派,一派贊同一派反對。

  反對的大臣以劉侍中為首,他們認為蘇賢此法會導致遼國強勝,眼下,遼國與大梁交好,固然不會輕易爆發戰亂,可以后呢?后世子孫會不會面臨一個更加強大的遼國?

  贊同的大臣以蘭陵公主為首,他們認為此法雖然會助長遼國強盛,可蘇賢也提出了許多掣肘之法。

  比如,遼國全盤漢化,此舉有助于兩國民間的交流,只要有了交流的基礎,就不會輕易產生摩擦。

  再比如,遼國所需的農具、耕地技術等,都依賴大梁,若有朝一日大梁斷供,遼國怕是連鋤頭都沒有。

  女皇居中,仔細傾聽了兩派的說辭。

  但她并未立即拍板做決定,而是凝眉陷入了沉思。

  她身居高位,自然能看出蘇賢此法的利弊,而且此事涉及后世,她不得不慎重考慮,不然背負罵名都是輕的……

  許久之后,女皇經一番深思熟慮,最終拍板做出決定:

  “蘇愛卿的提議,朕一律準奏!來人,用印。”

  國書需加蓋玉璽寶印,方才能生效,南宮婉兒掌管玉璽,自然由她親自令領命處理此事。

  “陛下,請三思啊!”

  反對派的大臣們直接跪在地上。

  女皇揮了揮手,鎮定道:

  “你們都起來吧,朕心意已決,多說無益!”

  “眼下遼國局勢岌岌可危,極有可能揮師南下,只有蘇愛卿此法可保無愚,再者,朕對蘇愛卿極有信心!”

  劉侍中等大臣見事已至此,便只得作罷。

  很快,加蓋了大梁朝廷玉璽寶印的國書,已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往幽州,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下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