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都市武道無敵 > 第24章 娛樂 名人專訪4
  孔子讓自己冷靜了一下,問道:

  “除了這些,還有什麼,一並說了吧。”

  那可就太多了:

  【《論語》之類的經義詞句經常被人故意曲解,用來壓迫旁人,尤其是女性。比如……】

  主持人看著采訪稿正準備一條條念出來,忽然被孔夫子打斷。

  “來,稿子發給老夫,老夫親自采訪采訪那些曲解老夫話語的人。”

  主持人:……

  觀眾們:……

  孔夫子很時髦啊,學得真快。

  主持人歎服,麻利地把文稿發了過去。很快,夫子的天幕上就出現一行行段落清晰的文字。

  他大致掃了一遍,點點頭:

  “拉人吧。”

  拉誰?

  主持人有點拿不定注意,想了想幹脆挑了個一個十裏八鄉出了名的腐儒出來。對方經常仗著有學問欺壓鄉親,讓他上來社死一波應該可以。

  很快,一個文弱書生出現在了直播分屏裏。

  這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除了鄰裏親朋沒人認識他,畢竟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酸秀才,連舉人都考不上的那種。

  但是這個秀才卻很愛借用“聖人言論”為自己的惡劣行徑開脫,忽悠不識字的百姓們。

  眾人看了一眼他的頭銜,【清朝,某城某村,秀才錢某】,另附“秀才”一詞的含義。

  不過比起這人的身份,大家的關注點反而都在他腦袋上。

  朱元璋感到匪夷所思:

  “這什麼鬼發型?也太醜了吧?!”

  比元人的頭發還醜,又是哪個朝代搞出來的?這群人是沒有審美的嗎?

  朱棣從實用角度點評:

  “這頭皮都露出來了,他們的頭皮和咱的頭皮不一樣嗎?夏天不怕曬,冬天不怕涼?”

  孔夫子也被這個頭發搞得愣了一下。

  不過他很尊重別人,沒有對此多說什麼,而是直入正題:

  “請問這位錢秀才,你的老師在教導你的時候,有告知過你[君子遠庖廚]的意思其實是[有血氣的東西你都不要去殺它,請君子們不要造殺孽],而非[讀書人應該遠離廚房,下廚都是女人該做的事情]嗎?”1

  錢秀才:……

  上、上來就問這麼刺激的嗎?

  這天底下最窒息的不是被當著所有人的麵詢問你書念得不好理解錯了聖人之言,而是聖人親自、當麵、主動告訴你,你這樣理解是不對的。

  什麼是公開處刑的巔峰?這就是了。

  最糟糕的是,他不僅自己受到了公開處刑,還連累了他的恩師。

  錢秀才的老師此刻也在天幕後頭冷汗直流,心裏直呼完了完了。把學生教成這樣,他還有什麼臉麵繼續教導學子?

  關鍵是這句話的正確含義,他雖然教過學生,但他們師生兩個都沒當回事。

  反正現在大家都把“君子遠庖廚”曲解成另一個意思,自己還能拿著這句話堵別人的嘴,光明正大不分攤家務。

  傻子才到處去為它正名原意是什麼呢。

  錢秀才答不上來,不論他答什麼都是自打臉,從此淪為同窗間的笑柄。可是不答又不行,聖人問話你敢不答?

  所以錢秀才心一橫,訥訥開口:

  “老師是教過的,是弟子學藝不精,曲解了夫子的聖言。”

  讀書人之間最在乎尊師重道,他必須得把老師撇幹淨。而且不這麼做的話,還會得罪老師和其他同窗,還不如隻有他一個人倒黴。

  孔夫子看透了什麼,歎息著搖了搖頭,到底沒有追問。

  他也沒多說什麼責怪的話,隻是語重心長地教導道:

  “若你家中富裕,有下人操持家務,那你不下廚也無妨。可倘若你家中清貧,卻以這個借口不理俗物,眼睜睜看著父母妻兒操勞,豈非不孝不仁?讀書先要修心啊!”

  錢秀才等一幹腐儒被說得麵紅耳赤,半晌無法回話。

  “主持人,換一位吧。”

  孔夫子說道。

  他認為一直與這位錢秀才對話,可能會讓對方無地自容羞憤欲死。所以他見好就收,給對方留下了一些麵子。

  錢秀才大鬆一口氣,千恩萬謝地下播了。

  很快,直播間分屏換上了另一位姓張的書生。

  那書生發現自己被挑中了,當場白了臉。都不等孔子開口,主動認錯起來。

  “請夫子怪罪,學生不該拿[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一句打壓妻子,學生知錯了!”

  咦?還有自爆的?

  本來聽得覺得無聊的眾人頓時打起精神。

  好多人光看字麵理解,並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聽了書生的話,還疑惑呢,這話難道不是表麵意思?

  孔夫子卻看著書生,眉頭微皺。

  這人並非是真心認識到了錯誤才上來道歉的,而是發現自己被拎出來當了典型,這才想著耍小聰明以退為進。

  實際上,他們心裏還是那麼認為的。他覺得自己這麼理解聖人言論確實不對,但他理解的也沒錯啊,女人和孩子就是很難教養。

  孔子收斂起笑容:

  “既然你說自己錯了,那你來向諸位解釋解釋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結果張書生支支吾吾,根本解釋不出來。

  因為他隻是單純記得原意不是這個,卻沒有用心去記原意具體是什麼。要是他能把這些全記清楚了,也不至於至今還沒考上任何功名。

  孔子搖頭:

  “送他下去吧,換一個人上來回答。”

  張書生臉色漲紅。

  看熱鬧的百姓們這下算是看了個夠。

  往常高高在上的書生老爺們被聖賢說得一個個都羞愧得無地自容,真是狠狠替他們出了口惡氣。

  尤其是那些村子裏有讀書人、讀書人還看不起他們泥腿子的。以前他們不懂那些道理,就覺得讀書人確實高貴,如今一看,也不過如此,他們自己都行不端坐不正,憑什麼瞧不起人?

  下一個上來的是個迂腐書生。

  人雖迂腐了點,卻也正是因為他迂腐,才更能聽得進去聖賢的教誨。所以這人一出現,立刻行了一個大禮,感謝夫子教導之恩。

  孔子的眉頭這才鬆開,讚許地點點頭:

  “你學問應該不錯,來向諸位解答一下方才的問題吧。”

  “是,夫子。”

  書生回答得一板一眼: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意思是……”①

  孔子覺得這次是個不錯的機會,可以借機給天幕前的百姓們教授一些人生道理。所以他漸漸壓製住了之前的怒火,開始認真教學起來。

  大部分時候上來的書生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毛病,各種歪曲經義的邪說一抓一大把。但是孔子並不嫌麻煩,一句句糾正了。

  他發現,有些句子被後人曲解之後會拿來迫害旁人。比如之前第一局,受到迫害的就是讀書人的長輩,而第二句,迫害的則是女子。

  有些讀書人靠讀書突破階級桎梏之後,良心真的喪失了許多。他們不會僅僅隻打壓女子,任何可以壓榨的對象他們都會遭到打壓,隻要能夠給他們帶來利益,比如士大夫打壓武將、官員打壓商賈。

  ……

  “下一位,你來解釋解釋什麼叫[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次被叫上來的是個頑固的老學究,一臉刻薄相。他端著嚴肅正經大家長的架子,平日裏最愛的便是通過壓迫子女獲得身為家長的成就感。

  受到他壓迫最深的,要數他的女兒孫女。為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句,他家中的女子沒有一個有機會讀書識字,還要努力修習所謂的“德行”,向外宣揚賢淑的美名,好為將來聯姻嫁個金龜婿做準備。

  突然被天幕拉上來直麵孔夫子,被問的還是這麼一句話,老學究的臉熱辣辣一片,不敢去看身邊妻妾兒女的表情。

  孔夫子閱人無數,哪裏看不出他內心的小九九,語氣便冷淡了許多。

  “看來閣下平日裏很愛曲解這句話。”

  這句其實是明朝人陳繼儒寫的《安得長者言》,是一本家訓,孔夫子沒聽過。但是看它出現在采訪稿裏,就知道這句也是被曲解了。

  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原意不可考。因為可以解釋得通的說法太多了,作者本人卻未曾解釋過。2

  有人覺得“便”是通假字,應該是“辯”,所以後半句的意思為“女子不與人爭辯是有道德修養的表現”。3

  也有人覺得“女子”指的是女性、女兒與男性、兒子,所以應該翻譯成“對於子女來說,要麼有才華,要麼有德行”。4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總之沒有一個正經解釋是說女性不需要有才隻要有德行就夠了。

  可惜,好好一本家訓被外人拿去亂用,不知迫害了多少女性。

  天幕前的老學究就是其中翹楚。

  他張口結舌無法回答,不是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句話用錯了。而是他認為自己沒理解錯,這句話可不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孔夫子非要說他理解錯了,他身為儒生不能和夫子作對。要是他當著這麼多人的麵頂撞了夫子,明日就會有書生公開寫詩文把他釘在恥辱柱上。

  “被閣下曲解的想必不止是這一句,這裏還有三綱五常,[夫為妻綱]是否也遭到了閣下的濫用?閣下平日裏自認做好了表率嗎?”

  [夫為妻綱]的意思是要求妻子必須服從丈夫,同時也要求丈夫為妻子作好表率。5

  這是一個雙向的要求,不過前者過於嚴苛,後者又經常被人給忽略。

  孔子並不覺得妻子需要完全服從丈夫,所以他看完釋義後補充了一句:

  “妻子不必事事依從丈夫,丈夫也會犯錯,三綱五常,有些過了。”

  三綱五常本質上是用來鞏固統治的,所以重點其實放在[君為臣綱]上頭。它要求臣子絕對服從君上,也難怪會投了漢武帝的喜好。

  老學究被孔夫子問得惱羞成怒,卻不能開口叱罵,隻能捂著臉恨恨地指責天幕不尊重人。

  “老夫不想上這勞什子的直播!快關了這個東西!”

  主持人滿足了他,把他給踢了。

  像這樣的人,罵是罵不醒的。你跟他點出了錯誤,他也不會認。

  不過這一次拉出來示眾也不算是白忙活,至少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被當成典型批評了,社死就該在熟人跟前才最管用。

  他日後若是再這麼迫害家中女孩兒,族老們絕不會坐視不理。

  將這人請離直播間後,孔子深深地歎了口氣。

  “老夫原本是因為竹簡難以承載太多文字,才盡量精簡語句。不成想因為這些,讓後來人對老夫的話語有那麼深的誤解。

  此事雖非吾一人之過,卻也是吾之罪矣!”

  他的話被人拿去害了人,他願意承擔這一部分的罪責。所以當著全天下人的麵,這位本該道歉的聖賢深深一揖,行禮致歉了。

  “稍後,老夫會與主持人溝通,將所有經義及注解都記錄一份。後世應當有更好的紀錄材料,可以將注解版的全文一字不差地記下,希望諸位日後莫要再為了害人而胡亂解讀了。”

  看著天幕裏的老者斂衣行禮,不少書生隻覺得羞愧難當,紛紛跟著下拜。

  縱然還有許多酸儒固執如初,能打醒一些尚有羞恥心的儒生也是好的。222不知道他們的良心能維持多久,但至少這一刻,他們是打心眼裏感到了羞愧的。

  解釋完經義上的錯漏,孔夫子麵前的文字更新到了下一輪。

  發展到瘋魔的貞節牌坊文化、曲解刪改孔孟思想的程朱理學是怎麼迫害百姓的、為取悅男人和反抗滿清而盛行的女性纏足……

  屬於是宋朝之前的人看了都要高血壓的內容。

  主持人直接把這一段全部公放給所有人聽了,不用勞煩夫子親自開口。

  一番科普完,不僅是女子們整個人都不好了,始皇、宋朝理學家、統統破防。

  始皇:“朕的大秦弄的貞節牌坊分明是誇讚巴清一介女子能靠一己之力守住家財,不讓旁人侵吞的,怎麼就變成推崇寡婦不二嫁了?寡婦不二嫁,哪裏來的人口?”

  孟子:“存你祖宗的天理,滅你祖宗的人欲!你自己搞新學說就起個新名字,什麼叫新儒學?少扯老夫大旗!”

  北宋理學家:“纏足是什麼東西?老夫從未聽過!關我屁事!滿清文人,原來是你們這群軟骨頭禿子!要反抗統治你造反啊,在家裏迫害女人算什麼男人?”

  纏足最早的起源是北宋末年,之前的那些都是牽強附會,已經被證明並非真正起源,而其盛行則在明清。

  如果說纏足在明朝盛行是為了取悅男人,那它在清朝盛行就多了一重“政.治.正.確”。

  因為清朝的皇帝下令禁止纏足,而男人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能反抗得了剃發令了,那麼纏足一定要留下。頭發剃沒剃誰都能看得見,但是女子是否纏足一般人看不到,裙子一遮,這就是閨中私密事。

  所以纏足從來不是單純的男人迫害女子,而是包含了軟骨仔的挽尊。

  孔子:……

  孔夫子今天真的是大開眼界,他怎麼都想不到後世能發展出這麼多匪夷所思的東西。

  夫子靈魂發問:

  “寡婦不許二嫁,那國內不會人口不足嗎?天下女子數量就那麼多,不讓二嫁豈不是有很多男子娶不上妻?”

  主持人回答:

  【可能是因為後世人口非常多吧,而且官員們把貞節牌坊的數量作為了政績之一。】

  孔子無法理解。

  畢竟對於先秦時期來說,什麼牌坊都是虛的。各國需要的人口,真要算政績,也該算的是新生兒數量增加,所以反而應該鼓勵二嫁才對。

  後世得是人多到什麼程度,才會不稀罕身強體健更容易生出孩子的寡婦啊?

  孔子又問:

  “程朱理學是個什麼東西?老夫怎麼沒看出來它的學說與老夫的學說有相關的地方?怎麼就是新儒學了?”

  “他們沒有自己的學問嗎???”

  程朱理學創始人們:…………

  主持人擦汗:

  【後世故意歪曲經義,您懂的。他們其實就是借著您的學說強行證明自己是對的,根本不在乎您本意如何。】

  別說程朱理學了,那些《某某春秋》,好多也是這樣的。裏麵夾帶大量私貨,瘋狂輸出自己的思想,最後來一句這是對聖人經典的解讀。

  聖人:……感到了冒犯。

  孔子勉強理解了,最後問道:

  “纏足為何會興起?後世已經繁榮到這個程度了嗎?女子纏足後無法下地種田,後世平民莫非不需要女子勞作,都可以在家歇著?”

  實際上恰恰相反。

  有人會說“纏足的都是有錢人家,平民百姓不纏足,所以不影響幹活”。其實不是的,很多年紀大一些的人應該有印象,自己明明是農民家庭,但是自己的太婆卻纏過足,一雙腳非常小。

  所以男人們壓根不管你纏足之後影不影響下地,那是你自己需要克服的問題。而且許多農村婦女瘦瘦小小的,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小腳才沒有過分影響她們的日常生活。

  天幕外群情激奮,一時間從北宋到明清的文人風評都差到了極點。

  先是曲解經義,後是搞出亂七八糟的教派和迫害女性的手法,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要知道宋朝之前位高權重的女性一抓一大把,沒有一個是好得罪的。尤其是二嫁的寡婦們,她們現在就恨不得爬到天幕那頭去把狗男人弄死。

  她們二嫁礙著誰了?就你屁事多管得寬。不讓寡婦二嫁,有本事你也別讓鰥夫再娶啊!

  武則天更是直接說:

  “朕真想弄一個烈夫牌坊,也讓男人們過一過喪妻不續娶、沒兒子也得老老實實守著牌位不許找人生、每天勤勤懇懇侍奉嶽父嶽母、一旦和其他女人有染就立刻浸豬籠的日子。”

  周武一朝的眾臣們紛紛擦汗:……

  這位手段兇狠的女皇是真的能說到能做到的,之前鏟除世家門閥時就相當狠辣,根本不管後世人怎麼評價她。

  許是這些操作實在太離譜,孔子比起生氣更多的是匪夷所思。所以他現在情緒還算平和,也意識到了天幕前的觀眾們可能會因為過於氣憤而反傷己身。

  於是孔夫子當機立斷決定轉移話題。

  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往後還得慢慢處理。今天先了解一二即可,等到過兩日大家冷靜一番想到了對策,再繼續探討不遲。

  至於現在,最好還是回歸正題,也讓大家舒緩一下情緒。

  娛樂頻道的采訪,當然要具有一定的娛樂性。正好孔夫子翻到後麵發現采訪稿的最後一條標注說要提一個有趣的問題,但是沒寫具體是什麼問題,便示意主持人開口詢問。

  主持人隻好絞盡腦汁地想詞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來,然後問出了那個提前準備好的問題。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打算作為結尾活躍氣氛的,而現在時間也過去了很久,是時候該結束這一環節的采訪了。

  【今天耽誤了孔夫子很長時間,真是抱歉。我們這裏最後還有一個采訪問題,這個問題比較輕鬆,除了部分人之外,不會冒犯其他無辜人士。】

  什麼叫隻會冒犯部分人?

  大家都感覺到了微妙,不知道又有誰要倒黴。

  【孔夫子,據說您在撰寫《春秋》的時候曾因為筆誤將一個兩字的人名寫成了單字。後人堅決認為您這不是筆誤,而是大有深意,於是對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釋。

  其中,公羊高先生認為您是“崇仁義,譏二名”,這一說法得到了王莽的認可,從此“中國不得有二名”,自此以後,東漢至兩晉,少有二名者。

  那麼,您當初到底是別深意,還是當真隻是不小心寫漏了一個字呢?】6

  公羊高等人頓時豎起耳朵等待答案,想知道自己和其他幾人到底誰的解讀是正確的。

  孔子:………………

  孔夫子現在的感覺就是,自己講課的時候寫錯了一道題,被學生天真地當著全班地麵詢問:

  “老師,您這道題寫的和標準答案不一樣,是您寫錯了嗎?我覺得您這麼厲害肯定不會錯,一定是標準答案有問題!”

  太尷尬了!!!

  孔子覺得這些後世的儒生們真的太不懂事了,發現先生寫錯了你悄悄改了啊!為什麼要到處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老師寫錯了是嗎?

  “咳,這個,這個確實是老夫寫漏了字,是老夫的疏漏,回去一定修改。”

  公羊高等人:……

  所以搞了半天他們真的是白忙活一場,鬧了個笑話是嗎?

  此刻比公羊高幾人還尷尬的是剛剛下令不得有二名的王莽。

  王莽:???

  你不早說!你這樣讓朕還怎麼挽尊?又要想個新的借口讓他們改單字名了,好煩。

  至於廢除這項規定,王莽選擇拒絕。沒有朝令夕改的道理,不然他豈不是成了個笑話?不行不行,天子一言九鼎,不能改。

  回答完這個問題,主持人準備的全部內容就都結束了。

  孔子看了一眼鍾漏,抱歉地表示:

  “我這部分耗時太久了,已經超過了原本的規定時間,方才和儒生們探討經義太過深入,實在抱歉。”

  主持人受寵若驚:

  【沒事沒事,反正最後一個節目耗時比較短,稍微占用一點時間也不要緊,您還可以再說五分鍾。】

  五分鍾大家都知道,是個挺長的時間了,原本給每位嘉賓安排采訪時間的也才十分鍾。

  孔夫子聽完放心了:

  “這樣嗎?那老夫給大家說一個笑話吧。之前聽《掄語》的時候就覺得很有意思,老夫也想了一個有趣的解讀,正愁沒機會分享給諸位。”

  觀眾們:……忽然有一種不妙的預感。

  孔夫子講笑話,這個畫麵——嘶!

  但是那邊天幕裏孔子已經開始了:

  “諸位應當聽過‘孔武有力’一詞,它有一個新的解釋,說的是老夫孔仲尼武功高強、很有力氣,看上去就不好惹。哈哈哈,是不是很有趣?”

  所有人:……

  這個笑話好冷。

  主持人你自己看看,好好一個夫子看被你帶歪成什麼樣了!

  主持人:……

  主持人心虛地幹咳一聲,趕緊鼓掌:

  【孔夫子這個解釋非常有趣,為我們開拓了新思路。這樣就很好,歡迎大家踴躍發言,一起開發古詞新意,豐富我們的文學界。】

  所有人:不了,還是放過那些詞句吧!

  孔子笑瞇瞇地看著主持人瞎扯,片刻後才道:

  “看來老夫這個笑話不好笑,那老夫再換一個吧。”

  儒生們:別!!!

  真的大可不必,夫子您老人家還是專心做學問吧,別再跟著主持人學壞了。

  結果儒生們提心吊膽半天,孔子壓根沒有說出第二個趣味釋義。看著天幕裏笑嗬嗬的老夫子,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他們被耍了。

  孔夫子:皮這一下很開心.jpg

  儒生們:……

  儒生們簡直痛心疾首。

  完了完了,夫子真的被帶壞了。這個主持人簡直罪無可赦、罪孽深重、罪不容誅!

  天理難容!天理難容啊!

  主持人感覺很冤枉,這明明是夫子自己的惡趣味,怎麼也能怪到它頭上?

  但是夫子已經玩夠了,主動表示要下播。徒留主持人單獨麵對大眾的怒火,隻能趕緊想辦法轉移注意力。

  【感謝夫子的精彩回答,想必大家也跟隨夫子學到了很多新知識,節目沒有白看。接下來讓我們有請下一位嘉賓——】

  畫麵一閃,分屏中出現了一個明黃色的身影。對方那顯眼的半禿發型,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哪個朝代的皇帝。

  【他就是,一生寫了四萬首詩、審美獨特、酷愛蓋章的“章總”,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