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三國之袁家長子 > 第590章 陳國國除
  曹操、胡昭、楊彪、司馬懿等人策劃的謀反。

  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

  歷史上的謀反,成功的少,失敗的多。

  隨著他們被打進御史臺的大獄,一切再次歸于平靜。

  董貴人嚇得幾天睡不好覺。

  天子劉協難免少不得連夜安慰。

  當良好的機制運轉時,魑魅魍魎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也幸好,曹操還沒有和夏侯惇、夏侯淵兩兄弟商量,不然兩人也跑不了。

  兩人目瞪口呆的看著管亥帶走曹操,又看了看明晃晃的刀劍,并沒有莽撞的上前阻攔。

  曹操的屢次失敗,青州的一切,其實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他們。

  在現實中,沒有人對另一個人的忠心是鎖死一百的。

  至于司馬懿,第一次體會到了人間的險惡。

  他只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想學點東西,結果......有些話不能亂聽,有些建議不能亂給啊。

  袁紹的正妻,劉夫人自然是嚇得心驚肉跳,思慮再三,讓審配帶著逆子袁尚去豫州找袁譚請罪。

  畢竟牽涉到謀逆,那是真的要殺頭的。

  萬一曹操幾人經不住審判,說自己第一步是結黨,第二步是東迎天子......那可就是謀逆了。

  什么時候,迎接天子也變成謀逆了,真是吊詭。

  隨著眾人紛紛抵達陳留,陳留的陣容豪華度,已經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空前。

  而袁術勢力那邊,還經常有人跑過來投誠。

  比如說劉馥,人不但自己來,還把袁術派出的追兵戚寄忽悠了過來。

  比方說還有張范、張承和張昭三兄弟。

  這個張昭不是吳國的那個張昭,同名而已。

  在此時的三兄弟,比后來內事不決問張昭的張昭出名的多。

  因為張范三兄弟是張良的后代,父親張延是太尉,爺爺張歆是司徒......若不是東漢末大亂,早已走在四世三公的康莊大道上。

  比方說何夔,這家伙雖然不是很牛,但后代混的很好。

  所以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對何夔在袁術麾下的筆法,是很春秋的。

  接著,陳群的阿翁陳紀也跑了過來。

  他雖然被袁術任命為九江太守,但還是義無反顧的跑了過來。

  對于此老的到來,袁譚心中很是郁悶。

  你要投降早說啊,我和你商量商量,你做內應。

  等我打到九江郡的時候,你臨陣反戈,大開城門多好。

  現在倒好,來了除了帶點錢過來,好像沒啥用。

  不過心中雖然腹誹,但袁譚該有的姿態還是要有的。

  畢竟此君的名頭也是極大,與父親陳寔和弟弟陳諶并稱“三君”。

  幼時就知書達禮,聰慧過人。

  平時足不出戶,潛心鉆研學問,發奮著書三十余萬言,名為《陳子》。

  其著述“言不務華,事不虛飾”,非常符合圣哲的道德標準,受到世人稱贊,人們都尊其為陳子。

  這個在士大夫心目中的含金量,可比于禁的于子要強的太多。

  不過也是鑒于這個原因,袁譚立即把這位陳子送到了歷城學官。

  又一位博士新鮮出爐,繼續寫書去吧。

  陳紀:“......”

  不知道他心里有沒有罵娘,老子的書都寫好了。

  ......

  隨著這些人的到來,袁術的兵力布置,糧草數量等,各種信息也都放在了袁譚的案上。

  他們自然帶來了張繡和李通已經投靠袁術的消息。

  令袁譚意外的是,盤踞在汝南和潁川的黃巾賊,反而搖擺不定。

  仔細思量一番,其實也就明白了。

  畢竟雖然從心底上,他們很希望去投降有俠氣的袁術。

  但袁術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是面對袁紹曹操袁譚這一撥人,就沒打過勝仗。

  嗯,孫堅死之前不算......

  至于袁術曾經打敗袁紹麾下揚州刺史袁遺的事情,被他們選擇性遺忘了。

  好吧,其實他們現在是害怕袁譚。

  在鼓吹署和繡者不遺余力的吹噓下,再加上袁譚自從帶兵,從無敗績的成績,也委實震懾了他們。

  雖然是吹噓,但不是尬吹。

  不像后世的印度,無腦吹。

  但凡袁譚向他們伸出橄欖枝,不搞什么無條件投降,他們早麻溜的爬了過來。

  又幾日,征北將軍張遼、張郃和賈詡也趕了回來。

  肅慎,這個滿族人,金人,情人的老祖宗,已經被打的徹底亡國。

  還有一些隱居在山中的,也成不了氣候。

  大量的城池正在興建,對土木工程大基建沒有任何興趣的賈詡,也就請求返回了。

  幽燕之地,目前有董昭、袁熙、高恒等人,足以應付。

  至于歷城,袁譚的舅子文稷已經返回歷城,被任命為歷城太守,翊軍將軍。

  于是,文有郭嘉、戲志才、賈詡、荀攸、荀彧、法正、阮瑀、陳群、許攸、沮授、令狐邵、審配、逢紀、......

  武有太史慈、麴義、于禁、張遼、張郃、徐晃、高順、徐盛、顏良、文丑、李肅、曹仁、田楷、田豫、高覽、蔣奇、王門、王松、王豹、鄒酉、閻柔、蹋頓、典韋、許褚、袁尚等人。

  還有觀摩的劉備、關羽、張飛、趙云、糜竺、夏侯惇、夏侯淵、夏侯蘭、蘇非、公孫瓚、公孫續、公孫度、尉仇臺等,以及高句麗和三韓的一些降將。

  文武方面,有臧洪、鮑信,張超、袁綏等人。

  (張超:感謝友情加分)

  水軍左右都督郭祖和管承,與管統等人率領水軍數萬人,從海路沿岸前行。

  當然,所有武將并不是集中在陳留一個城。

  而是陳留在兗州的南部,征發的民夫也沒有閑著,提前開始修路、搭橋,興修水利。

  仗還沒打,路就先修了過去。

  之所以這么囂張,也是因為袁譚擁有大量的騎兵。

  如今的他據守關中,已經徹底斷掉了袁術的馬匹路線。

  張繡的斥候,剛開始好像碰一碰,結果碰了幾次之后也老實了。

  畢竟他的馬匹是死一匹少一匹。

  如此一來,現在豫州的大地上,到處奔騰的都是袁譚的騎兵。

  戰爭的氣息濃厚的,每個老百姓都知道。

  他們現在就盼望著袁譚趕緊打過來,他們好投降......免得現在這樣天天提醒吊膽。

  然后隨著時間不斷的流逝,袁譚好像根本沒有進軍的打算,只是不斷的來回調兵,興修土木工程。

  時間,眨眼之間就來到了秋收,袁譚甚至把騎兵全部撤走,讓老百姓出城收割麥子。

  這一幕,不但把袁術及其智囊團看懵了,就連袁譚的很多謀士都看懵了,一個個不停的建策,但都被袁譚仁德的大名給罵了回去。

  什么搶了糧草老百姓吃什么,普通人吃什么云云......

  最后陳國人一看,大公子真的讓我們收割麥子,這才小心翼翼的出城。

  小小的收割了幾波之后,終于放開膽量大肆收割。

  就在大家收麥子收的正開心時,袁譚的一支騎兵動了。

  一人三馬,一日行三百里,直接殺到了陳國都城陳縣的城門下。

  這速度,比斥候都快。

  城里人都在城外收麥子,根本來不及關城門的劉寵和駱俊果斷投降。

  當日,陳國國除,改名陳郡。

  孫子兵法: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駱俊事后回憶道:“我當初最迷惑的,就是大將軍為什么那么愛惜黎庶和糧食,事后才明白,那已經不是我們的黎庶和糧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