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三國:開局召喚不良帥 > 第549章 滅吳開端
  吳景東逃,造成了荊南防守的缺陷。

  諸葛亮、文丑、文稷、士武等人合兵一出,席卷武陵、零陵,以及長沙郡以西,進一步蠶食了吳國領土。

  吳景在退到桂陽后,深知桂陽郡不是久守之地,壯士斷腕,放棄桂陽郡,直接撤退到了長沙郡的治所·臨湘,進行固守。

  魏國南路軍,則是順利接手了桂陽郡,并追擊吳景至臨湘。

  臨湘城

  “賀將軍,城內還有多少糧草?”

  “回將軍,城中糧草還可堅持半年,此地乃是長沙治所,荊南重鎮,也是您當初堅壁清野的最后防線。”

  “唉,終究還是走到這一步了,傳令各部,嚴防死守,一定要將魏國的南路軍,拖死在荊南。”

  “諾。”

  夷陵失守的消息已經傳開了,吳軍內部也非常不安穩。

  秭歸至夷陵一線,作為荊州的西大門,守住了便是將益州方面的敵軍擋在夷陵山脈,若是守不住,敵軍便可水陸并進,攻入荊州平原。

  現在的局面已經對吳國越來越不利,基本上大戰都集中在吳國境內,兩國之間的戰爭緩沖區已經被魏國突破。

  江陵·魏軍大營

  郭嘉急匆匆的走入中軍大帳,興奮的說道:“陛下,大將軍(李孝恭)將梁國的乞降書和王璽送來了。”

  “哦,這么快。”李燁起身接過乞降書、王璽以及李孝恭的奏折:“朕還以為得多費點功夫呢。”

  郭嘉解釋道:“曹昂自殺了,所以城內的頑抗勢力才頂不住壓力同意歸降,目前大將軍已經率軍接管了壽春,并籌備南下攻打吳國的濡須防線。”

  “濡須防線,那可是東吳引以為傲的江北要塞,傳令給李孝恭,一定要慎重。”

  “諾。”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曹魏和孫吳圍繞著濡須展開了數次大戰,算得上互有勝負,但一直無法攻克濡須塢,呂蒙濡須建塢,確實是給孫家保了幾十年的安穩,以至于雖然孫權北上打不下合肥,但曹家南下也打不動濡須。雙方在江北相持,幾乎打成無人區,江南依舊可以穩定發育。

  “奉孝,對于那個投降的小梁王,你覺得該怎么做?”

  李孝恭上書的奏折,明確寫了壽春的相關情況,也讓李燁對當地的情況有了一定了解。

  郭嘉建議道:“吳國未降,卻淮南初定,對于梁國余黨,還是安撫為上,不宜過多苛責,讓其領悟陛下的皇恩浩蕩,同時也能像吳國君臣表現出我大魏的寬宏大量,只要投降,便可給予優待。”

  “也好,你替朕擬旨一封,送往壽春,追封曹昂為梁惠王,曹諭封安樂公,一起去鄴城安居吧,也讓丁夫人見見他這個孫子,其余梁國官員,皆在壽春侯命,不必羈押監禁,輔佐處理淮南事務,盡快安定民心,梁國降將,可有伐吳陣前,戴罪立功。”

  “臣遵旨。”

  李燁的詔書很快就被送到了壽春,有了這份詔書,李孝恭便能更好的安撫梁國的君臣及民心。

  詔書先送到了李孝恭的手中,由他代發。

  “梁國降將,陣前戴罪立功,讓他們當攻打濡須塢的前鋒嗎,倒也不錯,承范(李道宗),你覺得呢?”

  李道宗對此也算認同:“梁國舊部三萬余人,我們想短時間收服是不可能的,既然不錯,不過讓那些梁國降將帶著當前鋒,談一談濡須的虛實,他們與吳國對峙數年,想必也是積累了不少經驗,有壽春城內的家眷加上小梁王在,不怕曹休不戰。”

  “不是小梁王,而是安樂公。”李孝恭糾正了一下。

  “安樂公,安樂也好啊,安樂不用死。”

  “我等去梁王殿傳召吧。”

  “嗯。”

  隨后,李孝恭在梁王殿召集了梁國的文武官員,傳達了李燁的詔書。

  對于詔書中的內容,倒也沒有什么異議,同時也讓他們暫時松了一口氣。

  曹昂追封梁惠王,曹諭封安樂公,曹休對此也能接受,惠算得上一個不錯的謚號了。

  “曹休將軍。”

  “末將在。”

  李孝恭的語氣不容拒絕:“既然你等歸降大魏,那么南下滅吳之功,你等可有興趣?”

  “若大將軍不棄,末將愿為先鋒,出征濡須塢。”

  曹休知道,他不請戰,也會被點將,如此一來,還不如配合一點,日后在別人屋檐下,攢點功勛也是好的,他們是降將,不是俘虜,自然可以按照魏國的律法來立軍功。

  “好,曹將軍不愧為昔日梁國驍將,如此便由你率軍三萬,牛金、張憙為副將,即刻發兵,攻克濡須,若是功成,本將親自為爾等向陛下請功。”

  “末將遵命!”

  梁國降魏這么大的動靜,吳國不可能不知道。

  留守江東的孫權知道,一旦梁國投降,魏國很快就會大軍壓境,兵臨濡須,所以親自帶著留守江東的三萬守軍,進入濡須沿線,準備防御魏國的攻勢。

  雖然諸葛亮派人進入江東煽動山越搗亂,但山越被江東將領打壓了這么多年,早就不成氣候了,故而山越僅僅是鬧騰了一陣子,就被孫權派呂岱給打了回去。

  如今,孫權北上至濡須督戰,以陸遜為參軍,虞翻為主簿,呂范、呂岱、宋謙、朱然為副將,魯肅和凌統留守在江東,供應糧草,并以備不測。

  孫權站在營樓上,遙望著遠處的煙波浩渺。

  “伯言,你覺得此戰能勝嗎?”

  “太子覺得呢?”陸遜反問回去。

  “盡人事,不負江山,不負父兄,吾必與濡須共存亡。”

  “太子有此志,三軍豈能不死戰。”

  濡須一破,魏軍渡江幾乎就是橫推了,守不住濡須,幾乎就是丟了江東。

  魏軍大營

  韓世忠進言道:“大將軍,吳軍的濡須防線固若金湯,即使有曹休打前陣,估計還是得鏖戰許久,末將有一計,或許可行。”

  “你說說看。”

  “我大魏的遠洋船隊已經有了不錯的水準,末將建議,東進出海南下,在江東吳郡的錢塘彎出海口,進行登陸,吳軍主力集中在濡須,江東后方必然空虛。”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