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宋應星遞來的溫度計,朱由校仔仔細細的打量著。

  燒制玻璃的技術,在華夏早已有了千余年的歷史。

  在這歷史長河中,古人也為玻璃取了不同的稱呼。

  西周時期《穆天子傳》,稱之為藥玉、藥琉璃。

  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稱之為璆琳。

  西漢時期《鹽鐵論》,稱之為琉璃。

  元朝時期《元史·百官志》,稱之為瓘玉。

  而到了明朝,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論》中,就已經有了玻璃的稱呼。

  但無論被稱作什么,都足以證明其在華夏的歷史悠久。

  只不過,由于技術問題,千余年來,玻璃的純度都未能達到后世一樣透亮。

  就像此刻朱由校手中拿的溫度計,其內就有紅綠斑駁的雜色,但并不影響對于刻度的判斷。

  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顏色看上去還挺不錯。

  朱由校又將目光轉移到了地窯中的那些鐵管上。

  這些鐵管很粗,是用生鐵直接一體澆筑出來的,在接口處還用了牛皮做了墊片用來密封。

  牛皮遇水會膨脹,在可承受的溫度范圍內,能夠起到不錯的密封效果。

  伸手摸了摸,管壁溫熱,但不燙手。

  離的稍遠,就感覺不到熱度了。

  指著那露在外面的牛皮毛茬,朱由校向宋應星問道。

  “這種密封的方式,在火牛上能不能使用?”

  宋應星聞言點了點頭:“回陛下,可以用,但不長久。”

  朱由校沒再多說,因為他腦子里突然出現一個想法。

  “五弟!”

  朱由檢連忙湊了過來:“臣弟在。”

  朱由校笑吟吟的指著墻上的暖氣說道。

  “以你的名義,召集京中勛貴和富商。”

  “看看能不能把這東西賣出去。”

  “畢竟像火夾墻和地火龍這種取暖方式,也不是家家都有的。”

  “回頭讓宋愛卿核算一下成本,就按.........”

  “就按成本的五倍出售吧!”

  朱由檢:???

  賣?

  還以成本的五倍出售?!

  臥槽,皇兄好黑喲......

  溫體仁卻眼珠子轉了轉,悄悄在后面捅了一下宋應星。

  “小宋啊,這東西,能不能再暖和一點?”

  “如果可以的話,給老夫家里先來上幾套如何?”

  “當然,就按陛下說的,成本五倍!”

  正在發愣的朱由檢,這時才反應過來,有些拿不準的問道。

  “陛下,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

  “這些可都是鐵器來著,一旦被人.........”

  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由校皺眉打斷了。

  “是有些不太好!”

  沉吟了片刻之后,他轉頭走出了地窯。

  眾人不解,也只能跟上。

  出了戶部,兜兜轉轉,朱由校竟帶著他們來到了工部。

  吳淳夫聞訊著急忙慌的迎了出來。

  “不知陛下駕臨,臣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朱由校擺了擺手,向他交代道。

  “給朕找幾個年老的鐵匠過來,要技藝精湛的!”

  說完,便自顧自的來到工部大堂里等著。

  吳淳夫哪敢耽擱,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領著四個老頭回來了。

  “陛下,他們四個就是京師最好的鐵匠了。”

  四個老頭緊跟著行禮參拜。

  “小的馬濟。”

  “周峰。”

  “曹醉。”

  “潘丹。”

  “參見陛下!”

  看著眼前的四人,朱由校嘴角微微勾起,露出親切的笑容。

  “諸位今年高壽?”

  潘丹又是躬身一禮:“回陛下的話,小的今年62,他們三個分別是61、59、55。”

  嘶..........

  聽到這個年齡,朱由校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62歲的老鐵匠!

  還且還是吳淳夫口中,京師中手藝最好的鐵匠!

  這簡直就是寶貝一樣的存在啊!

  他當即起身,向朱由檢道。

  “快,給他們賜坐!”

  潘丹四人有些受寵若驚,坐在朱由檢親手搬來的椅子上,連屁股都不敢坐實了。

  待他們落座后,朱由校才笑著說出了召他們過來的目的。

  如今的工部,只服務于朝廷,有活就干,沒活就看,對于創新十分不利。

  所以,朱由校要給工部找幾個競爭對手出來!

  用他們,來倒逼工部進步!

  潘丹四人,就是他的目標。

  他要在京城附近新建四個鐵匠坊,讓這四個人去出任管事。

  而這四個鐵匠坊,除了能接到朝廷的活外,還會面對百姓出售產品。

  比如,暖氣片!

  比如,農具!

  總之,除了刀槍鎧甲之外,只要百姓需要的,都可以打造!

  當然,朱由校只負責出啟動資金,之后的事情,就由他們來自負盈虧了,只不過每年需要上交三成的盈利。

  聽完這些,潘丹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愣在了那里。

  天哪!

  活了大半輩子,頭一回遇上這種好事兒!

  這絕對是天降餡兒餅!

  朱由校,就是大明的天!

  而工部尚書吳淳夫則瞬間變了臉色,站出來躬身說道。

  “陛下不可啊!”

  “民間也有不少的鐵匠坊,靠著打制鐵器為生。”

  “若是如此行事,怕是有于民爭利之嫌,會被天下人詬病的啊!”

  只不過他話音剛落,就見潘丹身旁的馬濟忍不住反駁道。

  “尚書大人此言差矣。”

  “民間的那些鐵匠坊,一天能打幾把菜刀出來就已經了不得了。”

  “讓他們造鍋爐,您怕是太抬舉他們了吧?”

  “再有就是那些鐵匠手藝有限,不說鍋爐了,就連打個犁頭怕是都得十天半個月的。”

  “眼瞅著再過倆月就能春耕,若是百姓能多買到一個犁頭,便能多耕出幾十畝地來。”

  “尚書大人,您倒是說說。”

  “陛下此舉,究竟是與民爭利,還是在以予民方便?”

  若是往常,他可沒膽子跟吳淳夫唱反調,但現在有朱由校在跟前,怕個屁?

  爭贏了,自己就能獨掌一處工坊,而且還能不受工部管轄,只聽皇帝調令。

  就算是爭輸了,大不了卷鋪蓋卷回家,反正都這個歲數了,怕個屁?!

  潘丹三人也是相同的想法,待馬濟說完,曹醉也跟著開口說道。

  “小的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也知道一點,有人攀比,手藝才能日漸精進。”

  接著便是周峰:“沒錯,就像街面兒上賣的菜刀,你能賣十文錢一把,我也能賣十文錢一把,百姓不是傻子,肯定誰家的好,就買誰家的!想要生意好,就得把刀打造的更加鋒利,更加耐用!”

  聽著他們的爭執,朱由校心里都快樂開花了。

  這就是自己想要的場面!

  再看吳淳夫,這老家伙已經被懟的面紅耳赤了。

  “陛下三思啊!”

  “若是開了此例,以后只怕人人都想效仿了啊!”

  “這對其他的匠人不公平!”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