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明風八萬里 > 第一百零九章 最后的波折
    李香君卻是鄭重其事地說道:“夫君這次特意把定武、勇武兩旅交給王伯伯,就是希望王伯伯能用好這支兵馬,只要這支兵馬不出問題,夫君這次西征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王得仁留下的兵馬被改編為“忠武旅”暫由邢夫人統領,而金聲桓舊部則改編為定武、勇武兩旅交由王孫藩統領。

    王孫藩知道金聲桓舊部本來就是散兵游勇不好管教,但是調教這些烏合之眾三教九流本來就是他的長處,畢竟在濟寧知州任上他連內府宦官都可以擺平:“請陛下放心,定武、勇武兩旅既然交到我手上,保證能為國家所用,不會出任何大問題!”

    以定武、勇武兩旅的歷史基礎,小問題肯定不會少,但王孫藩保證不會出現任何大問題,而李香君聽到這放心:“夫君聽到這個消息肯定能睡個好覺。”

    劉永錫既然能睡個好覺,對于大清國來說自然是個壞消息,阿濟格現在就是痛罵金聲桓、王得仁不中用:“南昌城好歹是座堅城,金聲桓、王得仁怎么能不經一戰就把南昌城與整個江西讓給了金華賊,飯桶,都是一群飯桶!”

    阿濟格從來沒有這么生氣過,他原本還指望越明軍與金聲桓、王得仁在南昌城大戰一場,最后雙方兩敗俱傷,但誰也沒想到劉永錫在城下只呆了一兩天形勢就發生了劇變,讓阿濟格的如夢算盤徹底落空。

    雖然金聲桓、王得仁的部隊都不算精銳之師,但是越明軍收編了金聲桓、王得仁所部之后聲勢大震,原來阿濟格還想等越明軍大舉西進的時候來個側擊,但是現在他完全打消了這樣的念頭,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到張獻忠身上。

    但是吳三桂卻是提醒阿濟格:“既然金聲桓、王得仁不是金華賊的對手,咱們也不能對大西賊寄以太多希望,他們終究也只是流賊。”

    阿濟格長嘆了一口氣才說道:“大西賊雖然只是流賊,但是張獻忠的四個義子還是很不錯的,我聽說他們在夷陵附近大破了荊州賊!”

    對于阿濟格來說,這是最近幾個月唯一的好消息,雖然不知道荊州賊與金華賊在夷陵附近的一系列戰斗損耗多大,但是雙方都至少損失了幾千人,而且荊州賊明顯處于下風。

    在這種情況下金華賊與大西賊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尸橫遍野的大戰,這正是阿濟格最想希望發生的結局:“等到荊州賊、金華賊、大西賊還有湖南賊斗到精疲力盡的時候,就是我軍再入湖廣的天賜良機。”

    但是吳三桂明顯要比阿濟格冷靜一些:“我們如果準備再入湖廣,那么咱們這十幾萬大軍不能散,可是現在攝政王要調大兵南征,我們應當怎么處置?”

    現在阿濟格可以說是掌握著大清國最強大的一個野戰兵團,當初阿濟格渡過黃河擊破陜北的李過、高一功集團的時候就有八萬之眾,而在一系列巨大勝利后收降了左良玉與李自成的大量殘部,巔峰時總兵力不下二三十萬。

    雖然這幾個月遭受了一系列挫折,但是阿濟格仍然掌握著十幾萬野戰部隊,這也是他準備再入湖廣的全部本錢。

    但是在多鐸、豪格兩個野戰兵團在江南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之后,大清國面臨著一場巨大的兵力危機,到處都遇到兵力危機。

    過去都是八旗軍充當救火隊的角色,但這次馳援海州的主力卻變成了左夢庚、董源、耿繼茂的漢軍,而且為了抽調出這一萬多機動部隊,諸位王爺、貝勒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而掌握十幾萬野戰大軍的阿濟格在朝廷眼中就成了一塊肥肉,雖然先期已經調走了近萬名精銳,但是現在朝廷又來了一道新命令,要求阿濟格再調三萬大軍參與南征,而且指名要調走阿濟格最精銳的幾個野戰兵團。

    而阿濟格對于攝政王多爾袞的命令也是一肚子委屈:“多鐸與豪格兩個飯桶在江南被金華賊打得全軍盡沒,但是現在還是我大清國的親王,這次南征還是他們兩個敗軍之將繼續擔當大任!”

    阿濟格是越說越生氣:“而我好不容易為大清國保存了十幾萬精銳,現在倒成了冤大頭,誰想從我這里調兵,南征明明是個無底洞,但朝廷就是想用本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保存下來的精銳來填這個窟窿,反正這事門都沒有!”

    吳三桂聽說阿濟格這么說不由心中一喜:“英王所言極是,南征就是一個無底洞,豫王、肅王 、肅王幾十萬大軍填進去,最后據說只有幾千人跟豫王、肅王北渡,朝廷就是再投二十萬人甚至三十萬人進去也是填無底洞。”

    阿濟格也是深有同感,實在是多鐸、豪格的南征失敗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他甚至覺得把他這十幾萬人都調到南征戰場也照樣解決不了問題。

    滅掉了弘光朝可以說是多爾袞犯下的最大錯誤,當時弘光朝只求一個隔江而治的局面,但是包括阿濟格在內的諸位王爺、貝勒都以為解決了弘光朝就能徹底滅掉殘明一統天下。

    但是誰也沒想到滅掉弘光朝反而惹出來了比弘光朝可怕一百倍甚至一千倍的承天朝,多爾袞南征雖然號稱要拿下徐州、淮安、鳳陽甚至再取南京,但是阿濟格對這次南征已經失去全部信心。

    而吳三桂同樣對于南征沒有任何信心,也不愿意調到南征戰場上充當炮灰,因此他當即附和阿濟格:“英王所言極是,去年南征既然已經損兵折將無法收場,今年就不必再填這個無底洞了!”

    只是阿濟格卻是嘆了一口氣:“可攝政王終究是我兄弟,而且我們還是同母所出,雖然抽調三萬精銳絕不可能,但是一萬兵馬總能辦得到!”

    對于阿濟格來說,一萬人已經是同胞兄弟情誼的極限了,他現在已經仁至義盡了。

    而吳三桂也松了一口氣,既然阿濟格只說一萬兵馬,顯然只準備派一萬蝦兵蟹將來應付多爾袞,而吳三桂屬于阿濟格麾下最精銳的兵馬,他已經逃過了一劫。

    而對于荊州的忠貞營來說,現在可以說是最危險的時刻,張獻忠的大西軍源源不斷地從三峽殺出來投到了夷陵戰場,兵力多到了田見秀、李過、高一功、劉體純這些忠貞營老將都感到絕望。

    但是大順軍這一年來屢戰屢敗,從打進北京的永昌皇朝重新淪落到沒有立足之地的流賊讓這些忠貞營老將印象異常深刻。

    現在天下形勢已經徹底變了,他們甚至不能再象以往那樣四處流竄,幸好高皇后在關鍵時刻作出了最明智的選擇,在得到承天朝的全力支持終于拿下了荊州府這塊來之不易的地盤。

    現在田見秀、李過、高一功、劉體純都格外重視忠貞營僅有的這塊地盤。

    他們很清楚雖然承天朝承認了“大明奉天皇后”與忠貞營的地位,但他們連荊州府這塊地盤都保不住,在承天皇帝眼中絕對分文不值,他們原有的侯爵、伯爵也毫無意義。

    因此他們雖然在戰場上敗多勝少,但是咬緊牙關從各個方面調集兵馬在夷陵附近與大西軍展開大戰,而現在他們終于得到了明確的消息:“南昌已經拿下來了,只要建虜不想自尋死路,我們與陛下會師指日可待!”

    雖然從南昌到荊州仍然有著一段相當遙遠的距離,但是在南昌的金聲桓、王得仁所部陣前起義之后,長江兩岸已經找不出任何一支敢于阻擋越明軍前進的武力,都只是一些烏合之眾而已。

    事實上越明軍的斥侯馬隊已經第一時間長驅直入與忠貞營會師,雖然這支馬隊只有十幾騎,但仍然讓忠貞營的這些老將都欣喜若狂。

    現在他們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戰勝大西軍,而是一直拖下去等到承天皇帝與他的大軍趕來支援,有了這支生力軍的加入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田見秀就非常明確地說道:“只要我們再堅持三五日,承天皇帝陛下的大軍就能趕來支援,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主動權在我們這邊。”

    但是高皇后已經收到了劉永錫的親筆書信:“厚澤侯有點過于樂觀了,陛下在信里告訴我,南昌新定,他要在南昌稍稍多留三五日進行善后,所以暫由邢勝平將軍統領前軍趕來馳援,但是大家請放心,陛下的大軍已經在路上了!”

    雖然劉永錫的大軍可能比預期要遲上幾日趕來,但是在場的忠貞營將領都很樂觀。

    雖然他們與承天皇帝劉永錫沒見過面,但是他們知道劉永錫向來言出如山,既然劉永錫說會全力支援忠貞營,那么只要忠貞營能守住荊州府,那么大家都是真正的開國功臣。

    只是田見秀剛想回復高皇后的時候,卻是突然傳來了壞消息:“見過奉天皇后,見過諸位侯爺、伯爺,南面的何騰蛟突然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大舉行動,看架勢是要指向武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