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漢末雄風 > 第十章 宵小沐猴冠,英雄抖虎威下
  當趙旻率軍行至許都皇宮正門附近時,因吃瓜人夾道圍觀之故,其人麾下騎兵已綿延數里,可謂風頭出盡。

  楊彪遠遠看到這一幕,好氣又好笑之余,對大筆袋趙旻高喝:“衛將軍之責乃戍衛天子,請衛將軍速速救駕!”

  兩漢時,衛將軍掌管禁軍,其主要職責確實是戍衛天子。

  趙旻無奈地指了指四周的吃瓜百姓,表示非自己不為,實乃不能也。

  具甲騎兵一旦加速…那就是人形坦克,真會鬧出人命的!

  所幸載兩根粗圓木的馬車就在趙旻身后,可盡快沖撞宮門。

  趙旻好容易在人群中行至宮門前,一眾頭戴進賢冠、著玄色深衣的文官們早已等得不耐煩。

  楊彪尚未來及開口,便有一名年紀與鐘繇相仿、脾氣卻被后者急得多之人,迫不及待開口道。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衛將軍,逆賊而今正在宮門處,某等與其眾痛陳利害,其眾卻毫不理會,衛將軍速速攀梯入內!”

  楊彪身旁的鐘繇作揖道:“衛將軍,此乃孔北海也。”

  趙旻滾鞍下馬,先向楊彪、鐘繇二人抱拳,隨即看向那身材中等、相貌平平、偏偏嗓門卻極大的孔融孔北海。

  趙旻躬身抱拳:“請文舉先生稍安勿躁。家叔父今何在?”

  這時,孔融身旁,一名頜下長須飄飄、相貌清俊、氣質飄逸出塵的文官作揖道。

  “君便為衛將軍?某乃穎川荀文若也,久仰衛將軍大名。”

  其人雖微微躬身,但仍明顯比孔融高出一頭,可見其人身高至少有八尺(一米八四)。

  趙旻得知此人是荀彧,登時肅然起敬,同樣躬身抱拳。

  “幸賴文若先生神機妙算,此番旻方可僥幸于官渡獲勝。旻不知先生當面,失敬!”

  若非荀彧使出妙計,迫使袁紹與曹操提前決戰,這場歷史上打到神州歷十月的官渡之戰,在這個時空還不知要打多久。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二人同時站直,趙旻上前幾步,行至荀彧身前。

  一股芝蘭幽香,自荀彧身上傳來。

  趙旻暗暗打量著這比自己略矮的大賢,只見其人豐神俊朗,氣質超然。

  荀彧也暗暗打量著這比自己略高的名將,只覺其人英武秀美,溫潤如玉。

  年齡差出十余歲的二人,同時生出相惜之情。于是二人目光交匯,彼此凝視。

  萬幸魯肅已返回陳留主持事務,否則其人一定會痛心疾首、捶胸頓足。

  然而,趙旻想的是:老子若得荀彧相助,天下重歸一統可期!

  荀彧的想法則是:天子與從文年齡相仿,余當自忠于皇漢之宗室中擇一淑女,為從文納之。

  從文與漢室結親,余心方可安也。然則…何人可為從文良配?惜哉!余獨女已嫁長文矣!

  不怪荀彧胡思亂想,因為這時代的士族豪強,都是靠聯姻來拉近關系。

  這是秦漢、中古乃至整個封建時期的文化。

  舅姑成為公婆代稱,就是因此而來。

  然而,魯肅雖不在場,但現場還有孔融這個急性子。

  “文若,衛將軍,你二人休要耽擱!天子今已被挾持!請衛將軍速速攀梯入內!”

  其人打斷了荀彧和趙旻的對視。

  趙旻向孔融抱拳道:“文舉先生勿憂,旻之叔父今何在?”

  楊彪插口道:“子龍已攀梯而入,衛將軍速速救駕!”

  一眾進賢冠、玄色深衣之文臣,與一眾鹖冠、絳色深衣之武臣,當然,還有無數吃瓜人,都看向這位傳說中的衛將軍。

  趙旻朗聲喝道:“何必攀梯?取圓木!”

  幾名極有眼力勁兒的軍司馬,早已準備就緒。

  是以,趙旻一聲令下,便有精悍騎兵抬起兩根粗重圓木走來。

  趙旻指向宮門,喝道:“破之!”

  抬著圓木的騎兵,小跑著沖向宮門。

  進城前便已披雙鎧的趙旻,則趁機解下劉氏冠換上兜鍪,并提起德勝鉤上的長槍。

  隨著“嘭”一聲悶響,不止宮門晃了一晃,便連眾人腳下之地面,似乎都隨之震了一震。

  趙云的部曲,本就不缺給養,歷經官渡之戰后,他們皆被戰爭錘煉得更加剽悍善戰。

  是以,在他們抱著兩根圓木輪番沖撞宮門之下,頃刻之間,便聽到“喀喇喇”、“砰”之聲響起。

  隨著宮門的門閂被撞碎,宮門轟然洞開。

  趙旻冷冷地掃視門前人群,指著被撞開的宮門喝道:“若有宵小之輩心懷不軌,此門即為爾等前車之鑒!”

  他重重哼了一聲后,提起長槍,翻身上馬沖進宮城。

  在劉曄率領下,騎兵們也隨趙旻殺了進去。

  隱于人群中的某些人,被趙旻滿含殺氣的眼神掃過后,竟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噤。

  見趙旻率軍沖入宮城救駕,憂心如焚的文武百官們不約而同松了口氣。

  趙旻踏入宮城后才發現,自己老叔趙云,率不足一屯部曲,正與對面近千虎衛在承光殿前的廣場上對峙。

  趙旻和老叔交換眼神后毫不停留,徑直向正殿沖去。

  趙云虎吼一聲:“吾等大軍已至,爾等還不速降!”

  虎衛們見大股騎兵自宮門涌入,向自己一方包圍而來,登時如臨大敵般結起陣勢,誰還理會單槍匹馬的趙旻?

  至于一身文官打扮的劉曄…則更無人在意。

  行至承光殿高階下后,趙旻對劉曄道:“子揚,依照你我之計行事!”

  他對隨行護衛的一隊騎兵道:“保護好子揚先生!”

  劉曄作揖道:“主公務必小心,若遇賊兵請速退至此。”

  趙旻頷首后,便策馬向殿后疾馳。

  劉曄清了清嗓子,如一個業余談判專家般高聲喝問:“殿內諸君欲何求?”

  趙旻懶得糾正劉曄的錯誤,搖搖頭繼續趕向殿后。

  趙旻對許都皇宮毫不熟悉,繞至殿后時,見承光殿諸門皆緊閉,其人便有些犯愁。

  他喃喃道:“戒備如此森嚴,不好茍啊!”

  旋即其人用力拍了下腦門…其人戴著兜鍪,這一下震得自己腦袋嗡嗡作響。

  臭不要臉的趙旻顧不得腦袋,徑自向北馳去。

  結果…

  腹黑男冷笑不止。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這群宮中禁衛果然沒經驗。

  后宮貴人們的住所,也就是百子坊,叛亂的禁衛居然不設防!

  趙旻未在門口駐足,當即折向西而去。

  趁著老叔和劉曄吸引叛軍注意力,他必須找一個熟悉宮城之人,為自己指點迷津。

  然而,叛賊聲勢如此浩大,此刻宮城內空蕩蕩,哪里還有閑逛的宮人?

  不得已之下,趙旻騎馬向湖邊馳去,以期能找到一個因游湖而未來及躲起來的貴人、女官,甚至是宮中婢女。

  苦心人天不負。

  因職業生涯而練就出敏銳觀察力的趙旻,在驚鴻一瞥之下,隱約發覺湖邊一艘小舟中,似乎有一道人影。

  于是其人馳至湖邊,朗聲道:“某乃奉天子秘詔討不臣之衛將軍趙從文,方自官渡趕回,救駕來遲,不知哪位貴人在舟內?可否現身相見?”

  言罷,趙旻忍不住默默吐槽:

  曹老板對皇宮滲透得真到位!傻子都能猜到,宦官們和禁衛們是一伙的!萬幸宦官們還算明白。

  趙旻至此已想通,為何叛軍未控制后宮:因為宦官們不允許。

  如此看來,叛變的虎衛們目的簡單明確:自保!

  劉協對他們一定已恨之入骨,若曹操兵敗身亡,這些虎衛焉有命在?

  趙旻復又搖搖頭,推翻了自己的推斷。

  不對!楊彪、鐘繇和荀彧一定已勸降這些虎衛,劉協想必也已承諾對前事概不追究,否則這些禁軍不會仍在宮中任職。

  那么問題來了。

  這些本已向劉協效忠的禁軍,為何又突然叛變呢?

  趙旻暫時無暇細思,見那人仍不肯現身,他溫言道:“某有一計,可救天子,但需貴人相助,還請貴人現身相見。”

  他再次等了片刻,正欲再開口,便見一名女子優雅至極地自一艘小舟中站起身來。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趙旻定睛一看,登時五味雜陳。

  孔融的形象,實則與演義頗為不符。

  咱們聊一聊孔融,下一章再聊甲胄。

  孔融是孔丘苗裔,以“文才高茂”著稱于漢末三國。

  對廣大吃瓜群眾而言,孔融往往與“讓梨典故”勾連在一起;其文學地位反倒不顯。

  就其生平履歷而言,孔文舉不宜被單純視作“文人學士”或“門閥權貴”,其個人標簽更傾向“流亡軍閥”。

  以地位考量,融與曹魏的華歆、王朗,孫吳的太史慈,蜀漢的馬超等人相似。

  換個角度看,論武略,孔融并無超、慈之勇;論文采,孔融雖略勝歆、朗,卻無此三人的“機鑒通達”。最終因言獲罪,身家夷滅。

  孔融在地方割據八年(189-196),歷經初平、興平、建安,屬于三國漢季最為兇暴混亂的時期。

  在青州割據的八年間,孔融昏悖放縱,一無可取,完全不見高門豪族的體面,反而更類似“寵信商販庸兒”、“貶抑地方門閥”的幽州集團。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孔融早年經歷,諸如“坐上讓梨”、“巧識李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乃至“兄弟爭死”的軼事典故,諸書多載,不再贅述。

  《續漢書》、《后漢書》、《九州春秋》、《世說新語》等典籍,對孔融早年形象有詳述,文多不載。

  孔融發跡、外鎮州郡,是在中平六年(189)董卓上洛后。

  融以家世被司徒府舉高第,得以出任北軍中候,虎賁中郎將。之后山東大亂,群雄蜂起,董卓遣孔融出青州,為北海國相。

  考慮到孔融遷北軍中候,在職三日即遷虎賁中郎將,隨即出鎮青州。可知有其必然背景。

  后辟司空掾,拜中軍候。在職三日,遷虎賁中郎將。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后漢書卷七十-孔融傳》

  所謂“以忤卓旨”,實乃為尊者諱,后文詳述。

  北軍中候是典五營校尉的要職,秩階雖低(六百石),權勢卻顯赫。漢制,中軍分南北軍,北軍中候監管的五校尉營,與刺史監管郡守相類似。

  注:刺史初置,秩六百,郡守秩二千。北軍中候秩六百,五校尉秩二千。

  在地方割據勢力的“領軍”“護軍”制度成熟完善、取代南北軍之前,北軍中候無疑是顯職。出任此職者,必然被卓所親善。

  繼任北軍中候應是劉表。表彼時為卓所信重,使鎮荊州,牽制屯兵南陽的袁術與孫堅。

  (表)以大將軍掾為北軍中候。靈帝崩,代王叡為荊州刺史。--《魏書六劉表傳》

  而孔融在北軍中候之后擔任的“虎賁中郎將”,本是靈帝末年袁術的職位。而二袁是董卓死敵,人所共知。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人,司空逢之子也。舉孝廉,累遷至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后漢書卷七十五-袁術傳》

  從孔融的仕宦履歷看,其無疑是董卓所親善信任的朝官。故使出鎮地方,以為藩庇。

  融本傳所言“董卓以青州**,故遣融赴險地”頗可探討。

  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沖,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后漢書卷七十-孔融傳》

  按張璠《漢紀》,孔融“在郡八年”。融在建安元年(196)夏為袁譚所敗,可知出任北海太守,當為中平六年(189),合計八年。

  董卓上洛之初(189),便委融以重任。且融未隨關東軍閥討董(190),可知所謂“卓與融不睦”,當為妄語。

  融在京都韜晦近四十載,一朝外放,得郡守高位,立刻兇形畢露。

  融在北海,自許大志,舉軍曜甲,與群賢要功。

  孔融鎮北海,可謂“賊害忠良,放縱不仁”。覽查諸書所載,一無可取。昏悖狂亂,命不可知。

  青州北海,今屬山東濰坊。東漢中平年間(184-189),青州是黃巾寇暴的大本營之一。桓靈無道,天災頻仍,該地受害尤甚,亂匪多如牛毛。

  (中平五年)冬十月,青、徐黃巾復起,寇郡縣。--《后漢書卷八-孝靈帝紀》

  青、徐地區災害頻繁,查《后漢書孝靈帝紀》可知,文多不載。本書開篇,徐州大旱有佐證可考。

  當時的青州刺史是袁紹“擅自署置”的臧洪。洪入青州,戰于黃巾,兩年方告平息。

  會青州刺史焦和卒,紹使洪領青州以撫其眾。洪在州二年,群盜奔走。--《魏書七臧洪傳》

  臧洪上一任青州刺史是焦和。與孔融出鎮青州同時代。

  焦和在青州(190-191),昏亂放縱,色厲內荏。軍械雖利,兵甲雖眾,卻“望寇奔走,未嘗交接”。臨陣之時,又屢求神祇,醉心巫祝,最終“州里蕭條,悉為邱墟”。

  初平中,焦和為青州刺史。黃巾遂廣,屠裂城邑。和不能御,然軍器尚利,戰士尚眾,而耳目偵邏不設,恐動之言妄至,望寇奔走,未嘗接風塵交旗鼓也。入見其清談干云,出則渾亂,命不可知。州遂蕭條,悉為丘墟也。--《九州春秋》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孔融與焦和的人生路線倒是頗為相似。皆掛名牧守,卻志大才疏,名實相悖,為害一方。

  融在北海,盛氣凌人,欲爭霸天下,與群雄邀功。遂大舉募兵,炫耀鋒威,擺出一副“氣吞寰宇”的架勢。

  融在北海,自以智能優贍,溢才命世,當時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許大志,且欲舉軍曜甲,與群賢要功。--《九州春秋》

  漢末兵制不立,武備廢弛。禁軍軍士,素來荒于操練,乃至收攏市井無賴和商販饑民混入中軍。

  舊時虎賁、羽林、五營兵,及衛士并合,雖且萬人,或商賈惰游子弟,或農野謹鈍之人;雖有乘制之處,不講戎陣,既不簡練,又希更寇,雖名實不副,難以備急。--《魏名臣奏》引自《魏書十三王朗傳》

  董卓上洛,最初僅憑“三千步騎”便控制朝政,玩弄權柄。靈帝時已經不得不放權州郡,使自募兵甲。東漢兵制頹靡可見一斑。

  孔融的前半生,久在東都,對兵制敗壞的情況大約也有所認識。故招募輕俠無賴、亡命奸臧,以為羽翼。

  然其(孔融)所任用,好奇取異,皆輕剽之才。--《九州春秋》

  至于地方豪杰,尤其是州郡門閥(即所謂“冠蓋”),則被孔融疏遠。與陶謙,公孫瓚的行為模式幾乎一脈相承。

  王子法、劉孔慈兇辯小才,(融)信為腹心。左承祖、劉義遜清雋之士,備在坐席而已。--《九州春秋》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廣陵太守瑯邪趙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見疏;曹宏等,讒慝小人也,謙親任之。--《魏書八陶謙傳》

  漢末三國,地方藩鎮對待州郡豪族的態度,大體分為三類。

  其一是“大力鎮壓”,以公孫瓚、陶謙、袁術、孫策、早期劉備為代表。

  其二是“且用且防”,以曹操、孫權、劉表、中后期劉備為代表。孫權玩得最溜。

  其三是“寬以濟寬”,以袁紹、劉璋為代表。

  而孔融鎮北海的八年時間(189-196),恰好處在二袁陣營相互攻殺的敏感階段。

  雖然諸書均言、孔融“悠游其間,無所依附”。實際以其行事風格看,鎮壓地方豪門,重用劍客無賴,與公孫瓚陣營可謂一脈相承。

  (融)但能張磔網羅,其自理甚疏。租賦少稽,一朝殺五部督郵。奸民污吏,猾亂朝市,亦不能治。--《九州春秋》

  考慮到公孫瓚所署青州刺史田楷屯齊國,瓚所署平原相劉備屯高唐,均在青州,與融為唇齒。恐怕孔融的政治立場,應該是“親公孫”的。或者說,其執政風格,明顯受到公孫瓚派系的影響。

  另一方面,孔融與公孫瓚盟友袁術不睦,公開罵術“冢中枯骨”。可見融頗放縱,剛戾多忤。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融連年傾覆,事無所濟,遂不能保障四境,棄郡而去。

  孔融在北海,雖然大力鎮壓門閥,重用“輕剽猛士”,軍力卻依然孱弱到難以置信的地步。

  幽州兵亂,南寇北海。融出為安撫,欲引為己用。未幾,兵復叛,亡走他郡,融望兵興嘆。

  幽州精兵亂,至徐州,卒到城下,舉國皆恐。融直出說之,令無異志。遂與別校謀夜覆幽州,幽州軍敗,悉有其眾。無幾時,還復叛亡。--《九州春秋》

  黃巾大帥管亥來襲。孔融故作高明,臨陣豪飲,兩翼夾擊,反被管亥打得丟盔棄甲,竟連北海都回不去了,躲在南縣瑟瑟發抖。

  黃巾將至,融大飲醇酒,躬自上馬,御之淶水之上。寇令上部與融相拒,兩翼徑涉水,直到所治城。城潰,融不得入,轉至南縣,左右稍叛。--《九州春秋》

  “稍叛”即陸續背叛,“稍”于古文中,指漸漸。

  “管亥寇北海”的具體時間,請恕云某無能。

  以興平元年(194)劉備轉入徐州,而太史慈隨即南附劉繇,可知下限當在初平四年(193)。而青徐黃巾肆虐青州,當在初平二年(191);翌年即轉入兗州,為曹操所敗。

  故“管亥寇青州”當在191-193。

  融命在旦夕,賴東萊豪族太史慈,出奔平原,求師旅于劉備。

  時,黃巾復來侵暴,融乃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融逼急,乃遣東萊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劉備。--《后漢書卷七十-孔融傳》

  彼時的劉備,三十出頭,只是公孫瓚私署的偽國相,麾下兵甲不過數千。備聞訊,領兵三千入北海,擊潰管亥,孔融得救。

  同為招攬“亡命奸臧”與“輕剽武人”,孔融與劉備的戰斗力,卻差天共地,不忍卒睹。

  融自敗于管亥,“連年傾覆,不能自存”,竟被逼得“棄郡而走”,東徙徐州。后遷青州刺史。

  連年傾覆,事無所濟,遂不能保障四境,棄郡而去。后徙徐州,以北海相自還領青州刺史,治郡北陲。--《九州春秋》

  考慮到孔融的青州刺史,乃劉備于興平元年(194)表奏,且備提領徐州亦在同年。可知彼時孔融托庇于劉備。

  (融)在郡六年,劉備表領青州刺史。--《后漢書卷七十-孔融傳》

  此處值得一提的是:孔融鎮北海八年,在郡第六年被表為青州刺史,是年為興平元年(194)。

  這恰好是劉備提領徐州同年。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劉備是孔融外藩倚仗,還可從《九州春秋》中左丞祖與孔融對話中略窺一二。

  左勸融“自托強國”,融不聽而殺之。

  丞祖勸融自托強國,融不聽而殺之,義遜棄去。遂為袁譚所攻。--《九州春秋》

  從孔融依靠劉備、太史慈而收復北海,可知其并非完全中立;左氏所謂“強國”,很可能是指代袁紹或袁術。而融拒絕托庇于“強國”,可知彼時其倚仗“名位不顯”,當指劉備。

  興平元年(194)陶謙死。劉備與典農陳登、北海相孔融商議對策,二人皆支持備牧徐州。

  北海相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領徐州。--《蜀書二先主傳》

  陳登為下邳豪族,在備身邊并不奇怪。孔融是北海國相,當時是怎么跑到劉備身邊去的?還對著備大罵袁術“冢中枯骨”?

  恐怕興平元年(194)的孔融,早被流寇打得喪師失地,屈身劉備幕府了。

  彼時劉備妄自尊大,效法公孫瓚授田楷為青州,亦授孔融為青州,以為藩衛。可謂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結果…呵呵。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托庇劉備”的這段屈辱歷史,史冊雖未明言,但綜合各方材料,是顯而易見的。

  融為袁譚所攻,流矢雨集,戈矛內接。隱幾讀書,談笑自若。

  建安元年(196)袁譚出為青州刺史,其實最初只是“都督青州”,刺史頭銜是袁紹外藩曹操表奏的。

  譚始至青州,為都督,未為刺史,后太祖拜為刺史。--《九州春秋》

  袁譚兇桀,攻襲北海。仰食于劉備的孔融哪是對手?倉皇求援于徐州。

  劉備彼時正與袁術交兵。即孫策所謂“劉備爭盟淮隅”。

  劉繇決力江滸,劉備爭盟淮隅,是以未獲承命櫜弓戢戈也。--《江表傳》

  袁術認為陶謙死后徐州應該歸屬自己,當時還喜滋滋自領了“徐州伯”。沒料到劉備截胡,遂興兵進犯。

  術退保雍丘,又將其余眾奔九江,殺楊州刺史陳溫而自領之,又兼稱徐州伯。--《后漢書卷七十五-袁術傳》

  劉備與袁術打得不可開交,同年(196)“寓公”呂布又叛于下邳,備軍敗入廣陵,窮困潦倒,人相啖食;是再也沒有余力援救孔融了。

  備軍在廣陵,饑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英雄記》

  何況,袁譚本是劉備表奏的茂才(即“省級杰出人才”),以酬報當年(194)袁紹支持自己提領徐州的恩情。

  別說彼時劉備力有未逮,就算備兵強馬壯,是否會救援孔融,也頗值思量。

  劉備與袁氏父子在幕后的骯臟交易,幾乎難以啟齒,讀之寒心。

  劉備初屬袁術集團公孫瓚麾下,后叛出袁術集團進入袁紹集團…難怪曹老板一方罵劉備反覆無常。

  如果考慮到劉備實為孔融的外藩倚仗(類似劉表之于張繡),那么袁譚擊北海,是否得到劉備默許縱容、甚至有意挑唆,都難以定論。

  建安五年(200)劉備殺車胄以叛,兵敗,入青州。袁譚聞訊,率部出迎,又引入冀州魏郡,袁氏父子待以上賓之禮。

  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先主故茂才也,將步騎迎先主。先主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蜀書二先主傳》

  考慮到袁譚是摧毀劉備外藩(即孔融)的“罪魁禍首”,而二人關系居然如此和睦。孔融之敗,到底是被誰出賣,也就一目了然了。

  袁譚兵勢兇猛,流矢雨集,連攻累月。而孔融竟“憑幾安坐,讀書談笑”。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建安元年,為袁譚所攻,自春至夏,戰士所余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融隱幾讀書,談笑自若。--《后漢書卷七十五-孔融傳》

  最終城池崩毀,士眾亡散。融孤身奔曹,自此開啟為期十二年的“寓公生涯”。直至赤壁之戰(208)前因言獲罪,為魏武所誅。

  北海之戰,孔融雖然每日談笑讀書,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城陷之日,卻棄妻子而走,僅以身免,家室悉為袁譚所虜。

  城壞眾亡,身奔山東,室家為譚所虜。--《九州春秋》

  融在郡八年,僅以身免。--張璠《漢紀》

  孔融伏誅在建安十三年(208),而彼時二子年僅八歲。

  十三年,融對孫權使,有訕謗之言,坐棄市。二子年八歲,時方弈棋,融被收,端坐不起。--《魏氏春秋》

  考慮到孔融出奔曹操是在建安元年(196),那融二子無疑是入許縣后所生。可知其舊日妻小,盡作袁譚階下之囚,死生未卜。

  孔融在地方的八年,昏庸無道,行事悖亂,屢遭蕩覆,命不可知;乃至托身于劉備,敗亡于袁譚;城池化作煙塵,州郡悉為丘墟。逆亂之勢,竟與焦和相似。故孔融自必諱言,時人以融高門,對此亦不多言。

  融自詡大志,卻無甚才武,承焦和之昏弊,屢敗于流寇;治下“奸民污吏,橫行街市”,又欲“與群賢邀功”。

  雖治兵曜甲,構釁地方,卻屢敗于群盜,乃至“戰士不滿數百,谷不至萬斛”。可謂凄凄慘慘戚戚。

  于時曹、袁、公孫共相首尾,(融)戰士不滿數百,谷不至萬斛。--《九州春秋》

  最可恥者,當屬初平年間(190-193)的“管亥之亂”。孔融竟被打得喪城失地,亡入南縣,賴東萊太史慈與平原劉備,才茍延殘喘。

  融不思進取,又“屢遭蕩覆”,乃至興平初年(194)居然足無寸土,屈身劉備;還與備沆瀣一氣,謀奪徐州。

  若非陳壽和司馬彪秉筆直書,這段關鍵的歷史信息,險些要湮滅史冊!

  然而備在徐州,未幾亦敗。故孔融為袁譚劫掠,奔走亡命。考慮到其家屬妻女悉為譚所虜,其“臨陣豪飲,讀書談笑”的丑態,著實令人齒冷。

  昏悖放縱至此,因言獲罪,構釁魏武,也便理所當然了。何況孔融也缺乏華歆、王朗的自覺。

  袁術使孫策擊江東。華歆鎮豫章,聞策至,開城迎降,被待以上賓之禮。王朗鎮會稽,兵敗城下,浮舟泛海,自污乞活,孫策赦之。

  瞅瞅人家王朗,孔文舉你可長點兒心吧!

  孔融雖是杰出的文學家,但他也是個糟糕透頂的軍閥。

  似融般“兵微將寡、志大才疏”者居然能外鎮八年,若非劉備襄助,恐怕早成“冢中枯骨”。

  云某偶然搜得居然有人夸孔文舉外鎮八年之“仁政”、“英明”,云某深感尷尬。

  那些人,與猛夸二五仔臧洪“忠義”者何其相似!

  那些人,你們可長點兒心吧!

  如此孔文舉,有何立場指責袁公路“冢中枯骨”?

  活該其人因言獲罪!

  當然了,孔文舉于文學上的成就,有目共睹!

  事實證明隔行如隔山,專業的人,還是應該多做做專業的事兒!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閱讀app,無廣告免費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后,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么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后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云垂賞竹濤的漢末雄風

  御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