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國啤 > 第197章 待價而沽
    pp2();

    ead2();  秦東到底沒有答應與左小青的私下會面,但是在啤酒的代言人上,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陳明道。

    今年,陳明道會憑借《我的1919》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以及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這對于一種商品的加持不言而喻。

    在商言商,秦東不可能去請范偉的,雖然他認可范偉的演技,但是此時的范偉與陳明道相比,商業價值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只要資本捧,就會有不斷的資源,陳明道無異是最合適的。

    看著電視上陳明道霸氣地推銷著秦啤,電視機前的張瑞剛給伊藤太郎解釋,“這是中國男演員中最出名的一個人……”

    伊藤太郎道,“看來,這是秦啤的大手筆,代言費很高……”

    陳道明的地位不止配得上秦啤,并且,目前,他有兩部電視劇正在播出,二馬和紹興師爺在全國的收視率都不差。

    上海人喝著陳明道推薦的啤酒,看著陳明道出演的電視劇,秦啤的銷量馬上上來一大截。

    “我們應該請誰來作代言?”伊藤太郎想到一個問題。

    秦東卻不理會三得利的廣告攻勢,今天他要正式吹響秦啤橫掃上海市場的號角。

    “準備得怎么樣了?”秦啤馬上就要召開發布會,可是那位“熱心”的上海市民還沒有到。

    “我馬上打電話。”趙牡丹回答道,可是這位市民沒有手機。

    “來了,來了,總算來了。”鐘小勇跑過來,身后是一位笑瞇瞇還算高大的中年人。

    “這是我們公司的秦董。”鐘小勇介紹道。

    對方笑得眼睛都瞇到了一起,“秦董,你好,自我介紹一下,呂涼,我是一名公交車司機。”

    “我是一名洗瓶工。”秦東笑著握住這位師傅的手,“你叫我秦師傅就行,我就叫你呂師傅,我們走吧,記者們都等急了。”

    秦啤的發布會,自然少不了記者,也少不了三得利的人。

    張瑞剛看著臺上,秦東與一位穿著公交公司服裝的人走上臺,就愣了,“這個秦癲子,搞什么鬼花樣?”

    “首先,鄭重地介紹一位朋友給大家認識,這位就是公交公司的呂師傅。”秦東鼓掌。

    一頭霧水的記者互相看看,也都鼓起掌來。

    “找一個司機來干什么?”臺下的張瑞剛也很納悶。

    “張總,親自來捧場啊。”秦東不認識張瑞剛,可是趙牡丹認識他,見到他親自前來“刺探”情報,趙牡丹很不客氣,就差拿棍子往外趕人了。

    “這位呂師傅,與秦啤很有淵源,”秦東在臺上笑著揭開答案,“他曾給三次給秦啤寫信,他見證了秦啤在上海的發展,下面就由呂師傅給大家講一講他與秦啤的緣份。”

    “我啊,第一次給秦啤寫信,是因為在上海能買得到秦啤的股票,但買不到秦灣的啤酒……”

    他對秦啤電視中無形,廣播里無聲,報紙上無痕,街道旁無影的情況很是困惑。

    “所以,秦啤的秦董事長邀請我到秦灣參觀,還親自聽了我的意見。”

    “第二次,是因為秦啤到了上海,可是供不應求,我還是買不到秦啤……”

    “第三次,我說,既然在上海有了工廠,就應該讓全上海的市民喝上秦啤!”

    呂師傅看一眼秦東,秦東臉上很是動容。

    張瑞剛不服氣,“這演技,可以當影帝了。”

    “沒有市場叫什么名牌,名牌沒有理由沒有市場,現在,我宣布,上海市場,秦啤來了,以后,上海的市民可以暢開喝我們的啤酒,就在昨天,我們秦啤正式收購了佳柏龍上海公司,這是中國啤酒收購的第一家外國啤酒公司。”

    咔嚓,咔嚓

    快門按起,無數相機攝相機對準了秦東,記者們知道,借由這位普通的上海市民之口,秦啤吹響了進攻上海的號角!

    秦東與一位普通的公交車司機師傅站在一起,侃侃而談,這一幕被無數上海市民在電視上看到。

    “你這個同學聰明啊。”國策的何宏圖也來到了上海,他就在上海啤酒廠,與秦東的老同學陶阿滿同志觀看著秦啤的新聞發布會。

    聰明?

    陶阿滿考慮了五分鐘,也明白了,其實秦東請了兩個代言人,一個是陳明道,另一個就是這位呂師傅,呂師傅似乎更有說服力,因為他本來就是上海人!

    “對嘛,這才叫秦東。”即使現在,何宏圖依然對秦東的印象很好,“說說吧,如果出售上海啤酒廠,你愿意與誰合作?”

    陶阿滿的臉色很不好了,他心事重重,當了幾個廠長,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稻草人一樣的陶阿滿了。

    因為何宏圖說的與誰合作,潛臺詞就是上海啤酒廠他想賣,是賣給秦東呢,還是賣給日本人?

    1996年,印尼的何宏圖在中國買了一個6萬噸的啤酒廠,然后,國策集團和何宏圖以旋風般的收購進入輪胎和啤酒行業,依靠33億資本將北京啤酒廠、杭州啤酒廠及煙臺啤酒廠等多家啤酒企業盡收麾下,迅速成為中國啤酒行業最大企業之一,并在百慕大注冊成立“中國啤酒控股公司”,然后在加拿大多倫多成功上市。

    但好景不長,數年后,黯然收場的何宏圖將手中所持股份準備整體出售……

    “你這個人,沒有個性,與誰都能合作,”何宏圖似乎不想聽陶阿滿的回答,“但是,沒有個性,在官場上是好事,但在商場上就不盡然了……

    外資退與進,品牌失靈,其實不止佳柏龍、國策一家。

    當年,十幾億人口、強勁的人均消費增量,在中國國門打開的十幾年后,外資終于開始“圍城”了。

    巴斯集團與吉林金士百合資經營吉林巴斯金七百啤酒有限公司,澳大利亞的富士達啤酒與廣東的皇妹集團合資經營珠海斗門啤酒公司,百威、三得利、米勒等都進入中國。

    公開資料顯示,當時有50多家外資企業征戰中國啤酒市場。

    但從90年代中后期,巴斯、富士達啤酒、嘉士伯和法國達能集團先后放棄啤酒業務。外資啤酒進入低潮期。

    此后,外資再次卷土重來,在中國市場遍地開花,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今天,已是后話了。

    “何董,那我們現是不是可以待價而沽,但三得利與秦啤誰能買下我們的啤酒廠,誰就能占據上海的市場。”陶阿滿眼中一閃。

    pp2();

    ead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