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 第1430章 后記:時間線收束
  遼寧州,當車進入這里之后,李恪跟自己前世感受最大的不同就是,這里更多的是以國有農場為主,部分私人農場為輔。

  私人農場,就是曾經給那些世家門閥,允許他們大批量購買和承包的一種類型,最初是以國有商行投資為主,后來允許開放之后,允許部分世家門閥私人購買土地。

  當然了,私人土地也是需要按照大唐的官方規定來種植的。

  流傳到今天李恪不知道還有多少人保持著,但看起來目前數量也不算是太少。

  因為大唐國土面積廣大,外加城市化的時間非常的早,所以農村并沒有留下太多的百姓,這就有了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的能力。

  而到了近年,智能化數據的普及,更是讓這些無人機械普及,一戶人家甚至就可以種植數百上千畝的土地。

  而且上萬,十萬的估計也是大有人在的,這就讓整個東北平原的人口面積遠不如李恪所想的那么密集。

  不過這樣也好,曾經輝煌過,然后落下來總是讓人難以接受,但是這樣以農業為主的發展起來,奠定好這里的主要定位,那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問題了。

  畢竟以現在大唐的規模來說,全產業鏈發展是必須的,而且工業方面也是以各個方面為主,比如說石油工業,幾乎都是集中在了中華州的阿拉伯州附近,那里雖然說整體環境惡劣,但是石油產出數量巨大,自然石油工業更加容易發展。

  而像是天然氣等工業自然也是會隨著輸氣管道的建設開始不斷的流轉,而像是一些汽車等工業更是要依托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進行建設,畢竟汽車工業前期的時候,也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

  所以大唐現在的工業基本都是按照不同類型分布在大唐的不同各個道州,可以說每個州都有自己的特色工業,這一點倒是很正常。

  如果你將這些州看成是一個個國家的話,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

  只不過是沒有國家之間的關稅,貿易限制等等,整體而言還是優勢了許多。

  所以,像是東北這片區域,雖然說礦產資源也很豐富,但很多礦產資源只是探測出來,還沒有進行開采而已。

  而剩下的,就要集中優勢進行種植了,顯然東北這片區域,作為大唐唯二的黑土地,當然是最適合發展糧食產業了。

  小麥,水稻等產業在這里都是蓬勃發展。

  同樣林業資源也是豐富,還有其他的野生資源等也是有許多的。

  集中資源產業,讓東北這里雖然沒有了重工業,不再像是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工業區域,但它的gdp卻并不低,同樣人均收入也同樣不低。

  適合的道路才是最完整的,這些發展顯然不是李恪能夠安排的,畢竟經過了一千四百年多了,該怎么樣發展的,就怎么樣發展,都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調整。

  而來到這里,李恪也注意到了另外一點,那就像是新羅州最大的特產,居然還是辣白菜,泡菜。

  這個讓李恪就徹底無語了,歷經兩個世界,一千四百年多歷史,還沒改變,這就離譜。

  在遼陽市,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大唐是沒有沈陽市的,因為遼寧州建立之后,這里就稱呼為遼陽,隨后遼陽逐步發展,它也就成為了現在整個遼寧州最大的城市,也是遼寧州的郡府所在地。

  在遼陽市,李恪就見到了大量的新羅特產,泡菜和辣白菜。

  主要是小助理給她家里買了不少,說是她媽媽喜歡吃,而這里距離新羅州最近,所以最正宗。

  李恪也算是跟著小助理了解了一番新羅州的產業。

  辣白菜產業集中在新羅州,是因為當年大唐在拿下高句麗之后,大白菜也就傳入了新羅,而對新羅百姓來說,當時的大白菜從某種角度來說,跟大唐支援的糧食一樣,是救命的。

  因為大白菜算是他們普通百姓為數不多的重要糧食補充,而冬天可以吃到的腌菜也都是以辣白菜為主,另外還可以用地窖存儲大量的白菜。

  這些原因導致辣白菜等產業再一次成為了新羅州的特產,直到傳承至今,而因為新羅人的特性,等到后來因為李恪的影響,他們更是認為這辣白菜是圣宗賜給他們的,那更是當成產業來對待了。

  加上當時整個東北平原種植糧食都是以種植小麥為主,跟南方冬小麥不同,東北是春天種植的春小麥,大約在7月中旬收割。

  收割之后,可以在小麥田地里面種植大白菜,等到了9月底10月初的時候,大白菜就可以收獲。

  將土地利用到極致,而這里自然也是大白菜非常重要的銷售之地,畢竟這里靠近整個東北這個產地。

  所以雖然大白菜的產地不在新羅,但是辣白菜的制造工廠等等確實是都集中在新羅。

  還好,畢竟新羅州也是大唐的,所以現在的大唐新羅,肉類啊,水果啊,西瓜之類的倒是都不至于用一片一片的來買。

  李恪也是有些無奈,只能是用世界線收束來形容了。

  遼陽城,這里的城墻依然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不僅僅是城墻,還包含有當年被炸塌的城墻段都沒有進行修復。

  當年拿下這里之后,是有修復的意愿的,后來考慮到了大唐未來的發展其實不需要城墻了,所以這些地方炸塌的缺口自然也就沒有修復,只是進行了整理。

  等后來這里城墻被保護起來之后,這些地方甚至還有還原了部分,反正一些碎裂的城墻磚塊等都又堆放了回來。

  到了今天,這里依然保留著當初的樣子。

  但是……李恪敢肯定,這里的城磚等肯定不是當年那一批了,整個城墻如果保持完整,不斷維護的話,維持一千多年可以,但倒塌之后維持一千多年,那幾乎不可能。

  所以,這些東西顯然都是后來放置的,不過也無所謂了,這樣的景點,讓人們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就可以了。這些不過也是當地為了用來維持旅游經濟的東西而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