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隋主沉浮 > 第422章:攔路搶客
  漢長安城北臨渭水,由于和渭水河床持平,造成了供水、排水不暢、污水聚而不泄等問題;再加上渭水河床不時南北擺,使漢長安城每年雨季便有被水淹的危險,已經不能國都的使命,于是先帝讓宇文愷在龍首原南坡選址建城,興建了大興城。

  朝廷搬走以后,漢長安城很快就蕭條了下來,但是朝廷并將之摧毀,而是拆了城北的城墻,挖出許多大碼頭,并在城中興建了許多高大的官倉,使它和灞上一樣,成為大興城左右的兩大貨物集散地。不過西邊物資不多,所以漢長安城的碼頭遠不如灞上碼頭繁華、熱鬧。

  黃昏時分,楊集等人在漢長安城碼頭登陸,等戰馬、馬車、物資一一搬上岸,楊集便騎著雪白寶馬幻影沿著寬闊街道上前行,準備趕回大興城。

  讓他意外的是,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軍卒、衙役正在搬著木料、茅草、瓦片,登上梯子,幫城內的百姓修補房子,許多白發蒼的老百姓喜上眉梢的躬身感謝,更有一些人端走吃食,讓士兵、衙役休息吃飯。

  看著這一幕,李大亮動容道:“都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能做到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已是有道王師。但現在這些兵卒與百姓融為一體,豈止有道二字?我本以為只有我們涼州這么做,未曾想關中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軍隊。”

  杜如晦見得這一幕,也是觸動極深。深有感觸的說道:“我在關中生活了十多年,從未見兵卒為百姓修補房屋、解百姓之繁難,這倒奇了。”

  古之兵家,多數是在兵書上強調廟算、軍需、賞罰、計謀、用間對軍爭勝負的作用,鮮少有人從政治角度、從百姓角度去思考軍隊和百姓之間的依存關系。

  孫子雖然說過“上下同欲者勝。”然而他這個“上下”流傳至今,已經被解讀為君與臣、將與兵的關系,而不是軍與民、君與民。

  先前,杜如晦聽楊集說過軍卒來自百姓,是子弟之兵,家中子弟為父老鄉親排憂解難,乃是人子之孝、應有之義。當時他便覺得縱觀古之名將,也沒有人誰對軍民之情有如此機紓之論,當真是如同黃鐘大呂、振聾發聵一般。

  涼州有這么一個“另類的首領”,涼州“兵卒為百姓修補房屋,解百姓之繁難”,并不稀奇;但是關中以及其他地方,出現這種事情,就很稀奇了。

  “真心為民的將官其實很多很多,他們不是不知道軍民如水一家親的道理、也不是不想這么做,而是各種制度、各種限制綁縛了他們手腳。”楊集看了看忙碌的將士,繼續說道:“我大隋還好,沒有什么監軍,將軍可自行發揮的地方很多,若是換著有監軍的王朝,將軍們莫不是慎言慎行,連本分之事都小心翼翼的,誰敢去幫百姓啊?”

  楊堅所創立的任滿即升遷或平調的制度,早已從官場擴大到了軍隊,這便杜絕了地方官員、將軍坐大成患的危險;而且作戰之時,掌兵的行軍總管都是“空降”某個“戰區”的外來將軍,戰后立即回朝交權。

  兩者結合,極大的避免了軍閥的出現,所以楊堅立國不久,就廢除了監軍制;之后的大戰,他只負責提供軍糧、軍械,至于前方大將怎么打,楊堅概不過問,要的只是一個戰勝的結果。而將軍們沒有了束縛手腳的枷鎖,便有極大的發揮空間,打起仗來,都能隨機應變,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將軍們本來就是從亂世中殺出來的百戰名將,而皇帝又如此開明、如此盡心盡力的解決他們的后勤之患,如果還不打贏敵軍,那才叫有鬼了。

  至于目前的楊廣,正好是牛氣沖天、睥睨天下的時候,似乎沒有將監軍納入考慮的范圍之中,甭管是楊集這邊,還是其他地方,都沒有監軍的存在。

  雖然楊集知道史上的裴仁基是被監軍逼反的,但是他覺得那個監軍,應該是楊廣感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后,對不信任、不放心所施加的枷鎖。

  想法雖好,但是在那種動蕩的年代里,裴仁基等等前方大將本就左右搖擺;而監軍的存在,無疑是加劇了裴仁基等人的逆反之心。

  監軍在那個時候,本身就是前方大將造反的催化劑,如果他們再盡職盡責、或擅自牟利,那就是火上澆油了。

  “圣人圣明、大王英明!”李大亮、杜如晦等人聽了楊集的話,心悅誠服。

  楊集看了看士兵的裝束,目光一亮,笑著說道:“這是東宮十率的兵。”

  杜如晦看了那些士兵,分別不出來,不解的問道:“東宮十率?何以見得?”

  “正是東營十率。”楊集向杜如晦解釋道:“漢長安城是東宮十率的大本營,將士們除了訓練,還要維護周邊的治安;其二、其他軍隊頭盔上的長纓是赤紅色,只有東宮十率是白色,所以很好辨認。”

  “原來如此!”杜如晦對軍方這些細節,了解不多,此時聽了楊集的話,這才恍然。

  也許是他們的隊伍太長,引起了城中軍隊的注意;當他們行至城東,一隊騎兵迎面沖來,一名神清氣爽、相貌堂堂的年輕的軍官越坐而出,遙遙拱手道:“敢問使君來自何方、將往何處?”

  楊集見他儀表不凡,年紀和自己相當,便朗聲說道:“我是楊集,‘奉命’回京!”

  年輕軍官聞言,又看了看楊集的裝束,連忙縱身下馬,快步上前,躬身一禮:“卑職柴紹,參見大王!”

  楊集看了他一眼,問道:“柴紹?不知與原東宮右內率柴慎是何關系?”

  柴紹抱拳道:“大王,家父正是右內率,因功受封鉅鹿郡公。卑職因門蔭之故,不久前受封東宮千牛備身。”

  果然是他。

  楊集目光中露出了玩味之色,這貨在史上雖然成了名將,不過開始是個拋妻棄子的渣男。

  李淵造反之前,給他和平陽公主寫了密信,信中說李家要造反了,讓他們兩口子前去晉陽相會,而當時,喜歡刨人祖墳的衛玄、陰世師已經盯上了李家親眷。

  柴紹好像是怕得要死,當他看了李淵的信件后,立即找到平陽公主,并且大氣凜然、慷慨激昂的說:“我決定前往晉陽,助岳父打天下,便是死了也再所不惜,但殘暴的官兵盯得緊,如果我們一起走,肯定走不掉。你說怎么辦?”

  平陽公主焉能不知柴紹意思?于是讓柴紹一個人跑掉了,她自己留下來扛下一切風雨,并且以一個女流之輩,為李唐打下了整個關中,立下了足以令“名將名帥”們汗顏的功績。

  楊集也不知柴紹最后是怎么面對平陽公主的,但設身處地的想想,應該是相當尷尬。

  他想了想,很是八卦的問道:“成親了沒?”

  柴紹愣了一下,不過他還是紅著臉、老老實實的答道:“好教大王得知,卑職幾年前少不更事,成天和‘游俠’廝混,做了惡事,還自以為是抑強扶弱,所以……所以至今尚未成家。”

  楊集聞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像他們這等人家娶親,最是講究門當戶對,小門小戶不敢高攀。至于差不多的人家,則是努力給嫡女找一個好歸宿,臭名昭著的紈绔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如此上下兩難,便造成了討不到老婆的尷尬局面。

  楊集以前就是紈绔之王,所以沒有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愿意嫁女,導致老娘急個了半死;看柴紹這番模樣,應該也是。

  他看了看尷尬得要死的柴紹,笑著安慰道:“沒事、沒事,我以前也是如此,可是醒悟之后,不也成為一名合格的將軍了嗎?你現在浪子回頭也不晚,只要好好干,日后也是一代名將。”

  “謝大王!”柴紹心情激動的行了一禮,有些結結巴巴的說道:“大王,卑職正是,正是聽了您的事跡;這、這才決定洗心革面。”

  楊集以前是紈绔之王,可是頓悟以后,卻憑借戰功步入了名帥行列,他的事跡簡直就是紈绔們的典范。時下紈绔都以楊集為勵志的楷模、榜樣,視他為紈绔界的巔峰。

  柴紹今年虛歲十八,正是因為楊集的存在,才促使他下定決心、改頭換面。此時看著近在咫尺的偶像、聽著偶像的勉勵,他實在有些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你是將門子弟,軍隊就是你最好的舞臺,我很看好你!”楊集知道自己是紈绔界的頂級流量,深受紈绔們崇拜,同時也知道榜樣、偶像的無形力量無窮大,如今遇到這么一個潛力無限的‘粉絲’,便大大的激勵了一番。

  “多謝大王,卑職、卑職一定好好干。”柴紹激動不已語無倫次的說道:“大王,要不要去軍營看看?”

  “我要回京,不好多做盤桓。”楊集迎著柴紹失望的目光,又笑著說道:“忙不忙?”

  “卑職不忙!”柴紹連忙說道。

  “我對這里有點好奇,既然你不忙,陪我走走。”

  “喏!”柴紹抱拳一禮,向麾下士兵交待了幾句,便牽來戰馬,縱身上馬,進入了楊集的隊伍。

  “軍隊怎么出來幫忙了?這是怎么回事?”楊集用馬鞭指了指忙碌的軍士,好奇的問道。

  “太子說軍民一體、不分你我,便讓東宮十率士兵從駐地開始,為百姓做事,讓百姓知道軍隊除了會打仗,還能幫姓做事。。”柴紹看了楊集一眼,繼續說道:“我們已經忙了好幾天了,如今兵民一體、互幫互助,百姓對我們的擁戴之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原來如此。”楊集聞言恍然,原來是楊昭搞的,這就難怪了。

  東宮十率有點類似十二衛,有兵三萬余眾,如果太子想要提拔誰,只須將這名將軍的資歷、成果上報即可。而皇帝嚴審之后,一般都會通過。以前的楊堅和楊勇、楊廣如此,現在的楊廣和楊昭也是如此。

  所以十率是皇帝鍛煉太子統兵能力的地方,任由太子在這里培養班底,不管太子怎么折騰,皇帝都不作理會。

  “我一路走來,看到關中軍隊調動頻繁,其中不乏十率士兵,這又是怎么回事?”楊集又問道。

  柴紹想了想,但還是說道:“關中有許多盜賊,只不過由于各州軍隊不能越境剿匪,所以各州的軍隊只要將本州的盜賊驅離本州之境,便不再理會了。而盜賊異常狡猾,他們利用各州官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縮在了兩州交界、兩不管的地帶,一旦朝廷剿匪風聲過去,又出來為惡。”

  “百姓苦賊久矣,而圣人對此,也是異常憤怒。便令太子殲滅關中匪類,而剿匪兵力便是以十率士兵為主。”

  “好事啊!”楊集笑了笑,隨口問道:“可有成效?”

  “有的!”柴紹說道:“太子的策略是自東向西,現在的士兵主要集中在東邊,據說少華山賊寇逃匿在深山之中,多賴華陰父老鄉親幫助尋找寇巢、提供情報,使將士們迅速的擊破了十多山寨,也是通過此事,太子更加意識到兵民一體的重要性。”

  “這邊雖然還沒有開始剿匪,可是太子也讓我們慢慢與百姓接觸,努力做到軍民一體。”看了看楊集,柴紹歉然道:“卑職能說的,也只有這些了,還請大王恕罪。”

  “職責所在,我能理解!若是我想要知道更多,我自己去問太子的。你也不用放在心上。”楊集笑了起來,眼前東城門在望,便說道:“你去忙吧。”

  “喏!”柴紹拱手道。

  楊集想了一會兒,忍不住又說道:“涼州軍別的沒有,就是戰爭多,如果你感到京城不足施展才華,便去涼州找我。我很歡迎。”

  雖然覺得柴紹身為楊昭近衛,離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想到柴紹此時還不是李淵的女婿,忍不住拋出了橄欖枝。

  而李淵,似乎也應該提醒楊廣多作留意了。

  不是說非要搞死李淵,但最起碼,別讓楊廣被李淵賣了,還認為李淵是忠臣。

  “謝大王!”柴紹拱了拱手。

  “告辭!”楊集點了點頭,便帶著隊伍出了漢長安城東門,向大興城方向疾奔而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