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隋第三世 > 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
  弘農郡硃陽縣外,軍營延綿數十里,李世民坐在中軍大帳內,正和一干文武商議洛陽之戰。這一次他率領十八萬精兵進攻洛陽,勢在必得,但隋軍的異動又讓他憂心忡忡。

  正如隋軍得到李唐進攻王世充的情報,李世民也同樣得到楊侗率軍南下的消息,他立刻意識到這場洛陽之戰將是一場大混戰。

  李世民注視著地圖上黃河以北的河內郡,楊侗最有可能是從河內郡渡黃河。

  “殿下,如果微臣沒猜錯,楊侗此時應該在滎陽。”

  李世民身后,劉文靜沉聲說道。

  此次東征是李世民特意請求李淵封他為軍師,有這位謀主坐鎮,使北征多了幾分勝利的把握。

  李世民點了點頭,“我也是認為楊侗在滎陽,而且他并不是支援王世充,我懷疑他本身也想攻取洛陽,只是正好和我們湊到了一起。劉相國以為我的想法是否正確?”

  “楊侗在遠征西突厥的戰役結束后,便將重兵部署到了南面,這固然是為了防御我大唐和王世充、李密、竇建德,但更多是為了南下中原做準備,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他也不想將戰事拖延下去了。我認為殿下的推斷并沒有錯,也就是說,這次洛陽之戰實際上是隋唐之間的又一次交鋒。”

  這是高士廉也走了過來,在一旁道:“假如楊侗蓄謀南下,那么他將如何應對李密的魏軍?”

  李世民拾起木桿指向梁郡:“我認為一旦開戰的話。隋軍就會南下梁郡,從西北方向威脅李密的都城,令李密無法參與洛陽之戰。”

  說到這里,李世民看了一眼劉文靜,見他捋須不語,顯然保留著一定意見,李世民不由一怔,“相國認為我說得不對嗎?”

  “殿下說得不錯,只是小看了楊侗的野心。”劉文靜接過木桿,指向了江淮大地,道:“如果沒猜錯,楊侗已經和杜伏威有了盟約,將由杜伏威從南方牽制李密。這樣一來,即使李密想援助我軍,也不會傾力而為,再加上滎陽隋軍的牽制,他頂多只是象征性出兵,所以莫要對李密抱在太大的希望。”

  李世民默然點頭,李唐王朝本就料到隋朝會出兵干涉東征,所以和李密結盟共同對付隋軍,但楊侗和杜伏威的結盟卻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這樣一來,直就不能對南北受敵的李密抱有指望了。

  李世民長長一嘆道:“我們就當沒有李密這個外援,獨戰隋軍。”

  劉文靜道:“另外,不能單純來看這一場戰役。”

  “相國是說隋朝不僅和我們爭奪洛陽?”李世民心中一驚。

  劉文靜嚴肅道:“隋朝打了這么多年仗,我發現楊侗從來沒有局限于眼前。就拿并州戰役來說,裴寂只關注太原這個龍興之地,實際上,雀鼠谷才是制勝關鍵;到了關中之戰,我們又錯誤的認為楊侗主攻方向是關中和長安,事實呢?主戰場是殿下所在的河湟地區。這一次…又會如何?”

  吃過大虧的李世民冷汗涔涔道:“兵力空虛的襄陽!”

  “有可能是襄陽,有可能是巴蜀,有可能是襄城的趙郡王、任城王,更有可能是我們這十八萬大軍!”劉文靜看了李世民一眼,道:“我軍如果遲遲攻不下洛陽,隋軍完全可以兵出漢川,攻打西城郡,過了淅陽或是房陵,即是襄陽,到時候圣上肯定會調我軍營救襄陽。那時,坐鎮上洛的薛萬均完全可以攻破外武關,順勢占據弘農朱陽關,從而以黃河、潼關、朱陽關斷我軍后路和糧草,最終,我軍又如殿下當年那般進退不得。因此,臣建議殿下做兩件事,一是派可靠有能力的大將坐鎮朱陽關,二是迅速通知圣上,嚴防武關、西城石泉和安康城,做好與隋朝全面戰爭的準備。”

  “有道理。”李世民立即分派任務,讓李襲志率領兩萬大軍坐鎮朱陽關,同時讓信使向襄陽送信。安排好一切,又問道:“接下來我軍應該如何?”

  劉文靜道:“為免夜長夢多,應當速戰速決。同時催令李密出兵。”

  “好。”

  一天后,十六萬唐軍啟程東征,浩浩蕩蕩向弘農檀山方向進發,為了應對這次戰役,李唐從襄陽撥付百萬石糧食為軍糧,并動員襄陽、南陽、淅陽三十萬民夫為后勤運輸,李唐為了攻克堅城洛陽,也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和軍需物品,數十萬大軍的隊伍一眼望不見頭,延綿數十里。

  。。。。。。。。。。。。。。

  洛陽新中橋邊,此刻已經一片嚎哭之聲,一名名失魂落魄、痛苦哀求、嘶聲謾罵的商販,被推到了洛水河畔,負責行刑的王玄瓊冷漠的揮下令旗,一排排人頭被斬落于地,有的人頭滾落到洛水之中。清澈的洛水變了顏色,血水染紅了河流。

  刀斧手殺得人頭滾滾落地,他們這些人早已殺得麻木,這一天時間內,只因王世充一句話,單是北市的商人就有數千人人頭落地;而整個洛陽城內被斬殺的無辜商販,以及世家大族族人便有四萬人之多,有人過來將尸體拖走,堆積在一起,等到行刑完畢一起焚燒。

  洛陽城內,失去家人的無辜百姓啼哭之聲,彌漫了整個城池之中,行走在路上巡城的將士能直觀的感受到百姓充滿怒火和仇恨的目光。

  當天夜里,就有百多名巡城將士在巡邏途中無故消失,最終在在一些偏遠的旮旯里找到了他們尸體,使得巡邏將士連解手都得結伴而行。

  王世充并沒感覺到絲毫不妥,或者說,此時的王世充根本無心理會這些事情,王玄應的數次求見,都被王世充的護衛擋了下來。

  事實上,這種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干過,當初奉楊廣之命平叛時,他的江淮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在同叛軍多次作占時連連大勝,王世充接著利用詭計誘騙幾萬叛軍投降,轉眼之間,王世充就違背約定,將這幾萬人全部坑殺。之后的平叛之中,他為了滿足自己和軍隊的欲望,動輒殺良冒功,被他屠過的縣城多不勝數。以前尚且如此,如今事關一家老少生死,他殺起人來更是毫不客氣。

  三子之中,長子王玄應、次子王玄恕品行敦厚,也只有王玄瓊繼承了他這份暴戾之心腸。

  “快告訴父皇,李世民已經打進河南郡,不日將抵達洛陽,父皇若再不出來,那這洛陽也就完了!”王玄應盯著門口的幾名護衛,他已經失去耐心了,若是這些護衛繼續阻撓,他會直接帶人闖進去。

  “這……”迎著王玄應、王玄恕和王仁則不善的目光,幾名護衛面面相覷,事關重大,他們也不敢如同以往那般阻攔,猶豫片刻后一名護衛拱手道:“二位殿下稍待。”

  看著飛快跑去通知王世充的護衛,王玄應的心情卻無法平靜下來,自開始屠殺商販之后,洛陽城內怨聲載道,莫說敵軍臨近,單是這幾日時間內,就有很多人殺官造反。

  怨聲載道還好說,但屠殺軍人、官員卻動王玄應敏感神經,也是直到此時,王玄應、王玄恕、王仁則等有識之士才察覺到不妥,王玄應后悔自己當初沒有堅決阻止父皇,以致釀成大禍。

  那些販夫走卒雖然跟洛陽百姓比起來,不算多,但所造成的影響卻超乎想象,而最近幾日,更有人不斷推波助瀾,以王世充屠城的舊事來敗壞王世充的名聲,事實上也不用敗壞,隨著那些無辜販夫走卒的死,王世充在民間的聲望已經只剩罵名了,但這些人的推波助瀾,卻直接令城內暴民四起。

  更可怕的是,止步了好幾天的李世民選擇在這時候全面出兵,十幾萬大軍不日便要抵達洛陽,就算王世充振作起來,恐怕也難以擋住李唐的兵鋒。

  王玄應突然感覺,自己這么多年來的努力是多么的可笑,三弟王玄瓊和云定興一個未必存在的借口,就讓原本內斂了許多的父皇本性畢露,一個決定,便讓洛陽陷入絕對被動局面。

  內部亂民四起,外有隋唐虎視眈眈,這一仗還沒開始打,洛陽城城墻就坍塌一半了,至于剩下的另一半,王玄應也不怎么看好。

  “你是說…唐軍已經出兵了?”一刻鐘后,王世充召見了二子一侄,森然道。

  “蔡王王虔壽戰死于檀山,唐軍沿著洛水東進,長淵已經失守,根據剛得到的情報,唐軍前鋒由侯君集率領,已經進入河南郡,熊耳縣、宜陽縣的縣官已開城投降。”王仁則很是傷感的說道,族中兄弟能打的以他為首,之后是蔡王王虔壽、魏王王弘烈、荊王王行本,以及宋王王太,如今一算下來,王家能打的就只剩下兩人了。

  “混蛋!”

  王世充大發雷霆,“是朕的俸祿不夠高?還是朕不夠關心他們,朕開出了四倍于李唐的俸祿,朕也不要求你們殺身成仁舍身取義,但你至少要裝模作樣的守上兩天吧!你守不住了,完全可以用不忍看到全城百姓慘遭屠戮的借口投降嘛。這樣你面子里子都有了,還得到一個仁義之名,說不定還能飛黃騰達。而朕至少也有一點時間準備,這樣不是皆大歡喜嘛?好啊。這些軟骨頭混蛋居然出城十里投降,將朕的顏面置于何地?自己又真的得到重視嗎?愚蠢,愚蠢之極。”

  王世充大罵那些投降官員愚蠢,堂下三人皆不敢說話。

  過了許久,王世充深吸了一口氣,對王仁則道:“皇侄你來得正好,朕也正想和你商議軍情,朕想知道弘農郡是不是全沒了?”

  王仁則默默點頭,“圣上,不僅弘農郡全郡盡失,唐軍還兵分兩路,一路由劉弘基率領一萬人,已經抵達了函谷關;主力由大將侯君集為先鋒,沿著洛水谷道占領了河南郡熊耳縣、宜陽縣,前鋒離洛陽不到兩百里。”

  說到這,王仁則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王世充,見他臉色雖然相當難看,但并沒有發怒了,懸著的心稍稍落下,只要圣上不發怒,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說了。

  他繼續道:“圣上,微臣估計唐軍前鋒,在后天左右即將抵達洛陽。”

  王世充也已從暴怒中冷靜了下來,他意識到發怒解決不了問題,唐軍如今既然大舉來攻,那必須積極應對才能逃過一劫。

  王世充見到王仁則有話要說,便問道:“都這地步了,有話直說。”

  王仁則躬身道:“圣上,我們的軍隊現在分散防御,極容易被逐個擊破。臣懇請圣上將軍隊集中洛陽。”

  “你的意思是說放棄函谷關、虎牢關,以及澠池、興泰等縣?”王世充明白他話中之話。

  “正是如此。”王仁則連忙道:“李世民將唐軍兵分兩路,一路輕兵走函谷關,這是他們故意分散我們兵力,以便于攻打洛陽;臣以為,唐軍主力從洛水河谷東進以后,函谷關、伊闕關和澠池等縣已經沒有任何防御意義了,與其讓唐軍一一殲滅,還不如凝有生之力于一體,重點守御洛陽城。同樣,隋軍也已拿下了陽城,虎牢關也一樣推動了防御的價值。”

  王世充走了幾步,這是一個戰略決策問題,要么是走外線防御路線,要么是走孤城防御路線,畢竟唐軍也只有二十多萬人,兵力也并不見得充裕。如果守到天下在大變,自己未必沒有機會東山再起。

  沉思良久,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利用堅城防御來犯之敵,他們就占據地利優勢,六七萬大軍足以對付二十萬攻城的唐軍。

  “此策可行,朕立即派出信使召回洛陽,同時讓他們將各縣官倉糧食運回洛陽。”

  “圣上英明!”王仁則大喜過望,他最擔心的軍力不足問題終于解決了

  王世充問道:“洛陽如今還有多少可戰之兵?”

  “目前城中尚有五萬兵馬可供調動,只是還要分兵鎮壓城內百姓,實際可調動兵馬恐怕只有三萬!”王仁則澀聲道。

  “為何要鎮壓百姓?”王世充微微一怔道。

  “只因父皇下令屠殺商販,這些商販家人對父皇心生怨怒,是以這幾日反抗得相當激烈,已經有幾百名將士被百姓偷偷打死了。”王玄應苦笑道。

  王世充大怒:“為何不查?”

  “根本是查無可查,甚至從昨日開始便有逃兵出現了。”王玄應道:“父皇,如此大敵當前,對百姓只能安撫,不可過于激烈,否則,不但百姓怨氣難消,軍中將士也會生怨,軍中將士多數出自城中百姓,此前斬殺商販已令許多將士心生怨恨。”

  王世充失神的看著王玄應,也想明白這其中因果,狠狠地拍了拍扶手,大聲怒罵道:“玄瓊和云定興誤朕不淺。”

  這個時候,可不是推卸和追究責任的時候,否則只會亂上加亂,王玄應躬身道:“父皇,此刻對我軍中內部當以安撫為重,不可再生波折,一切待敵軍退去之后再做定奪。”

  王世充聞言,雖然心中有怒,卻也只能壓下去,氣悶的點頭道:“盡快收攏兵力,同時派人堅守外圍堡壘,保護撤離而來的軍隊。”

  “喏!”王仁則暗嘆一聲,躬身領命而去,只留下王世充父子三人,枯坐于殿堂之上,無神的看著外面。

  王玄應道:“父皇,千金堡和金墉城乃是洛陽紫微宮的重要防御,兒臣以為需要派可信之人鎮守,兒臣愿意坐鎮千金堡。”

  王世充除了依靠高大堅固的洛陽城城墻外,在洛陽四周也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軍事設施,不僅城闕高大堅固,且糧草充足,以當洛陽橋頭堡。其中在洛陽北面保護紫微宮的千金堡,是城外修建得最大、最為堅固的防御工事。堡壘除了城高墻厚外,還配備有大量遠程床弩。

  “父皇,還是兒臣去吧!城內離不開大哥。”王玄恕請命。

  “也好!”王世充想了想,道:“二郎坐鎮金墉城,讓越王坐鎮千金堡。”

  “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