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隋第三世 > 第016章:安置
  在軍隊的宣傳下,不到半個時辰已經傳遍全城,散布城里的流民扶老攜幼,浩浩蕩蕩的向上東門、建春門粥棚。城外流民亦紛紛奔來,表示愿意去河北道安家落戶!

  在家里美滋滋的楊侗頓時哈哈大笑。

  在古代,盛世的標準是什么?

  煌煌之威如何長久的保持、如何更上一層樓?

  終極答案就是人口啊。

  在冷兵器時代,不管是繁榮經濟還是對外戰爭,人口幾乎代表著一切。

  只要有人,便可立于不敗之地!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河南道水網縱橫、農業發達,亦是大隋的產糧重地。又因為東都是大隋的經濟中心、交通樞紐的緣故,所以這里的人口十分稠密,現在叛亂四起,到處都是流民,只要有錢糧,那么就能在一夜間拉起數十萬人的大軍。

  而負責三征高句麗物資搬運工作的河北道卻是人口稀疏,又因為戰亂連連,死于戰禍、死于饑寒的百姓多不數勝,雖不至于十室九空,但人口一定是個非常嚴峻。

  如果把河南郡流民搜刮一空,少說也有五六百萬。

  有人,才有軍隊;有人才能產糧,才能養軍。

  然而對于眼下的大隋來說,流民是天大的社會問題,在沒合理有效管理、分配的情況下,各地官員都不愿不敢接流民。生怕自己一個管理不好,這些流民就會造你的反。

  別人的這些顧慮在他楊侗這兒根本不存在,對于他來說,一個民眾就是一份稅源,就是糧食的源泉,就是隋朝能夠再次強盛、再次輝煌的根本。

  ……

  秦王府!

  楊恭仁贊不絕口:“殿下這個‘以工代賑’的辦法和勞役比,他們會更積極,因為‘以工代賑’是自愿,而徭役則代有強制性。如果由朝廷去開荒和修繕渠道、城墻、道路、水渠,所要花費的可遠遠不止這么一點。依照殿下之法執行下去的話,朝廷付出的其實就是口糧而已。”

  “更重要的是不僅可以賑濟災民、修補河道城池,更是分散了災民,給災民找到事情做,這樣就更不鬧出亂子了!”

  楊師道深以為然。

  自古以來,只要朝堂不昏庸透頂,基本都重視災情。拋開各種所謂天命之類的言論,朝堂最提防的就是這些災民。

  每到大旱大澇又或者是地震災害之類的時候,百姓失去賴以生存的物資,就會到處流亡,集中的對象當然就是富裕重鎮,比如說長安、洛陽!

  這些食不果腹、滿腹怨言的災民沒有事情可做。一旦聚集到了一起,很快就有悲觀等負面情緒。這時候如果有人挑唆…后果不堪設想!

  能否壓下暴亂還是兩說,一旦災民匯聚一起爆發是可以動搖國本的塌天大禍!

  不過楊侗這個‘以工代賑’政策出臺后,一切問題就會游刃而解,先期以賑粥救命,接著救命糧安撫流民情緒,再以安置塑造未來,最后以‘以工代賑’解決災民的后顧之憂!

  算下來,朝廷只是在前期投入一些救命糧和糧種而已。至于‘以工代賑’的糧餉,是災民出賣勞力所得,正常情況下,請別人付出的更多。

  這辦法于國于民都有利,雙方都占了便宜,災民不僅沒有拖垮朝廷,還可以給朝廷建設地方,安頓下來后,更能帶來相當的稅收,何樂不為呢?

  楊恭仁、楊師道兄弟二人的目光中,流露的都是欣喜和驚喜。

  自從成婚以后,楊侗天真的孩子氣消失了,表現出來的睿智令人折服。

  楊侗嘴角悄然翹起,顯然也很愉悅。

  如果是平常賑災,楊侗大可不必大費周章,直接將幾大糧倉打開就是了,但是這次楊侗不僅要解決災情、搶占人口,還要將重建河北道,將境內的城池、河道、道路都修理一下,再開幾條水渠,保證一些容易干旱的地區不再缺水,保證一些容易發生水災的堤岸更加高大堅固,也使城墻更堅固、交通更便利……

  而這些人數眾多的災民,就是最合適、最廉價的勞力。只要災民到位,即可一地一地的把基礎夯實起來。

  他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合理的利用災民力量,既避免災民群聚造反,又可以興修水利交通,河北道水網縱橫,如果開渠將河道聯通,那么其產生的價值將是不可估量。

  “殿下,可曾想好將災民安置于何郡?”楊師道問道。

  “先安置于清河、趙郡!把這二郡的田地占滿了再考慮其他郡。”楊侗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

  河北道世家門閥、士族被匪徒血洗了一遍又一遍,清河崔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渤海高氏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主力早就搬離了祖地,空出來的大量田地早已荒廢,自然要歸了官府!而楊侗不希望這些威脅到自己統治的大世家大門閥重新回歸自己治下,所以,不僅要把這幾大門閥的傳統勢力用災民占滿,還要重設戶籍、房產地契,如果等到徹底蕩平了叛亂,再作如此安排,時間上就來不及了!

  “恭仁先生,你先帶一批預備官員北上,理清各郡官員。至于空缺的官員,就從預備官員選人任命,并讓他們做好接納流民的準備。試用一年,若能有所建樹,一年后會予以任用。如果一年內無所作為,不僅撤職,還革除其預備官員的頭銜。”

  “師道先生,你也帶一批人北上,你的任務是將閑置田地收歸國有,也要把動亂之后被兼并的土地也一律收回,并追究當地官吏的負責。你們先從清河開始,然后趙郡、渤海、博陵。你們每人帶上士兵三千,以防突發變故。”

  “喏!”楊氏兄弟感動應命。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