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明完美暴君 > 第四百五十六章 故技重施
  既然已經知道了他們的真實目的,朱由校也就不搞什么試探了。

  干脆就假裝什么都不知道,免得打草驚蛇,等自己的部署準備好了,就讓他們知道什么是滅頂之災。

  楊洪既然能呈上一封無中生有的軍報奏疏來,那就證明整個大同,都已經失去朝廷的控制了。

  文官和武將,不是蛇鼠一窩,就是被收買了。

  這一點也在他預料之中,畢竟走私這種事,就算他是一鎮總兵,也干不來,必然要聯合各方勢力才能成事。

  大同鎮在冊軍士人數是六萬三千多人,雖然有許多的老弱病殘和空響。

  但就算是這樣,根據朱由校的推斷,大同能打的軍隊也絕對不會低于四萬。

  天啟年間的邊鎮,雖然也已經極為腐敗,可比崇禎年要好多了。

  至少現在的邊鎮將領,對朝廷的敬畏之心還是有的,吃空響這些也不會太過離譜。

  四萬的軍隊啊,要知道滿桂的宣府兵,如今不過三萬多人而已。

  當然了,宣府已經是經歷過一波清查和裁撤的了,在滿桂的絕對執行下,宣府邊軍的人數,以及戰斗力,都是絕對真實且有保證的。

  可盡管如此,一旦大同的軍隊真的被那楊洪鼓動鬧騰起來,對山西是絕對的滅頂之災。

  同樣,也會讓大明朝傷筋動骨,至少在三五年之內,大同這個重鎮,就算是廢了。

  朱由校不想也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畢竟損失的都是自己的國防力量。

  他并不想到時候還要花費重金去重新練兵,戰后恢復以及生產等問題,他深思過后,決定先下一道旨意。

  以兵敗的理由,先將楊洪的總兵官一職給免去,并將大同的將領全部降一級。

  然后在安排人手去整頓大同。

  沒了楊洪這個手握重兵的總兵,他們也就翻不起什么風浪了。

  翰林院很快就將旨意擬好,內閣與兵部蓋章之后,當天就將圣旨發了出去。

  可誰知道,還沒等到傳旨的錦衣衛回來復旨。

  兵部又收到了大同的加急軍報,說是蒙古再次犯邊了,足有三四萬騎兵。

  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楊洪的奏疏上寫著,說大同因為上次戰敗,還沒有恢復元氣,士氣低落,還是只能據城自守。

  許多的官員紛紛上奏,說以眼下的情況來看,只能再調宣鎮兵馬前去援助,以解大同之圍。

  朱由校并沒有表態,因為只有他知道,這不過又是楊洪等人編造出來的而已。

  孫云鶴已經回來了,他與大同的密探接頭之后,僅僅呆了兩天,就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查清楚了。

  畢竟涉及的人數太多,是絕對不可能瞞住的。

  當得知楊洪和蒙古人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之后,朱由校就知道,這次自己又得親自出馬了。

  分析完局勢之后,朱由校決定不日就離京巡邊。

  為了應對文官集團的反撲,朱由校在不經意間,開始對北直隸的一些重要關口位置和官職做出調整。

  周興武被任命為山海關總兵,從羽林軍中挑選了五千軍前往駐扎。

  雖然遼東有熊廷弼、李松平和洪承疇等人,可他還是擔心,到時他與楊洪等人搏斗的時候,遼東會出亂子。

  畢竟遼東的軍閥并沒有完全清理干凈,還有那個龐大的走私集團,也沒有鏟除,對遼東他還是不能完全放心。

  有了周興武在山海關,那不管遼東亦或是關內發生了什么,都已經把門關起來了,可以不受任何影響。

  而薊鎮方面,朱由校以吃空響貪污糧餉等罪名,直接把那個總兵官給砍頭抄家了。

  然后任命老將陳策擔任了薊鎮總兵官。

  至于山西和宣大方面,朱由校并沒有動作。

  他也沒有必要去動,宣府總兵滿桂手上有著王命旗牌,必要之時可以臨時調動軍隊。

  而且還可以名義上節制大同各路兵馬。

  又有總督陳奇瑜在那里,楊洪被看的死死的,頂多像現在這樣,也就能搞點小動作而已。

  真的干起那誅九族的事來,他就不信整個大同將士,都愿意豁出一切去給他賣命。

  歷朝歷代以來,除了農民起義軍以外,其他的造反其實都不過是一些武將因為一致的利益或是其他原因才成事的。

  手下的大頭兵很多都不知道干什么,因此有了一句傳頌已久的名言,只知有將軍而不知有皇帝。

  皇帝要巡邊的旨意一下,在官場頓時引起了熱議。

  許多人以為皇帝是又要親征,趕忙上奏阻止。

  現在朝堂上聲音最大的就是擁皇一黨的官員,他們可不想皇帝出什么事,自己的前途還要指望皇帝呢。

  只有陳良訓一干人等,顯得極為興奮,心里暗道終于是要把皇帝給騙出宮了。

  其實這封軍報,并不是大同來的,而是他們的杰作。

  皇帝要免了楊洪的官職,還要處置大同將領,他們知道對于自己是極為不利的。

  很可能導致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

  于是便學著楊洪的,也來了這么一出,并派了快馬去通知楊洪,讓他好生配合這出戲,現在果然是立桿見效。

  朱由校其實也猜到了,因為楊洪的反應不可能這么快,所以他沒有做出決斷。

  既然京師的內應也露頭了,朱由校覺得早日解決最好,畢竟現在的事太多了,他可沒精力和他們在這捉迷藏。

  此次巡邊不同以往,因此朱由校做了周密的安排。

  他離京之后負責留守,實際掌權的大臣,依然是內閣三大臣以及英國公張維賢這四個人。

  同樣是軍政分管的方式,英國公只管軍隊,文官只管政事,兩者之間井水不犯河水。

  六部之中,主要的行政官員也大多是自己安排的,就算自己離開一段時間,也出不了什么亂子,京師依然在自己掌握之中。

  至于其他的官員,凡是上了朱由校黑名單的,這次巡邊他要全部帶走。

  到時不管怎么樣,總之這些人是死定了的,在外面朱由校隨便找個由頭就能把他們全宰了。

  也省的錦衣衛調查來調查去的,空耗時間精力。

  對一些將死之人,暴躁的朱皇帝還沒有那么好的耐心。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