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明:太子何故造反! > 第147章 開始改制
  范景文隨即轉身向朱慈烺跪下道:“陛下,臣非是在乎個人清譽,是真的恐雖掌張文忠公之權,但無張文忠公之能啊!如此,豈不貽誤社稷?”

  “卿擔心自己沒有張江陵之能,朕又何曾不擔心自己沒有太祖恢復河山之能?”

  “你我君臣皆本是太平守成之君臣,是被趕鴨子上架,被逼到了這個地步的。”

  “而如今,要么等著亡國滅宗,要么改制,是沒有第三條出路的。”

  “所以,卿又何必自慚形穢,而覺得他人比卿更適合做首輔;就如朕,難道就要因為心中疑慮自身才干,而不敢擔負這天下?”

  “你我君臣既然連死且不懼,又何必擔心改制不成功,中興不成功呢?”

  “但朕相信,只要你我君臣勠力同心,即便改制失敗,中興未成,將來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是能對得起列祖列宗的,而無愧也。”

  “當然,朕認為,只要你我君臣愿意去做,去真的強國安民,就不會不可能中興!”

  朱慈烺這時說了起來,且起身走到范景文面前,且扶起了他,說:“卿起來吧。”

  而朱慈烺就扶起了范景文,且問:“現在元輔可下定了決心,與朕一起改制?”

  范景文重重地頷首,且道:“陛下既然這么說,臣愿承擔天下笑罵之聲,將來,若真有禍事,陛下可以效仿晁錯之例,取臣首級,息天下之人怒火!”

  朱慈烺笑了起來,擺手道:“朕不殺任事敢擔當之臣!”

  接著,朱慈烺就又道:“不過,卿愿意就好,眼下李愛卿需掌吏部,以負責執行考成之事,自然是不能立即入閣的,而內閣中,方卿與倪卿皆入閣未太久,威望不足,難以彈壓六科,馬卿要坐鎮江西,控遏湖廣南部,和忠貞忠國諸營,故朕也的確需要卿繼續任這元輔之職,而不能讓卿養閑也!”

  “臣明白。”

  范景文點首。

  “既然明白,那為何還推辭?”

  朱慈烺不由得問道。

  范景文聽后大慚,忙作揖道:“臣迂闊而不及大冢宰等通達,臣有罪!”

  “不提這個了。”

  “朕知道,朕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大臣都有破釜沉舟的勇氣,都敢勇往直前地為這天下披荊斬棘,而不顧一切。”

  “卿為元輔,慎重老成一些,也許是好事。”

  朱慈烺擺了擺手,說著就將袍袖一揮道:“既如此,就這么定下來,準李卿所請,推行考成法!并設政事堂于奉天殿東側廊房,由六位愛卿任政事堂執政大臣,主持改制!且由內閣會同吏部合議,六位愛卿以參與退敵運籌之功,加三孤之官銜。”

  范景文、李邦華、路振飛等忙跪下謝了恩。

  而李邦華和路振飛還相視一笑,知道改制的事總算是定了下來,主持改制的改革派官僚團體也總算初步定了下來。

  因朱慈烺要帶皇后周靈進宮去向太上皇朱由檢和太后周氏問安,便只讓范景文等六位大臣自己先去奉天殿東側廊房,先議一議改制諸事與政事堂接下來的管理制度。

  時下已是秋盡冬來。

  當范景文、李邦華等來到奉天殿東側廊房時,天已經紛紛揚揚的飄下雪來。

  “飄雪好啊,來年的糧食應該是不用擔心的,只是如今南方尚且飄這么大的雪,也不知北方會增加多少凍死之骨。”

  范景文則在這時說了起來。

  李邦華則在這時向范景文拱手作揖道:“元輔見諒,適才御前奏對,鄙人言辭激烈了些。”

  “我也是。”

  路振飛也跟著向范景文拱手,且也向倪元璐拱手:“也請閣老勿怪,天下板蕩至此,雖有退敵之勝,但失北方半壁之恥,讓人實在是難以做到溫和謙恭,故而一時難免說后不防頭,說出要誅要磔的酷吏之辭來。”

  范景文和倪元璐忙拱手回了禮。

  范景文先笑著道:“二公不必如此,皆是為社稷蒼生,仆怎會因此生怨,只有慚意,畢竟圣人言,見賢思齊,見二公如此盡心國事,而仆忝為元輔,卻一味守舊,實在是未免顯得迂腐而不及二公更能任事了些;而如果是除了慚意外,還有沒有別的心思,那就只剩下喜意了,畢竟國有二公這樣的敢任事之臣,則我大明的確說明沒到將亡之時。”

  “是啊!國家疲敝,饑民遍野,山河破碎,大明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豈非我等為臣無能之過?尤其是我等仕宦過太上皇一朝的老臣!如果真要被天子誅,也是不冤的,所以,二公不必太介意。”

  “既然眼下改制的事定了下來,就一起同心勠力,救國救民為好,上不負君父中興所望,下不負黎民安寧之盼。”

  倪元璐也笑著說了起來,且不由得眺望向了遠處紛紛揚揚的雪幕下的南京紫禁城,然后還回頭看了一眼,說:“早在前年,仆就上疏過如今的太上皇,請起下旨修繕南都宮城,以備將來南遷,當時不過是一時擔憂有北都不保之患,而有此建言,卻沒想到當日所言如今卻應上了!”

  李邦華和路振飛見范景文和倪元璐沒計較,也就沒再說什么,且都認真地聽著倪元璐說話。

  而待倪元璐說話后,范景文就道:“說來,這未嘗真的不是我們這些做士大夫的過錯,從不敢提出改制,因循守舊,以至于才有如今之禍。”

  范景文隨即就神色凝重地道:“既然要決定改制,且已決定先恢復考成之制,整肅吏治,那就先甄選一下滿朝文武之才!同時,廣開仕路,養仕節,招納有德賢良之士!凡滿朝之人,嚴行考成,首先是六科,其次是六部,最后是都察院,乃至到翰林院,國子監,貪者治罪,庸者罷黜,賢者提拔!”

  李邦華跟著附和說道:“就當如此!另外,銓敘之制,當有所變化,翰林需去地方任親民官歷練,以免入閣后只知典籍文牘不知兵事,使票擬之旨,不合實際;另外,邊縣之臣不能只以舉人拔貢充任,當派進士去歷練,以為將來督撫之臣儲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