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明:太子何故造反! > 第7章 視朝,讓文官社死
  受眼下小冰河氣候影響,崇禎十七年正月十四日的京師下午,沒有春和景明,只有大雪紛飛。

  不過,因眼下是按例從正月十三日開始,就要舉辦盛筵活動的元宵節間,故而,城中權貴官紳們還是在自家豪宅廣廈內,搭起了火樹銀花,鋪設了錦繡華毯,且彩燈生輝,肉香彌漫,歡笑不停,而營造出一番歌舞升平的新春景象。

  唯有依偎在權貴官紳所居宅邸之高墻邊,如一座座黑色雕塑一般的貧民們,才感受到崇禎十七年的元宵節,特別冷也特別容易餓。

  當然,因要上朝而不得不從高墻里出來的權貴官紳們,還是會在從溫暖如春的高墻里出來后,體會到一絲來自崇禎十七年的春寒,且也都一致地縮緊了脖子,有干脆決定回屋不上朝只請病假等消息的,有還是冒著寒氣繼續去上朝的。

  但即便有權貴官僚繼續去上朝,但也有不少權貴官僚會在嘴里嘟噥抱怨。

  “這個時候要視朝,讓人不得休息,也就這個刻薄寡恩的獨夫才做的出來!”

  “正月初三才廷議過,這么急著又要議事,是要商議投降的事不成?!沒見這么不近人情的,你崇禎不做亡國之君,誰做亡國之君?!”

  “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議的!喜怒無常,視吾等為芻狗,說殺就殺的暴君,誰愿意你去南方,大家都盼著新主呢!哪里管你的死活!”

  心懷不滿的朝臣們抱怨時自然是抱怨崇禎。

  因為崇禎的許多行為的確讓士大夫們失望甚至是頗為怨恨,比如一出事就推過于群臣,而不肯擔當,而大臣一犯錯也從不寬宥等等,所以讓許多官僚們都對崇禎已經沒有好感。

  當然,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崇禎已經把自己的最后一點家當即孫傳庭所領兵馬葬送在了潼關,以致于,許多大臣們早已確定大明已到亡國之時,天下已到改朝換代之際,而崇禎已經不能給這些大臣帶來任何利益,而才對崇禎這個君王沒有了任何敬畏忠誠之心。

  沒辦法。

  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

  即便這個時代的人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儒家教育,從小就被灌輸要忠孝仁義,但利己之本性是難以扼殺的,也不可能被徹底扼殺。

  所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禮制大壞,本質上不過是一個王朝的總崩潰的外在表現而已,不過是崇禎已經不能給天下既得利益者帶來任何價值而已,以致于沒誰愿意恪守禮制,恪守規矩王法。

  要知道,連太子朱慈烺都開始在自己父皇崇禎跟前掀桌子了。

  原因也是崇禎不能讓他再安安穩穩地做太子了。

  不過,華夏之所以不滅,之所以能衰而復振,就是因為這片土地上不僅僅只有自私自利者,也有心存大義的赤子。

  大學士范景文沒有埋怨,在下乘輿后,就忍著未飽之饑寒感,依舊冒雪往左順門走來。

  左都御史李邦華更是精神矍鑠,準備與他依舊還愿意效忠的大明君王會面。

  太常寺卿吳麟征則嘴唇緊抿,奮力地在深達半尺的冰雪里邁著腳步。

  吱呀!

  隨著宮門大開,寥寥可數的這些來參加午朝的大臣們無論是在腹里埋怨還是在肚里琢磨天子視朝之意,皆在這時魚貫而入,列班以候圣駕。

  待圣駕一至,大臣們便陸續從待漏朝房進入左順門。

  只是大臣們很快發現,今日午朝,左順門內不只有圣駕,還有東宮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這時還在大臣們行了大禮后,先開口說:“父皇,皇兒認為,雖說眼下朝廷已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但也不能失了體統,還是讓御史點個名吧。”

  崇禎點首。

  事實上,崇禎在孫傳庭與大明朝廷的最后一支成建制精銳盡沒于潼關后,就已經徹底灰心喪氣,而不再像以前一樣對朝臣們刻薄對待,嚴格要求了;以致于,連廷議南遷時,光時亨成功阻止百官同意南遷時,他都沒有狠心殺了光時亨,因為他已經徹底絕望了,覺得殺與不殺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而現在,他見寥寥無幾的大臣還愿意來上朝,也都沒有要點名查一查誰沒來誰遲到的心思。

  崇禎知道群臣們已經在準備拋棄他了。

  但朱慈烺卻在這時提議還是要點點名,崇禎也沒有阻止,灰心喪氣的他現在也有了擺爛的心思。

  不過,在崇禎同意先點名時,卻沒有御史站出來點名。

  這時,左都御史李邦華不得不出列奏稟:“回陛下,負責點名的御史未來。”

  一時,朝堂上頗為尷尬。

  按照大明從國初朱元璋時代就定下的規矩,上朝之前,都會有御史拿花名冊點名,遲到的或故意不來的,基本上都會被嚴懲。

  畢竟皇帝視朝,身為大臣無故缺席,完全可以視為是對君主的大不敬。

  結果如今的大明,大量朝臣缺席不來,視朝廷綱常如無物不說,連負責點名的御史都沒來。

  這在崇禎和許多朝臣們看來,無疑是真的在說明大明已的確到了亡國滅種之際。

  朱慈烺倒是頗為淡定地從袖中拿出一花名冊來,且向崇禎奏道:“父皇,不如讓皇兒點名吧,皇兒正好準備了花名冊。”

  百官聽后愕然看向朱慈烺,不少甚至都開始慶幸自己沒有偷懶不來。

  “準!”

  崇禎依舊點首。

  “少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陳演!”

  “少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陳演!”

  “少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陳演!”

  ……

  朱慈烺先念起了首輔陳演的名字,念了三遍,無人應聲。

  無形中,似乎就在告訴所有人,首輔陳演尸位素餐,早已準備投附新朝,準備棄國棄君,以致于連午朝都不來。

  總之,封建社會講究以德治國,此時陳演在朝堂上被太子點名而未來,簡直就像是讓一個文官當場社死!

  有在乎節操的文官如李邦華此時都已經橫眉怒目起來,他沒想到連首輔都沒來上朝,以至于下定決心,回去要在筆記里狠狠地嘲諷挖苦一下陳演。

  畢竟就算大明亡國在即,就算對皇帝失望透頂,但身為朝臣,點卯上朝的態度要有吧。

  朱慈烺這時倒只說道:“看來元輔也未來上朝。”

  接著,朱慈烺就繼續念起其他人的名字來。

  許多大臣皆未來。

  所以,注定將來要在大明史冊上留下不光彩一頁的不只陳演一個。

  不過大臣們也沒想到要點名。

  要知道,自崇禎自己都擺爛絕望后,每天的視朝已經例行不點名了。

  “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范景文。”

  “臣在!”

  好在朱慈烺在念到范景文的名姓時,范景文站了出來,應了一聲。

  這至少說明,不是所有大臣都已經選擇背叛大明的君主背叛大明朝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