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47章 達者為師
  朱標此言半點沒錯,縱觀古今,可以說百代皆行秦政法,而這重農抑商的調子,便也是從秦崛起時的商鞅變法開始的。

  商鞅所言,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依照他的理解,那便是商業除了倒賣農產品賺取利潤以外,并不能給這個社會生產任何東西。

  而以結論來看,商鞅的做法并沒有任何問題,秦朝的糧食產量不知翻了多少倍,這也成了秦王一掃六合的原因之一。

  可商鞅當時變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農戶種植的糧食產量極低。

  而現在卻不同,兩千多年的糧種變化以及農具改進加上種植經驗的累積,農戶所能生產的糧食更為客觀。

  百姓們活不下去的原因從來不是因為糧食不夠,而是因為土地不夠,土地兼并才是最大的問題。

  而恰好,發達的商業,對與土地兼并恰好有一種緩解的作用。

  面對汪廣洋和朱標所說的重農抑商,李洪笑著說道:“重農抑商始于秦時商鞅,但是二位可知道商鞅除了這句話,還曾說過什么?”

  二人皆都露出不解神色,自朱熹橫空出世之后,這學問的風氣便變了,讀書人只知四書五經,誰會去想辦法了解商鞅說過些什么。

  而李洪則淡淡的說道:“農、官、商三者,國之常食官也。農辟地,商致物,官法民。”

  這句話也就是說,農民負責種田,商人負責流通商品,朝廷負責管理農商。

  “商公所言,重農抑商,卻絕不是徹底禁止商業,而是將不事生產的商戶掌握在朝廷的手中,既要保持商戶的存續讓其發揮商品流通的作用,同樣也不要讓商戶做大,卻又不聽朝廷的指揮。”

  李洪深入淺出的話,讓朱元璋眼前微微一亮,急忙催促道:“洪兒,你仔細說說。”

  “抑商的本質,無非就是抓大放小,面對富可敵國的商賈,朝廷才需要打壓,最好將其拆分成無數零散的小型商戶,而那些小本商戶,朝廷更是需要給予扶持,這才應該是正道!”

  汪廣林卻依然不滿,憤怒的說道:“胡說八道,那依你所說,這天下間人人都去經商了,若是無人種田了又該怎么辦,難道坐等著亡國么?”

  李洪有些無奈,很想和汪廣林解釋一下什么叫做市場經濟和無形的大手,可是又覺得解釋起來實在是太麻煩,因此想了想后,選擇換一種方式。

  “汪大人可知以現在的生產力,一畝田地能種出多少糧食?”

  “生產力?”

  新奇的詞語讓幾人不解,李洪只得解釋道:“便看錯是獵戶收獲的獵物,匠戶生產的工具,農戶種出的糧食。”

  說完之后,李洪又看向汪廣林,再一次詢問道:“汪大人可知?”

  汪廣林卻突然露出一副得意的色彩,只覺得這一次李洪便是考不到他了,笑著說道:“一畝地若是良田,畝產可達兩石。”

  說完之后,又想起了在李洪農莊處的見聞,又冷嘲熱諷了一句道:“我在地方任職多年,曾親自于農間勞作,可說不出有什么作物能畝產千斤的鬼話去哄騙佃戶!”

  李洪沒有在意汪廣林的嘲諷,而是又問道:“那汪大人可知道,一名農戶能耕種多少畝田地?”

  “想來一名農戶若是辛苦些,一人也可以耕種三五十畝吧!”

  聽見汪廣林的回答,李洪又笑著問道:“那汪大人又覺得,這三五十畝田地種出來的糧食,可是只能養活那農戶一人么?”

  汪廣林愣住了,而其余三人則齊齊沉思了起來。

  還是那個問題,隨著耕作水平的提高,阻擋農戶生存的就絕不再是糧食產量的問題,而是土地兼并。

  只不過李洪懶得跟這幾人將土地兼并這個在封建時期根本無解的問題,而是避重就輕的說道:“汪大人覺得,農戶種植出了糧食,留下足夠自家一家老小活命,上繳了賦稅,剩余的糧食賣到城里那些不事生產之人,這算不算是一種商業行為呢?”

  這一下沒人說話了,就連汪廣林都也開始皺眉思考李洪的問題。

  而李洪也沒有停下嘴,繼續苦口婆心的說道:“這天下間的田地算下來,根本用不上這么多的農戶,這些多余的勞動力,即便可以將田地耕作的更細致些,可這多出來的產量,恐怕也沒有多少吧!”

  “在糧食產量不便的前提下,有農戶主動進城務工,賺一些工錢,是不是可以補貼家用,改善一下生活?”

  “而想要有足夠多的工作崗位,卻又必須發展商業,只有商業足夠發達,商戶為了賺更多的錢,才會擴大規模,雇傭更多的工人。”

  “農戶通過做工獲得了錢財,自不會只想著吃飽活命了事,定然要花費出去,從而更加刺激商業的發展,周而復始,循環罔替,百姓如何不能富強,朝廷又何至于國庫空虛?”

  李洪說的盡興,但事實上肯定不可能真如他所說的那么簡單,可要是能開展商業,只要把控得當,定然不可能比現在猶如一潭死水來的強。

  許久之后,李洪見幾人都不說話了,便又問了一句道:“如何,汪大人這還覺得重農抑商,乃是不可動搖之策么?”

  面對李洪提問,汪廣林先是一愣,隨后露出一抹苦笑,竟然站起了身,恭恭敬敬對著李洪鞠了一躬。

  “先生大才,今日聽君一言,如同醍醐灌頂,幡然醒悟,還請先生受學生一拜!”

  汪廣林這一番話,說的極為誠懇,他初時看不起李洪,知道李洪是寫出石灰吟之人時,心情開始變得有些復雜,甚至有些幼稚的爭強好勝,可聽完李洪的言論之后,他才算是徹底折服了。

  他雖然情商低,心氣傲,但他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做實事的好官,李洪所提出的問題,正是直指大明弊病,并且真的可強國富民的政策,因此這一拜他拜的心甘情愿。

  而李洪當然不敢就這么接了,同樣是急忙起身避讓,而后攔住又要拜的汪廣林,急忙說道:“汪大人這是作何,我一介白丁,又是晚輩,怎可受您的禮!”

  “達者為師,洪兒你就受著吧,你若不受,他回去恐怕連覺都睡不好!”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著,且意有所指,大概便是汪廣林若是沒有這般姿態,就憑借之前的表現,他這個內閣大臣兼戶部尚書卻也是做到頭了。

  但同時臉上卻是帶著些笑意,顯然也樂得見到如此,畢竟汪廣林這種腳踏實地做實事的官員,在如今也確實算是個人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