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穿越四合院我成了大反派 > 第191章 以后叫我徐半城
  徐洋收購惠豐銀行的第二天,消息尚未公布。

  很多心里焦慮的港城市民又早早的過來了惠豐銀行排隊取款。

  旁邊也有不少綁著紅頭帶的直接采取了比較過激的方式,不停的搖旗吶喊!

  “惠豐銀行滾出港城!”

  “還老百姓血汗錢!”

  “惠豐必須給我們個說法!”

  這次出面的還是那個大堂經理,不過他出來的時候是喜笑顏開的。

  “你個狗東西,還有臉笑!”

  “鬼佬的走狗!”

  他一出現底下市民頓時群情激奮。

  大堂經理也不生氣。

  “各位,各位,惠豐已經被恒升收購了!”

  大堂經理絲毫不敢廢話,他怕晚說一秒對面的拳頭就會甩到自己臉上。

  那他就成了他上司一樣的豬頭臉了…

  不過也不對,那個鬼佬背后的人股份已經稀釋到不具有董事席位了。

  鬧不好他還得出門找工作,哈哈哈。

  大堂經理內心一陣暢快。

  “什么?恒升收購了惠豐?”

  “真的,今天的早報應該就會登,你們買一份就知道了。”

  大堂經理有些開心的說道,最近的一個多禮拜他都快被折磨瘋了。

  此言一出就連那邊排隊的人也聽到了這個消息,頓時議論紛紛。

  “那咱們還有必要排隊取錢嗎?惠豐沒錢,但是恒升有啊?”

  “是啊,洋河好大的手筆啊,最近半個月他們開業的公司得有20家了吧?”

  “到現在我是沒看見過他們賺錢,光看他們花錢了…”

  “洋河不差錢!”

  最終有人過去帶回來了一份早班報紙。

  上面的頭條又是洋河系:

  洋河金融又有大動作,7800萬收購惠豐,洋河承諾一應業務照常開展。

  后面講述的是洋河收購以后得戰略方向。

  洋河董事會稱,惠豐銀行具有豐富的海外投資經驗和支付牌照,有利于洋河開拓海外市場等等

  最后一段開頭寫著洋河還有大驚喜!洋河公司工作人員還表示公司內部正在規劃成立基金專門用于投資海外優質資產、高新企業,投資漂亮國股市。

  “誰是金融圈的,術語太多了,我們沒聽懂!”

  “我,我是學國際金融的,讓我看看。”

  “對,老弟,你給我么翻譯翻譯,什么!他媽的!叫驚喜!”

  “驚喜嘛!驚喜就是,洋河收購以后開拓海外市場,帶著咱們投資者的錢去海外收割財富去了!”

  “老弟,這就是驚喜?”

  “再淺顯一點就是,洋河有錢,人家收購惠豐就是為了更好的海外投資,洋河牛逼。”

  “各位不用擔心自己在銀行的那三瓜兩棗的了。”

  “老弟,原來這特么的叫驚喜!”

  原本門外圍著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很快各自散去也去買報紙了。

  也有部分想多聽聽洋河這一舉動到底有什么重大意義的還圍著那個學國際金融的學生不停的詢問道。

  “大哥們,再多我也不知道了,我畢業論文都是抄的…”

  年輕人落荒而逃。

  原本惠豐門前圍滿的人群也都鳥獸散了。

  大堂經理感嘆一句,這群人好現實,剛剛還喊著惠豐滾出港城…

  ……

  自從收購了惠豐以后,洋河系列公司的發展,直接走上了快車道。

  港城人民也習慣了時不時被洋河系公司震驚一下。

  1967年,洋河指數基金創造收益神話,全年收益實現45%。

  基建基金保持穩定收益,穩定增長。

  而洋河自有資金則是創造了150%的收益神話,但這一數據并未對外公布。

  各出口貿易公司維持飛速發展,年出口貿易額超兩億,凈利潤高達8000萬港幣。

  進口貿易額超3億,凈利潤25%,合計7500萬港幣,但是還有一部分沒有計算在內,進口的供貨方多數是徐洋的手下所控股的公司,同樣也賺取了不菲的出廠收益。

  這一時期港城貿易公司的進出口收益就是這么爆炸,而徐洋建立這么多家公司的總共花費都不過一千萬。

  最終六六年半年多1.5個億的收益被徐洋分成了兩部分。

  1967年港城地皮價格迎來歷史低潮,其中1.2個億被徐洋用來拿地、搶地,此時徐洋和李家成之間也因商業競爭出現了裂隙。

  在公開場合李家成多次指責徐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借雞下蛋,借用換股來謀取他的資源來發展他自己的地產公司。

  甚至還和他競價搶地。

  結果就在他發表這番言論的第二天,李家成的地產公司就遭遇了多家銀行的拒絕貸款。

  原因是評估其償還能力不足。

  論現金流李家成雖然號稱樓王但是絲毫不能和徐洋相比。

  為了和徐洋競價拿地,李家成不惜變賣資產,打破多年來辦公大樓只租不售的原則。

  他選擇出讓了多處市中心辦公大廈,最后雖然有國外資本愿意接受,但是人家提出了附帶條件,購買cbd的同時也要購買李家成半數的港口以及貨柜產權!

  最后李家成一咬牙忍痛賣了,港口的穩定租金絕對沒有拿地塊來的收益高,多賣一些資產到時候的現金流會更充分。

  至于買方是個漂亮國人,名字叫莫里斯·洋·布十。

  名字里的那個洋李家成看著就來氣!

  但是他還是賣了,畢竟遠隔一個大洋,這個漂亮國大鱷怎么也不可能和徐洋有什么關系。

  為了和徐洋競爭李家成簡直殺紅了眼。

  然而他卻不知道他已經賣掉了自己賴以生存的根本。

  港口和貨柜是比樓盤更穩定的資產,樓盤可能會受居民收入和經濟危機哪怕是時局變動等多種原因的影響而不景氣。

  但是港口一天也不會停運。

  后世很多經濟分析報紙都指了出來李家成之所以挺過了那么多次經濟危機就是因為港口提供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支持。

  而今天他的港口和貨柜產權一半都已經到了徐洋手里。

  而徐洋自己手里余下的3000萬也都被徐洋用來從其他人的手里去收購港口產權。

  8000萬全部用來成立了自己的地產公司和買地塊。

  而遠在北平的200多名退伍兵手下,這批最值得徐洋信任的人其中大多數都被徐洋邀請來了港城參與房地產項目。

  李家成變賣的資產一共賣了1.1億的港幣,就在他沾沾自喜的以為自己現金流充裕可以大批量拿地的時候。

  徐洋的兩個動作直接讓他差點氣到吐血。

  第一個動作就是將reits基建基金募集來的資金一部分合計4000萬港幣用于了購買地塊。

  徐洋當初推出這個資金的目的就是為了吸收公眾存款來達成占地的目的。

  而且隨著港城的地產行業蓬勃發展,基民得到的回報率越來越高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港城市民將錢投給徐洋。

  雖然買來的地塊產權是公司產權,但是并不妨礙徐洋可以選擇最后的經營方向,也不妨礙從中獲得一部分利潤,例如進行小區、商場的物業服務、中介服務等等。

  第二個動作更有意思。

  徐洋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壕無人性,現金流充足,結果就在李家成變賣資產以后,徐洋向多家銀行提交了貸款申請。

  由于徐洋良好的商業信譽以及名下大量的固定資產,這一次貸款直接貸下來了三個億的港幣。

  徐洋股市里雖然也有三個億港幣,但是徐洋根本沒打算動用。

  國外的金融戶頭上的美金也已經滾動到了6億美金。

  但是徐洋依舊選擇了貸款。

  這種大額貸款具有很高的議價權,徐洋用不到5%的貸款利率貸到的錢買地以后,未來會產生百倍以上的增值。

  傻子才不選擇用銀行的錢來借雞生蛋。

  這兩手借雞生蛋的動作直接給了這些沒覺醒幾分金融意識的李家成和其他炒樓大佬一記生動的教學。

  只不過學費的代價比較高昂罷了。

  因為這波低價洼地錯過就不會再有。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