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穿越三國之一笑傾城 > 第246章 論唐太宗
  趙云確實不具備稱千古一帝的資格。并非是說趙云不能一統,也不是說趙云文治武功不行,而是趙云的性格,太過于穩,也太過于仁。而這,也是童婉覺得趙云不具備千古一帝資格的原因。

  而再看華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洪武。他們身上的特點,趙云,是不具備的。

  如何評價一個皇帝,在童婉看來,這件事,主要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因素。

  主觀上,也就是仁君,暴君。而客觀上,則是明君,庸君,昏君。主觀和客觀可以搭配的。

  比如秦始皇,漢武帝,那是明君,因為,他們一個完成大一統,另一個,則是擴大了華夏民族的基本盤。但他們在位期間,對于百姓來說,就是災難級別的了。秦始皇在位時,雖說秦始皇從沒有屠城,沒有殺戮功臣,但大秦,就是那樣,大秦士兵不會主動屠城,但面對對手,大秦士兵也絕對不會手軟。

  以至于,大秦就算統一了,也不會太長久,因為,仇恨,不是秦始皇一人可以消融的。再加上秦始皇用了11年時間,做了將近上百年的事,雖說利在千秋,但罪在當代啊!被評價一句暴君,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而漢武帝,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往死里揍匈奴,拖垮文景兩代基業。以至于老百姓活的并不好,因此,也就有了那句,寧為文景犬,不做漢武人。

  百姓們被嚯嚯成啥樣,才能發出如此感嘆。

  因此,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主觀上的暴君,客觀上得明君。

  相比起來,漢文帝,漢景帝,則是仁君。他們在位時,沒太折騰百姓,文景之治也是華夏王朝歷史上第一個盛世。

  如果你了解華夏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開國的皇帝,千篇一律,亡國的皇帝,各個驚奇。

  因此,有的昏君,也有很仁的,比如劉備的好大兒,劉禪。那也是一個仁義之主,是屬于客觀之上的仁君。但在主觀因素上,不管你劉禪是仁慈,還是殘暴。但在客觀觀上,蜀國亡就是亡了。因此,劉禪喜提昏君頭銜。

  而作為劉禪的對立面,集昏暴一體的東吳后主。孫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專于殺戮,變得昏庸暴虐,名聲很大,驚動中原,令晉朝感到惶怖。那就是一個客觀上的暴君了。但也同樣,因為東吳亡于他手,因此,也是昏君一個。

  (小知識:主觀,當事人的做事方式方法,性格特點,客觀,是既定事實。畢竟,你總不能拋開事實去談論一件事,那是歷史虛無主義,并不可取。因為,在華夏這片土地上,還是要擺事實,講道理的!)

  而童婉給趙云安排的路,則是準備偷華夏一位千古一帝,李世民的桃子。

  因為,從某些方面來說,除開世家背景,李世民和趙云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因為,這兩人,都是直男。都是實干家,作為戰場上的將軍,或是作為宮廷議事廳里的戰略家,他們都是剛毅的、機警的、敏銳的。

  然而,作為試圖挫敗對手陰謀的政治家,同樣都是笨拙無能的、毫無防備的、反應遲鈍的。

  因為他們兩個,本質上不是一個政客,而是地地道道的武將,沙場上的戰神。

  華夏人善于運用政治手腕,善于處理復雜的陰謀詭計,善于巧妙地利用個人因素,這些在權術方面都極為有用。

  這種能力在一個人的早期生活中就會得到發展,并在覆蓋面極廣的華夏宗族式家庭生活中不斷得到鍛煉。

  在一個大家庭中,幾代人和許多旁系親屬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作為其中的個體,很快就能學會密謀的藝術和看似優雅的機智。

  但很顯然,他們兩個缺乏這些有利于內斗的特質。而趙云的情況比李世民好多了,他父母早逝,唯一的哥哥也得了重病,沒了。

  而李世民呢,他在他那幫兄弟里,是最不適應內斗的。主要是,李世民根本不會那一套笑里藏刀的本事,但問題就是,李世民的兄弟們,很會玩這一套。

  真正看過唐史,你才能知道,李世民到底有多憋屈,被自己親爹和哥哥弟弟坑的有多慘。

  這個奇特的事實,是他的成長環境和早年的生活經歷得來的。

  李世民從十五歲起,自他的軍事生涯開始于與突厥人的邊境戰爭時,他就從未離開過軍隊。

  他的少年時代和青年時代有十二年是在軍營里度過的。他在那里長期擔任最高軍事長官。因此,他對華夏人普通意義上的家庭生活可謂一無所知。

  他多年來一直指揮軍隊,習慣于給軍官們直接下達命令,卻沒有在宮廷中耍手腕的經驗,也沒有奉承嬪妃宮女或安撫朝中大臣的技巧。

  盡管將導致玄武門之變的悲劇事件集中到一個巨大的矛盾點,但應該強調的是,這些針對他的陰謀多年來就一直在進行著。

  在那幾年里,李世民常常連續好幾個月待在邊境地區。他很少到長安來,也很少在宮廷中逗留。由于唐朝需要強大的軍事支持,故而李世民不間斷地在邊境上指揮軍隊。

  這些軍事支持是不可避免的,李世民也不可能逃避這些義務,因為沒有他,唐王朝的處境將岌岌可危。

  然而在那些征戰四方、駐防在外的年月里,他沒有采取任何政治措施來對抗他的兄弟們的陰謀詭計。

  李世民默認了他們通過皇宮嬪妃們的各種重要渠道去獲得皇帝的重視。

  像魏徵這樣的干練能人,若得到他的政治支持則是無價之寶,也不知不覺地被皇太子吸納進自己的集團之中。

  當然,那個時候,李世民根本沒意識到,這種對政治的麻木態度將會給他帶來厄運。

  而很多人,都質疑李世民改史書,但問題是,李世民改了那些呢?要是改,為何不把那些對自己名聲不好的都改了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