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小說網 > 慚愧慚愧,小爺天生富貴 > 第265章 意義莫名
  別的監生的題目,孔門四科之首。

  儒學講究個說…講究個文、行、忠、信,孔子弟子中誰是這四科之首,由此來闡述。

  這是第一道題,第二道題說的是四個人,最被孔子欣賞的顏回、最有政治才干的子路、軍事才干很厲害的冉求,以及最有錢的子貢,說這四個人為什么被孔子看重。

  再看韓佑的題目,就很無語。

  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作亂之事。

  語出《禮記.樂記》,大致意思是人的內心會受到外界事物的誘惑而發生變化,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人就變成了物,泯滅了人性,泯滅了天授予人的善良本質,無窮無盡的去追究個人私欲上的滿足。

  韓佑抓著筆瞅了半天,寫上一句話,大白話。

  對啊,沒錯啊,咋的了,人活著不就為了在不斷滿足自己的過程中耗費生命嗎。

  寫完后,韓佑看向了“第二題”。

  樂以刑殺為威,貪于權勢至如此!

  看上第一眼,韓佑氣的差點想要掀桌子,這不玩人呢嗎。

  這次韓佑不豎中指了,四個大字,我***!

  樂以刑殺為威,以及貪于權勢至如此,出自兩個術士之口,時期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焚書坑儒”中的焚書后的第二年。

  很多人都有個誤區,其實焚書坑儒是兩個單獨的事件,時間跨度也足有一年,不過目的是一樣的。

  《史記》有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丞相李斯認為民間《諸子》雜學太多,大致意思就是這樣下去咱大秦老百姓很容易被帶歪,現在已經開始誹謗朝政了,思想不統一怎么行,這是病,得治啊,最好是以后大家說話但凡帶敏感字的全都變成叉叉圈圈之類的,給這群孫子全屏蔽了。

  始皇帝認為有道理,下令焚燒除了《秦記》以外的其他國家史記,除了官方博士館里的私藏書籍外,包括《詩經》以及《尚書》都要上交焚毀,私下談論這兩本書的都要處以死刑,如果膽敢以古非今的,直接滅族,私學的,抓著也要殺。

  這也就是焚書坑儒之中的“焚書”,到了第二年,兩個修煉功煉丹的術士,一個姓候一個姓盧,倆人私下嘮嗑,說出這兩句話,樂以刑殺為威,貪于權勢至如此。

  樂以刑殺為威,意思是說始皇帝也就那兩下子了,喜歡用酷刑和殺戮顯示他很牛b。

  貪于權勢至如此,就是埋汰秦始皇那個熊樣的還想長生不老,想永遠當皇帝,我呸。

  反正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吧,然后秦始皇就知道這件事了,很生氣,讓御史深入調查,最后發現與之相關的“諸生”高達四百六十多人。

  秦始皇那是什么小暴脾氣,沒的說,挖坑全埋了,還得是活埋,也就是焚書坑儒的第二階段“坑儒”了。

  燒書和埋人是兩個單獨的事件,不過從宏觀上看,其實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政治目的。

  首先是鞏固皇權統治,其次是統一思想。

  要知道秦始皇那時候雖然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集權王朝,可只能說是控制了“身體”,沒有控制“思想”。

  但是實際上和倆方士說出樂以刑殺為威,貪于權勢至如此這話,應該是沒太大關系的,有沒有這兩個方士都是兩說。

  關于這件事也是有極大爭議的,不少野史記載的是,因為這兩個方士導致的坑儒,活埋的大部分是方士,還有一部分“百家”弟子,也就是“諸子”相關門人。

  不過主流觀點認為其實和方士沒毛關系,秦始皇活埋的就是儒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司馬遷的《史記.儒林列傳》中有一段寫的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要知道在漢代以前,儒生是一種很空泛的定位,其中也包括了術士,就好像說后世的文化人一樣,作家、學者、老師之類的,都叫做文化人,儒生那個時候的意思也是如此。

  當然,那時候也的確有術士背地里埋汰秦始皇,從說話的口吻和方士來看,的確是儒生,要知道那時候秦始皇的統治方式用的法家的思想核心。

  方士也好,儒生也罷,那時候肯定死了不少儒生。

  別人的卷子考的是孔門四科之首,以及孔子門下最杰出的四個弟子。

  再看韓佑,第一題就很扯,儒學對人性的探討。

  這就是個陷阱題,人有欲望很正常,儒學要人們必須壓制欲望,乃至壓制人性、天性,用儒學的那一套來壓制,說的再通俗點,就是說你不學儒學,你就是畜生,不壓抑欲望的畜生。

  這讓韓佑怎么寫,難道寫啊啊啊,你說的對。

  如果這么寫的話,擺明了是要推崇儒學的,和其他儒生一個鳥樣。

  可要不這么寫的話,那就是另類。

  其實這個無所謂,就算韓佑敷衍的寫上幾個字又能怎么樣,他本身就不算是儒生,也不推崇儒學這一套,怎么寫都無關痛癢。

  問題是第二題,說的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

  這明顯是玩人一樣,怎么評價,怎么理解?

  秦始皇是有功績的,各朝各代哪個君王沒污點,而且這些污點也被有心之人不斷“曲解”、修改、流傳下來,歷史就如同一個任人打扮的充氣娃娃,還不是說后世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而且儒生最擅長干這種事了,從春秋筆法到斷章取義,最后直接全文修改了。

  如果說焚書坑儒這件事做得對,然后一旦卷子流出,他韓佑,和他韓佑相關的所有人,都別想混了。

  韓佑本想走了,可再看向題目,越想越不對勁,這群老登們到底是幾個意思?

  考題,要寫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領悟,自己的見解。

  關于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背后目的,說穿了其實和臣子權利爭斗也有直接關系。

  李斯和淳于越等人,都是大臣,見了面和殺父仇人似的,淳于越向始皇帝提議,應該依照古法分封諸侯,而不是采用郡縣制。

  李斯卻說這是一種蠱惑人心的做法,不但不應該采用郡縣制,還應該把那些記載這種事情的書籍全部給銷毀,所以才有秦始皇“焚書”這樣一個舉動。

  事實上,這就是李斯和淳于越等人之間的一場權力斗爭,李斯很清楚,如果秦始皇采納了淳于越的建議,那么秦朝皇室的權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大,那些在秦朝統一戰爭中取得巨大戰功的人也是如此,而提議的淳于越等人,將會真正的左右朝堂,而他李斯的地位也會越來越不穩。

  在這種前提下,李斯才給秦始皇出了主意,最終變成了“焚書”。

  韓佑再次提起筆,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國子監的這群老登們,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歷史真相”,讓自己“答卷”,了解自己怎么想的或許不是目的,而是想要告訴自己什么?

  “一群老棺材,靠。”

  韓佑不喜歡這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暗罵了一聲,起身交卷去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